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岁姐姐如此对亲生弟弟:活在重男轻女的家庭里,有多么可怕?

最近有一篇文章很火热,我翻出来看了下,里面提到的一个家庭情况让人心惊,却也感同身受。

最近,靖江一名女子在网上爆料,她的公公给她定下了一个骇人听闻的奇葩家规:

如果生的是男孩,奖励10万块;如果生的是女儿,就得和儿子离婚!

14岁姐姐如此对亲生弟弟:活在重男轻女的家庭里,有多么可怕?

她说,她婆家在季市,结婚一年多。当她和老公计划要孩子的时候,被她公公的这番话惊呆了!

很多网友调侃:这是家里有皇位要继承?

其实,在中国这个大环境下,无论是经济发展迅速的发达城市,还是偏僻荒凉的小城镇,这样重男轻女的思想屡见不鲜。

遇到一对重男轻女的父母或者公婆,真的很可怕。我在刷知乎的时候,看到这个话题,里面有很多“妈妈”被要求必须生儿子的故事。

小李今年30岁,膝下已经有了两个孩子了,可如今她又怀孕了,因为都不是男孩。

家庭经济虽然不是很好,两个女儿都丢给农村老母亲散养着,但顶上的公婆死死地盯着她,说,儿子必须要生,这就是命。

躺在病床上的她曾感慨:生儿子,成了中国女人终生的信念和使命。

不久后,第三胎出生了,是个女孩。听到这个消息,公婆早就气恼地回头去找生儿子的偏方,丈夫唯唯诺诺无力反抗强势的母亲,而娘家,远在千里之外无力顾及。

尚在养身体的小李,还得接受公婆的耳提面命的“生儿子”指令,不达目的,誓不罢休,活脱脱地把女人当成一种生“儿子”的生育机器。

可怕的是,大多数中国家庭里的观念都是这样,一个家庭必须有个男孩,延续香火,儿子是老子生命的延续,养儿才能防老,女儿都是赔钱货。

在严重扭曲的重男轻女思想影响下,中国孩子,无论男孩亦或女孩,都在一种畸形的教育方式下成长起来,因为重男轻女,就意味着爱的不平等。

前几天,看到一个新闻:

14岁姐姐如此对亲生弟弟:活在重男轻女的家庭里,有多么可怕?

在四川省峨眉山市的街头,惊现了一幕让人无法理解的行为:一名父亲抱着女儿,底下的牌子写着“转让女儿救儿子”。

这张照片被网友们广泛转发,迅速引起了很大的关注。

尽管后来这位父亲透露,因为求助无门,筹款艰难,被网络募捐平台的工作人员支招,说这么做就可以引起关注,才有机会筹集钱款。

是,尽管这么做不是本意,也确实能引来关注,可这位女儿虽小,看到这样的行为难道不会心寒吗?

男孩是人,女孩也是人啊!

14岁姐姐如此对亲生弟弟:活在重男轻女的家庭里,有多么可怕?

作家黄佟佟曾说,中国女孩的成长史,太多利用,太少关爱。

在重男轻女的环境里长大的女孩,要么被漠视,要么被轻视,然后就在这种家庭氛围中,累积太多的负面情绪和压力,最终被慢慢毁掉。

14岁姐姐如此对亲生弟弟:活在重男轻女的家庭里,有多么可怕?

孩子在一个重男轻女的家庭里成长,到底有多可怕?

讲一个前不久看到的新闻:

14岁姐姐如此对亲生弟弟:活在重男轻女的家庭里,有多么可怕?

安康市有一名年仅14岁的姐姐,有一天晚上突然挥刀砍死了自己11周岁的亲弟弟。

而事发的原因不过是,姐姐当时躲在被子里偷偷玩手机,被弟弟发现,因为害怕弟弟向爸妈告状,恐惧父母的责骂,于是痛下杀手。

当晚,姐姐趁弟弟熟睡,找来菜刀,砍向弟弟的脑袋,又抓着弟弟的头拼命往墙上撞。想着将其撞晕后,丢入粪坑溺死。

被姐姐撞得半醒的弟弟跑出家门拼命地逃生,姐姐追上后,又将他从镇里的桥上扔下去之后,姐姐下到河中将已经没有呼吸的弟弟拖上河滩,用泥沙将其掩埋,又返回家中清理血迹,伪装弟弟去上学的假象......

看完全程,难以想象,一个女孩如此残忍地杀害亲生弟弟,犯案动机却是因为一次玩手机。

我相信,这个家庭背后隐藏的真相,令人深思。

后来,宣判的时候,女孩在法庭上说出了藏在女孩心底最可怕的执念:

平时父母只给弟弟买手机,只对弟弟好,弟弟要什么有什么,而她和妹妹,只是陪衬,这种不公正的待遇,早就让她怀恨在心了。

我们作为旁观者,根本不知道这位小女孩在这个超级重男轻女的家庭里到底有什么样的经历,但通过她残忍地敌视弟弟,血刃亲人的做法能看出,她到底有多恨。

14岁姐姐如此对亲生弟弟:活在重男轻女的家庭里,有多么可怕?

父母惯常重男轻女的做法让她从小在家遭受不公平待遇,心生强烈的不满吗,这样的不满在内心长久的积压,成了一种执着的恨,恨父母的偏心,恨弟弟的存在,从而酿成了悲剧。

2018年的今天,重男轻女的家庭,仍然普遍。而被重男轻女毁掉的女孩,也远远不止新闻中的女孩。

今年杭州余杭某小区,一名十几岁的女孩坐在24楼外的窗台上,两只腿在空中悬着,情况十分紧急。

而且女孩的情绪非常激动,不许家人靠近,并扬言“靠近我就跳下去!”

后来经过民警的疏导,才知道,最近她成绩不好,妈妈说了她几句,她就感觉到妈妈重男轻女,跟自己沟通时简单粗暴,对弟弟总是很耐心,于是便赌气爬到了窗户外面表示要跳楼!

虽然最后救了回来,但在中国无数家庭里,还有很多我们不知道的的女孩之殇。

惨痛的心理创伤是重男轻女家庭带给女孩的一种无形之刃,她们从此被父母的“偏爱”毁掉,一生都不会有安全感,一直处于被动地位。

这样的心理,有可能会影响她们一辈子。

14岁姐姐如此对亲生弟弟:活在重男轻女的家庭里,有多么可怕?

在很多人看来,重男轻女只是牺牲女孩的幸福,换取男孩更好地成长。可事实却恰恰相反。

被重男轻女毁掉的,不仅仅是女孩的一生,还搭上了男孩的未来。

在电视剧《欢乐颂》中,蒋欣饰演的樊胜美就是个典型的被重男轻女家庭毁掉的女孩。

她出生于一个重男轻女的家庭,父母眼里只有儿子,一心溺爱儿子对儿子有求必应,只把她当作赚钱的工具,一次次要她帮闯祸的哥哥擦屁股。

14岁姐姐如此对亲生弟弟:活在重男轻女的家庭里,有多么可怕?

樊胜美就是一个典型的“扶弟魔”,当然她这里是扶哥哥。

所谓的“扶弟魔”,顾名思义就是指那些宁愿自己过得差些、搬空自己的小家,也要贴钱照顾娘家弟弟,甚至包办弟弟生活上一切事物的姐姐。

14岁姐姐如此对亲生弟弟:活在重男轻女的家庭里,有多么可怕?

这样的姐姐一般成长于多子家庭,父母第一胎是女孩,或是好几个女孩之后才有一个弟弟。从小到大,父母就强行洗脑给她们灌输一个概念:“你只有这么一个弟弟,将来一定要好好照顾他。”

家庭里只会妥协宠溺的父母,再加上从小被“姐姐责任”洗脑的女孩,很容易就把女孩洗脑成变成“扶弟魔”,从而养出一个好吃懒做的儿子出来。

“扶弟魔”的家庭在中国更是常见,前段时间,有个超级极端,甚至到无敌境界的“扶弟魔”家庭的新闻爆出来,让人们狠狠地刷新了三观。

在山西吕梁市的一户人家,当妈的从20岁开始生,为了生儿子,平均每两年一个,连生了11个女儿,不间断地生了27年。

终于在父亲50岁那年,成功圆了这个家庭的梦想,艰难地生下了一个儿子。

但由于多年来一直在不停地生孩子,被政府罚了不少款,父亲只是一个煤矿工人,母亲则没有工作,家里经济条件很不好。11个女都是儿七八岁就要下地干活,全靠大的带小的日子才过下去,即使姐姐结婚后也要不断地补贴娘家。

在这个家庭里,11个女儿都只上到初中,其中还包括两个90后以后出生的。只有唯一的儿子,靠姐姐们的资助,读到了高中,是全家最高的学历。

而且,根据网上的说法,因为家庭贫困,姐姐们小时候很少有新衣服穿,常常是一件衣服几个人一起穿,但对于最小的弟弟,姐姐们丝毫舍不得让他吃苦。

而这次弟弟结婚,11个姐姐每个人拿出了两万块钱,其中带着他做生意的9姐多拿了1万,凑够了弟弟的彩礼以及结婚的费用。

这张全家福就是在儿子结婚时,父母和姐姐围坐一圈拍下的。

这样典型的重男轻女的家庭里,女孩的存在注定是牺牲自己,成全男孩,于是就会出现“扶弟魔”:

弟弟上学,给钱!

弟弟谈恋爱,给钱!

弟弟娶媳妇儿没有彩礼,姐姐给!

弟弟结婚没房子,姐姐给买!

网上有句俗语:“嫁人不嫁妈宝男,娶妻不娶扶弟魔”。我认为这两者就是相生原理的。

越是扶弟魔的家庭里,越容易盛产妈宝男。

这样家庭的男孩,已经不单纯只是个孩子,而是一个被捧上天的宠物,他主要的功能就是卖萌撒娇,成为父母眼里的掌中宝;

14岁姐姐如此对亲生弟弟:活在重男轻女的家庭里,有多么可怕?

长大了之后,自动会转变为撒泼耍赖,好吃懒做的“乖儿子”,甚至如果自己是家里唯一的儿子,就会变本加厉,毕竟整个家族还要依靠自己传宗接代。

弟弟无节制地索求,父母无原则地放任,姐姐毫无保留地付出,这样的恶性循环不打破,一整个家庭都可能被拖垮,最终养出一个像樊胜美哥哥那样的败家子。

每个孩子都只是孩子,女孩不是一棵草,男孩也不是一块宝。他们理应得到父母同等爱护,得到公平、公正的遭遇,享受同一份的温暖。

父母对子女的爱,本该无关性别,平等对待,不分彼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