河南省科协启动科普大篷车走进大别山走进贫困县活动

河南省科协启动科普大篷车走进大别山走进贫困县活动

9月17日,省科协在信阳市新县举行“科普大篷车走进大别山走进贫困县”活动启动仪式。省科协党组书记曹奎、副巡视员杨金河,信阳市委副书记刘国栋、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熊静香、市政协副主席周慧超,信阳农林学院副校长胡虹文,信阳职业技术学院校长余运德等出席启动仪式。曹奎、刘国栋、熊静香、周慧超、胡虹文为开展“河南省科协科普大篷车走进大别山走进贫困县”活动的新县、固始县、光山县、潢川县、淮滨县等五县授旗。启动仪式上,还举行了贫困学生捐助仪式,河南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协会和香港普明善基金会共同出资捐赠新县5名品学兼优的贫困学生,曹奎向5名贫困学生颁发了每人6万元的资助证书;举行了“河南省科协助农富农工程——重走红色路,传播致富经”活动授旗仪式,曹奎为承办活动的农家参谋杂志社授旗。与会领导共同启动“河南省科协科普大篷车走进大别山走进贫困县”电光球。

河南省科协启动科普大篷车走进大别山走进贫困县活动

曹奎在讲话中指出,河南省科协举办“科普大篷车走进大别山走进贫困县”活动,是为了贯彻落实习总书记关于“给孩子们的梦想插上科技的翅膀”的讲话精神,其目的就是把小型科技馆搬到学校去,并通过实际观察、操作这些具有参与性、体验性和互动性的科技展品,激发广大青少年学生的科学兴趣,启迪科学思维,培育创新创造精神,从而从小立志投身科学的崇高理想。曹奎希望市县科协、教育部门精心组织,坚持把安全放在首位,周密组织、加强培训辅导,把活动做细、做实、做出实效、做出影响,更好地服务青少年的成长成才,服务于青少年的科学素质提升。希望同学们积极踊跃参加,通过参观、互动、体验,感悟科学奥秘,像牛顿对落地苹果的好奇、富兰克林对闪电的好奇那样,永葆好奇之心,追求科学梦想,为人生出彩插上科学的翅膀。

河南省科协启动科普大篷车走进大别山走进贫困县活动

河南省科协启动科普大篷车走进大别山走进贫困县活动

省科协党组高度重视“科普大篷车走进大别山走进贫困县”活动,专题研究,精心谋划,周密部署,调集了全省各地21辆科普大篷车,共400多件科技馆展品,编印了10多万份科技教育学习资料,将深入到新县、固始、光山、淮滨、潢川5个县115所乡镇中心学校,开展科技馆巡展和科学素质教育活动,播撒科学火种,放飞创新梦想。为切实为活动提供坚强保障,河南省科协、信阳市科协等单位制定了科学的活动实施方案,精确落实车辆调度、巡展线路设计、志愿者讲解培训、组织学生参观体验、安全保障措施等各个环节。为确保孩子们在活动现场不仅能触摸展品、操作展品,还要能真正理解展品背后的科学原理,省市科协先期举办了科普展品讲解员培训班,邀请郑州市科技馆专业讲解员为100多位来自各乡镇中心小学的科普志愿者(科技课老师)进行了展品讲解、课堂辅导、安全组织学生参观、带电展品注意事项等系列培训。

河南省科协启动科普大篷车走进大别山走进贫困县活动

科普大篷车得到乡村学校教师、学生的热烈欢迎。在每一处科普大篷车展品前都围满了学生,一道道喜悦的目光、一个个好奇的眼神、一张张兴奋的笑脸。“哇,这个太神奇了!” “为什么这个金属杆怎么转都碰不到那个狭缝呢?”“为什么琴没有弦却能发出悦耳的声音呢?”科普大篷车展品走进校园,满足了学生对科技知识的渴求,激发学生的科学兴趣,让每一位学生亲身体验科技活动,进一步加深对科学原理的理解,感悟科学的深奥,增强动手能力。科普大篷车展品是由声、光、电、力、磁、能、水、汽、数学、化学等方面的仪器组成,这些仪器集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操作性于一体,将光的反射、声的传播、力的分解、水的循环、能的转化、磁场变化等科学原理,以最直观的形式演示出来,学生亲自操作,动脑动手,发现其中的奥妙,掌握其中的科学原理。新县泗店乡中心学校孙晓梅老师说:“孩子们对科技展品那种好奇、专注、渴求的眼神让我感动,这在平时课堂上是看不到的!谢谢你们给孩子们带来的如此精彩的科技启蒙课!”

数字科技馆矩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