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之道与《易传》之道

老子之道与《易传》之道

孔子罕言性与天道。五十岁以前,他致力于寻求匡正天下之道,治国安邦之道,修身立德之道。

为此,他从人性、人的心理、人的生存状况去探讨道的根据。人的生存是以利害为基础的,孔子罕言利,而离开利,就很难说清楚人的生存状况。

人性,在当时是与血亲之情不可分的,仅就血缘亲情谈人性,谈仁则必有亲疏差等,论义则必分尊卑远近,因而遭到世人批评。孔子在困境中深感“不与化为人,安能化人!”(《庄子·天运》)

他开始转向探求天道,试图为人伦道德、社会人际秩序寻求更广阔更自然的基础。他行年五十有一向老子问道,他晚年好《易》,都是在补修天道之课。

孔子晚年的追求由他的弟子或再传弟子完成。

《易》既非道家著作,也非儒家著作,它是古人用以窥伺天意预测未来的卜篮之书,也是商周之际(或更早)探寻天人关系的经验总结。《易》之天是人格之天。

老子继承《易》,剔除其中的宗天神观念,以自然主义的道为天地万物的本体本源,把天人关系从发布指令与接受指令的关系改造成为纯自然的相应关系和师法关系,并从自然秩序规范人的道德行为。

但是老子只是继承了《易》的“究天人之际”的致思目标以及其中合理因素,他并没有改造《易》。

《易传》的作者们吸取了老子的自然主义天道本体论,在推天道以明人事的过程中深化了孔子的伦理本位思想,实现了对《易》的哲学改造.

(孙以楷 著 《学术界》 1998-02-15)

老子之道与《易传》之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