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投公益聯盟成立 跨界融合探索公益創新路徑

“參與‘飛躍彩虹’公益項目,汶川羌族的孩子走出大山去演唱。一個孩子在學校的光榮牆上寫到,沒有什麼不可能。”4月12日,在“創投公益聯盟啟動儀式暨‘責任的力量’公益論壇上,松禾資本董事長羅飛用一個故事說明,“用心去做公益,孩子們可以變得更自覺、自信、自立”。

用善心去改變生活,用公益去創造美好。當日,由盛世投資、松禾資本、首鋼基金、長江國弘、德豐傑龍脈、華映資本、多維海拓、華蓋資本、金慧豐投資、博偉投資、景林投資、昆仲資本、小村資本、心元資本、熊貓資本、英諾天使基金、易聯資本、銀羋家族辦公室等二十餘家優秀創投機構發起的創投公益聯盟在北京成立。來自創投界和公益界的眾多嘉賓分享了自己的觀點。

常態化地有溫度地做公益

在青海長大的心元資本合夥人滑雪對於偏遠山區的孩子的教育問題非常關注。“孩子在流失,老師就一個人,這些地方的教育該怎麼做?公益是一個很大的帽子,有時會嚇退很多人。其實,公益最重要的是持續的關愛。”

創投公益聯盟成立 跨界融合探索公益創新路徑

心元資本合夥人滑雪

在她看來,從身邊的小事做起也是做公益。“創投機構做公益,不要輕易改變別人的生活狀態,而要給予常態化關注。做公益更要注意健康的價值觀。”

創投公益聯盟成立 跨界融合探索公益創新路徑

多維海拓總裁曹芳寧

在過去多年做公益的時候,多維海拓總裁曹芳寧發現,一些被救助的孩子雖然房間裡有玩具和物品,但臉上卻看不到天真的感覺。“做公益不只是給錢,更多應該從感情角度去關愛。公益應該是有溫度的。我們給予受助者的不該只有物質,還應給予充分的尊重和值得回味的溫暖記憶。這才是最珍貴的所在。”

所有公益都要去解決問題

“所有的公益都要去解決問題。”北京師範大學中國民族教育與多元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鄭新蓉說,“公益最早產生於人類最本性的互助,但隨著時代的發展,技術、資本、國家、組織、人力等因素髮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創投公益聯盟成立 跨界融合探索公益創新路徑

北京師範大學中國民族教育與多元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鄭新蓉

鄭新蓉做過一項調查:有63.4%的教師有(過)支教意願,但實際上有(過)支教經歷的教師僅有17.6%。但教師對於退休後支教總體來說持支持態度。對於搭建一個公益性教師支援平臺,鄭新蓉期待著創投行業介入,通過“資本+政策+專業+技術”的組合方式去解決問題。

創投公益聯盟成立 跨界融合探索公益創新路徑

長江國弘首席合夥人李春義

今年是改革開放四十週年,改革正推動著經濟發展。我想這也是公益的新機遇。比如,創投機構投資一些公益性機構,可能是一個很好的結合點。”長江國弘首席合夥人李春義對於公益的期待是,“專注於一點,長久地做下去,踏實地去解決問題。”

在跨界融合中探索新路徑

在中國發展簡報執行主任劉忠亮看來,近年來,我國公益事業發展迅速,但仍存在組織管理機制落後、公益救助缺乏制度保證與可持續性、公益從業人員缺乏專業知識等諸多問題。

創投公益聯盟成立 跨界融合探索公益創新路徑

中國發展簡報執行主任劉忠亮

“創投天然具有創新的基因。這對於跨界探索公益新路徑具有意義。但還要注意一個問題,那就是公益與商業化的關係問題。公益和商業,向左向右,或者怎樣結合?這些都有待時間經驗。創投公益聯盟聯盟的成立是件好事兒,但是在做公益的過程中一定要注意專業度,從開始搭建平臺的時候就要注重與公益界的結合,共同探索專業化路徑。”劉忠亮說。

創投公益聯盟成立 跨界融合探索公益創新路徑

人民創投總經理趙亞輝

“眼睛是黑色的。你看到的是什麼顏色,周圍就是什麼顏色。很多事,現在做不覺得什麼,多年之後回頭看就會看到價值。公益和創投如何結合,這是個問題,需要磨合,需要探討,今天或許就是我們新公益思想探索行動的起點。無論如何,只要往前走,前面的路總會有。希望我們的探索會讓整個時代的美好生活往前走一小步,希望我們的努力會使得更多人在健康價值觀和生活觀上獲得一點微小成長。”人民創投總經理趙亞輝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