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養孩子創造力?日本的教育不是說說而已

眾所周知,日本對孩子教育的看法和做法很有前瞻性和義務性。而且他們尤其注重孩子的素質教育,前段時間發佈政策免費讓孩子們上幼兒園。

前段時間我看了日本的一個節目《畢達哥斯拉裝置》——由NHK教育臺推出了的面向4~6歲兒童的節目,雖然是給學齡前的孩子看的,但是其中的機關設置與故事套路, 簡直堪比好萊塢電影你信不信?對於各位寶寶來說,大人們生活中普通的日常,是不是也充滿了神秘的未知色彩呢?

節目的主角,通常是一個小球,在日常用品擺放而成的機關中穿行。 每一個場景短則十幾秒,長則幾分鐘。


如何培養孩子創造力?日本的教育不是說說而已


如何培養孩子創造力?日本的教育不是說說而已


在終點,會出現一個綠色的小牌,上面寫著畢達哥拉斯的畢「ピ」


如何培養孩子創造力?日本的教育不是說說而已


在NHK的版本里,還會有些小配角出現。

如何培養孩子創造力?日本的教育不是說說而已


▲從左至右,分別是百科爺爺,哥拉,畢達,斯君,字典君

沒錯,中間那兩個企鵝+一頭老鼠的名字,合起來就是畢達哥拉斯。

對了,那位字典君,如果把字典打開來,裡面會是一句話:“啊呀呀,小朋友,英語寫呀寫,就是不會讀~”

是不是和我們常說的啞巴英語有異曲同工之妙?


No.1

《誕生的瞬間》


乍一看莫名其妙的標題,看到最後會擁有恍然大悟的感覺哦~


如何培養孩子創造力?日本的教育不是說說而已


如何培養孩子創造力?日本的教育不是說說而已


如何培養孩子創造力?日本的教育不是說說而已


如何培養孩子創造力?日本的教育不是說說而已


如何培養孩子創造力?日本的教育不是說說而已


像這樣實現連鎖反應的模型,在其他的地方也叫做哥德堡裝置,後因為NHK的節目在日本定為畢達哥拉斯裝置。



No.2

#一張圖震驚你# 系列


在短短的十幾秒內,也足夠讓你瞠目結舌~

比如,怎樣通過一把尺子讓桌子上的方塊準確地排列成「畢達哥拉斯裝置」


如何培養孩子創造力?日本的教育不是說說而已


如何培養孩子創造力?日本的教育不是說說而已





No.3

《水滴大冒險》


除了精巧的機關,也有實驗利用的是生活中的觀察和智慧 如水的路線、米的重量、方塊的擺放角度。 下面這滴水,在桌面上,又會經歷怎樣的冒險呢?


如何培養孩子創造力?日本的教育不是說說而已


如何培養孩子創造力?日本的教育不是說說而已


如何培養孩子創造力?日本的教育不是說說而已



如何培養孩子創造力?日本的教育不是說說而已




No.4

《我有特別的牙籤使用技巧》


看到下面這張圖,是不是很疑惑為什麼畢達哥拉斯裝置小標旗會出現在牙籤盒裡?

讓我們看看如何從實驗一開始的梯狀物體,慢慢走到牙籤盒的過程

如何培養孩子創造力?日本的教育不是說說而已



如何培養孩子創造力?日本的教育不是說說而已


是不是很疑惑為什麼它會突然停下來!


左下角的解說錘子君告訴你,看似普通的梯狀物體,其實在側面暗藏玄機:貼了個起到了緩衝的作用的減速條

如何培養孩子創造力?日本的教育不是說說而已


在黃顏色的小車裡,也有一些你看不見的機關:利用小鋼珠的重量與傾斜的傳送帶推動小車的前進。

如何培養孩子創造力?日本的教育不是說說而已


捲尺之所以會立起來,是因為在旁邊的柱子上,貼著許多小磁鐵


如何培養孩子創造力?日本的教育不是說說而已


最後用牙籤收尾,也真是神奇的一招呢




No.5

《飛翔的禿鷹 》



如何培養孩子創造力?日本的教育不是說說而已


如何培養孩子創造力?日本的教育不是說說而已



在最後的滑行坡道上,路線看似順滑,實則不然。 通過紙片兩個凸角與滑道的接觸實現了 180度的轉向, 才能懸掛在最後的掛鉤上。

然而,這樣看似神奇的場景其實也與我們日常生活中的體驗息息相關

如何培養孩子創造力?日本的教育不是說說而已


▲沒錯!就是檢票口(日本的)


如何培養孩子創造力?日本的教育不是說說而已


如何培養孩子創造力?日本的教育不是說說而已



在日本的檢票口檢票時,不管塞入的紙質票是否正面朝上,結果都會被正面吐出來,原因就在檢票機器裡也蘊含著這樣的緩衝裝置。


如何培養孩子創造力?日本的教育不是說說而已


小球、軌道、多米諾骨牌、車輪等等小物件被組合在一起,形成一段流暢的動作,一個又一個機關被觸發,看得我心潮澎湃,根本停不下來。

如何培養孩子創造力?日本的教育不是說說而已


如何培養孩子創造力?日本的教育不是說說而已


另一檔面向兒童的設計節目《啊!設計》,以精妙有趣的方式,向孩子們介紹圖書、日常用具以及工業產品的設計原理。


如何培養孩子創造力?日本的教育不是說說而已


《啊!設計》中,有一個活動讓我印象深刻:一群人,有大人,有小孩,圍成一圈,在各自的角度給一輛摩托車畫一幅素描。

如何培養孩子創造力?日本的教育不是說說而已


在完成後,把每個人的畫作按照順序排列,快速變化,最後的效果是不是彷彿在看一個摩托車的拍攝大片?

如何培養孩子創造力?日本的教育不是說說而已


哇!這些創意真是讓人羨慕,我希望我的孩子也能擁有這樣的創造力。


如何培養孩子創造力?日本的教育不是說說而已



當下我們越發看重孩子的創造力,因為在未來,社會發展的變化不是我們可以預料的,唯有創造力可以讓孩子們面對將來未知的種種挑戰。

可能你的寶寶還不到 1 歲,可能你的寶寶還沒上幼兒園,如果現在就培養創造力,能培養出什麼呀?


如何培養孩子創造力?日本的教育不是說說而已



那麼,讓我們想一想,當我們談論創造力時,我們在談論什麼?

創造力是天才們的發明?

創造力是藝術家們的歌曲、繪畫、影視作品?

在心理學研究中摸爬滾打了多年之後,我傾向於說,創造力是用靈活的方法解決問題的能力。

如何培養孩子創造力?日本的教育不是說說而已


事實上,早在 1950 年,美國心理學家吉爾福特(Guilford)就在美國心理學會主席的就職演說上正式提出「創造力研究」,開啟了心理學和認知科學對創造力的鑽研。

吉爾福特提出:「迄今為止人們獲得的最有意義的認識之一是,創造性潛在地分佈在整個人口中間。」

換句話說,創造力並不是天才的專屬。吉爾福特認為,人人都擁有創造力,人人都可以創造點什麼出來。


如何培養孩子創造力?日本的教育不是說說而已



既然如此,對於還不會說話,或者還沒上過學的孩子,該怎樣培養他們的創造力呢?

如何培養孩子創造力?日本的教育不是說說而已


當你驚歎於前文中歪果仁的各種點子,除了「好有創意!」,你心中更具體的想法或許是這個:

人家怎麼那麼會玩?!

沒錯,創造力的首要人格,就是——

會 玩!

修煉孩子的創造力,記住這兩個字就夠了!

你看,著名的藝術家畢加索,終其一生在練習像兒童一樣畫畫——是不是比其他畫家會玩?《啊!設計》,整個節目都在用心地告訴你,精妙的設計同時也是最好玩的設計——會玩,還玩出了深度!《畢達哥拉斯裝置》更是玩到極致,每一個小小的機械,每一處聯動,都是為了玩而設計出來的——太會玩了!


相比之下,我們的孩子,還不夠「會玩」。事實上,孩子天生「愛玩」,要想讓孩子更加會玩,我們家長要先給孩子一個「能玩」、「好玩」的環境。

如何培養孩子創造力?日本的教育不是說說而已


是時候讓「創造力」走下神壇,走到我們孩子的生活中了。

不要讓孩子整天都埋頭學習,多帶他們到戶外去,感受自然,感受生命。現代社會國家一直強調素質教育,我們應該學會將創造力和想象教給孩子,孩子需要的是一個五彩斑斕的教育,而不是隻有黑白的語數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