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生”基金惹争议:中国人为什么不爱生孩子?

最近看到一条微博惹起了很大的争议:

“催生”基金惹争议:中国人为什么不爱生孩子?

这是《新华日报》在8月14日发了一篇《提高生育率:新时代中国人口发展的新任务》的文章,文章内容里提到:

设立生育基金制度,尽量实现二孩生育补贴的自我运转。可规定40岁以下公民不论男女,每年必须以工资的一定比例缴纳生育基金,并进入个人账户。

家庭在生育第二胎及以上时,可申请取出生育基金并领取生育补贴,用于补偿妇女及其家庭在生育期中断劳动而造成的短期收入损失。如公民未生育二孩,账户资金则待退休时再行取出。

好吧,看完全文,全网骂声一片,估计半数中国年轻人会被这些砖家的建议吓哭了:

以前你计划生育,多生个孩子要罚款;现在生育基金,不生孩子,要上交“份子钱”。

这些所谓的生育基金,不就是另类的“催生”基金吗?

随后两天,中国政法大学商学院教授胡继晔接受搜狐采访时表示赞同设立生育基金制度,并将提议向前推进一步,建议向丁克家庭征收未来的社会抚养费。

他认为,国家应设立鼓励生育的基金,但钱并不是让大家来交,而是由过去征收的社会抚养费来负担。另外,可以从个税抵扣的部分,实现对丁克家庭的“不鼓励”。

好吧,二胎不生要交钱,选择一个都不生的丁克族还得多缴税,来帮助那些多生孩子的家庭。

mmp,到底这子宫是谁说了算?

是不是我们生孩子还得看人脸色行事?

先冷静一波,回顾“砖家建议”是在上一份砖家预测失败的情况下提出的:

2016年底,中国废除独生子女政策,转而放开对生育二胎的限制。此前人口学家预测,中国放开二胎后会出现百万到上千万不等的新生人口高峰。

但很遗憾,中国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全国出生的人口比上一年减少63万。2017年出生的一孩比2016年减少249万。

“催生”基金惹争议:中国人为什么不爱生孩子?

换句话说,新实施的计划生育政策的实际效果并不明显,中国育龄人群的生育意愿低,一孩的出生人数不升反降。

哎呀,人口学家被打脸了。怎么开放生育了,大家也不生了?

所以,就有另外的砖家跳出来倡导“生育基金”的建议。可砖家为国分忧是好事,但能否切实地为民众考虑下?

他们能明白,如今的中国人为什么不爱生孩子了吗?

“催生”基金惹争议:中国人为什么不爱生孩子?

每个家庭对于生育孩子的考量肯定是不一样的,但我综合网上的一些网友观点,再根据现实生活里看到的实例,得出以下几点:

第一,房价是最好的避孕药。

这是网上的很流行的一句话,很戳心但也很真实了。

你说我买不起,我租还不行吗?

可根据去年经济学人智库发布的《全球生活成本调查2016》报告显示,与亚洲其他国家城市相比,中国城市的生活成本普遍更高;现在应届毕业生房租已经超过薪水1/3的比例一线城市更是高于50%。

“催生”基金惹争议:中国人为什么不爱生孩子?

中国高房价高房租带来的生活压力的无限性提升,加上其他教育成本,学区房等等,也给了很多年轻父母巨大的生存焦虑:

自己都活的这么苦,干嘛还要带孩子来这个世界受苦。

如果要孩子,起码要给ta一个安稳无忧的家!

“催生”基金惹争议:中国人为什么不爱生孩子?

经常听人说,“要不要生二胎?”最好的回答就是“没钱”。

从嗷嗷待哺的婴儿,养育成独立成熟的大学生,其中的花费是数十万计的,更别说还有很多非教育支出,包括旅游(见世面)、游玩(陪伴)、宴会(仪式感)等等。

例如之前有篇很火的爆文,《孩子对不起!放下工作养不起你,拿起工作陪不了你》为什么感动哭了很多家长?

因为文章描述的情况就是当下很多父母的真实写照,为了孩子,许多父亲(当然也有母亲)已经拼了命地加班工作,赚钱养家,这时候再多要个孩子,谁能受得了?

这就是当下中国多数父母们面临的窘境!

第二,生育是职场女性最大的敌人。

前几天,我也转发过一篇很火的文章,讲述的是影星姚晨因为生育二胎,结果错失了女人工作的最佳时间,表达了中年女人的尬与惑。

曾经,姚晨是一线流量明星。要作品有作品,要流量有流量。一大波人群超喜欢看她的《武林外传》和《潜伏》,还被封为“微博女王”。

结果一连五年之内,连生二胎,在最红火的时候无法工作,无法拼搏,只能陷于孩子的包围,安心做自己的全职妈妈。

当然,这是姚晨的选择,也是每一个人全职妈妈的选择。

但也足以说明,生育不易,孩子不是随口说一声要生,就随随便便地生下来。

一个家庭一旦选择生育,父母中总要有一员要主动选择放弃自己的事业,回归家庭,时光就此流逝,难以再复。

对普通家庭来说,几乎都是生了小孩儿之后,女方会辞职做全职妈妈,家庭压力大不说,自己的职业生涯也中断了。

即使全职妈妈从家庭中回归了职场,但又有多少公司、职位、机会,愿意停下来等一等生孩子的你,所以才有那么多人越来越不敢生孩子。

这就是残酷的现实,对女性来说生育已经成为一种高风险的选择。

第三,养育最大的成本是时间。

“催生”基金惹争议:中国人为什么不爱生孩子?

如今的时代已经不是当年的群羊散养的教育模式了,培养一个孩子成才,需要的耗费的不只是金钱,更需要父母付出200%的精力和心血。

一个孩子的出生,可能就需要妈妈牺牲三年,第二个孩子又来三年,然后后半生,两个孩子都得陪着长大,父母给予的爱和陪伴一点都不能少。

养孩子不仅仅要付出经济成本,更重要的是时间成本,只有拿出时间来陪伴孩子,孩子才能健康快乐的长大。

所以说,大多数人恐惧生育,并不是因为恐惧孩子本身,而是恐惧这个社会,恐惧养育的焦虑。

当这个社会没有做好充足的准备和恰当的福利措施去推动孩子的降生,反而用“生育基金”来调节人的生育行为,根本就是无济于事。

“催生”基金惹争议:中国人为什么不爱生孩子?

低生育率产生的社会性焦虑,当然并非中国独有。

当今世界各国,都面临一种同样的窘境:人口老龄化严重,劳动力青壮年劳动力不足。

当然,世界各国都有相对应的措施去鼓励生育,提高新生人口。直到到20世纪90年代,包括法国在内的很多欧洲国家已经形成了一个比较完善的家庭政策体系来鼓励生育,其内容主要包括:

第一,金钱上:

不是说穷,养不起孩子吗?政府就给你送钱,送房。

俄罗斯国家鼓励生育做的很彻底,除了发勋章,也发钱;实施“母亲基金”项目,每生一个孩子可以得到25万卢布(约为2万5千元人民币)。

在欧洲德国,儿童金只是生孩子的三大福利之一,还可以领取产妇津贴和父母金等各项补贴。

另外,有些政府还给降税,减费。

如在法国,孩子生的越多,缴的税就越少,坐公交也会有优惠。

而在芬兰,从怀孕到生完孩子,所有怀孕女性的检查和住院治疗都是免费。而且,所有孩子在成年之前(0-17岁)医疗和教育也免费。

总而言之,就是竭尽全力,消除生育的顾虑,鼓励生育

第二,时间上:

你不是没时间带孩子?最直接的解决方式,就是放带薪假,放超级长假。

在瑞典,婴儿出生三个月后,瑞典父母(男女皆可)可以申请最长16个月的带薪育儿假。法国的留职休假更长,可达三年。

还有一个方式是,国家帮你带娃。

在新加坡,校内的学生托管中心已经从2012年的50所增加到目前的162所,并计划,2020年底,所有小学配备学生托管中心。

“催生”基金惹争议:中国人为什么不爱生孩子?

(新加坡学生托管中心查询 来源:新加坡社会和家庭发展部网站)

瑞典托管的年龄段更早。三岁以下幼儿获得政府看护的比例将近一半;从三岁到小学前的儿童,进托儿所的比例更是高达80%。

只要国家准备好相应的福利措施和社会机构,来帮助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和呵护,给孩子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新生人口的数量自然而然便会上涨。

所以说,什么才是鼓励生育的正确姿势呢?

在生育基金理论出现后,网上有一张安倍晋三的答案图很火。

“催生”基金惹争议:中国人为什么不爱生孩子?

尽管不喜安倍晋三的政见,但此言还是说的非常中肯的。如他所说,生育固然是一个社会问题,关乎国家命运,但每一个人的生育权,都应该交由本人选择,政府要做的,是创造适合生育的社会环境鼓励民众生育。

生还是不生,都是个人和家庭的自由,任何国家强制都是错误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