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蘊含的經濟學原理:分工產生效能

英國經濟學家亞當▪斯密的著作《國富論》形成於18世紀下半期英國工業革命即將開始的時期,他從事教學的大學所在地——格拉斯哥是當時蘇格蘭的工業中心,制鐵工業和紡織工業都很發達,這使他有可能實地觀察工業區的經濟生產,為他的寫作提供依據。他考察了一個普通的生產大頭針的工場。

生活中蘊含的經濟學原理:分工產生效能

亞當▪斯密

當時制針的過程,從絞鐵條到拔細拋光,再磨細針頭,裝針後邊的那個小球,然後包裝到一個紙盒裡,共18個環節。在分工不完善的工場裡,至少有一個工人師傅要幹兩個以上的環節。通常每天最多生產不會超過20根針,甚至有可能每人每天僅僅生產出1根針。

但是,有一個典型的手工工場,它有18位師傅,都沒受過多少教育,但他們組成一個有效的團隊,分工做18樣工作,每人只做一件事:第一個工匠拉出鐵絲,第二個工匠把它弄直,第三個工匠把它剪斷,第四個把它磨尖,第五個把另一頭磨平……這樣下來,每個工人平均每天能生產將近4800根針。這意味著勞動生產率提高了至少240倍,也就是說,分工和專業化使勞動生產率成百上千倍地提高,分工產生效能。

這是亞當▪斯密的《國富論》中描述的場景。

生活中蘊含的經濟學原理:分工產生效能

《國富論》


今天在洗碗的時候,我這樣做:把要洗的碗泡水後碼成一落,洗碗抹布沾水弄溼,淋上洗潔精揉出泡沫,一個一個擦掉汙漬後,再用水一個個沖洗。看似簡單的操作中其實蘊含了樸素的經濟學原理。

除了我用的方法外,還可以直接在碗裡淋洗潔精,洗完一個再洗一個。但是,這樣洗的結果是速度出奇的慢,還浪費洗潔精,不信的朋友們可以試試,因為我親身體驗過。為什麼一點差別會造成截然不同的後果呢?

其實就像上文提到的生產大頭針的工廠一樣,我如果從第一個碗開始做“把碗打溼—淋洗潔精—清洗—沖洗”這個過程,其實是反了第一個工廠的錯誤,讓一個工人(或者兩個人)完成了生產的全過程;而我是怎麼做的?先把所有碗打溼,再淋一遍洗潔精就夠了,一個個的清洗,注意,在清洗的過程我其實是隻做了清洗這一個步驟,沖洗的時候也是一樣,只清洗泡沫,在這個洗碗過程中我雖然只是一個人,但也做到了分工,我一次只做一個步驟,在分工的過程中產生了效能,使得洗碗的效率大大提高,自然比我第一種洗碗方法快很多。

洗碗事雖小,其中卻蘊含樸素的經濟學原理:分工產生效能。願你我能成為生活的觀察者,熱愛生活,熱愛思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