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盲行动(四):金地30年,而立之年的困惑


扫盲行动(四):金地30年,而立之年的困惑


8月下旬上市房企陆续公布了自己的年中财报。29日,金地集团公布的半年报显示,今年前6个月公司营业收入151.11亿元,较去年同期上升18.88%;净利润23.94亿元,较同比上升107.83%。销售面积375.5万平方米,同比上升了0.13%,销售金额630.7亿元,同比下降10.3%。

扫盲行动(四):金地30年,而立之年的困惑


从目前已经公布的财报中可以看到,2018上半年房企销售业绩仍然保持着普遍上升的态势,金地的销售金额却出现明显下滑,较去年同期减少约为70亿元。根据克而瑞公布的中国房地产企业销售排名,金地集团从去年的第10位下降至今年的第21位,在头部房企中降幅较为明显。

浮沉三十年

2018年6月2日,金地集团在深圳隆重举行创立30周年庆典暨品牌发布会。金地集团董事长凌克在庆典仪式上回顾了金地30年跨越发展的历程及瞩目成就。

扫盲行动(四):金地30年,而立之年的困惑


凌克表示,30年前金地的诞生正值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时代,30年来金地的每一步成长,都与国家的繁荣与时代的进步密不可分。

金地创立以来,历经了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等多个经济周期,同时完整见证了2004年以来国家对房地产市场的多次调控。

扫盲行动(四):金地30年,而立之年的困惑


对于房地产与经济发展周期之间的关系,有着更为深入的理解与直接体会。这使得金地的战略判断,更具有前瞻性,也能够更好地识别风险,确保企业始终在健康、稳定的轨道上创新、发展。

在外界看来,金地的风险意识和平衡发展观与其较早对接资本市场,并完整经历过多个经济发展周期和房地产市场发展周期直接相关。房地产业内,金地集团是最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房企之一,并2001年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一直以来都是地产标杆企业之一。

三十年企业发展史

1988年1月20日,金地的前身——一个显得有些老土的名字“深圳市上步区工业村建设服务公司”注册成立,建设项目也乏善可陈。

1992年,公司更名为深圳市福田区金地实业开发公司,为福田区的下属企业。

直到1993年,金地才取得房地产经营权,而同在深圳起家的地产大哥万科已经于1991年1月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

金地从1994年的第一个住宅小区金地花园,做到1996年的金地海景花园,才开始崭露头角。

扫盲行动(四):金地30年,而立之年的困惑


1996年,金地率先完成以股份制改造为代表的现代企业制度改革,为日后的发展强大以及所有权问题扫清了道路。

1998年中,即将年满四十的凌克成为金地集团董事长,正式全面掌舵金地。从此,金地·金地翠园、金海湾花园等一系列广为同行称道的畅销楼盘,都打上了凌克本人的烙印。

声名鹊起的金地已不满足于偏安深圳一隅了。2000年11月,金地集团签下北京郎家园地区72000平方米土地,成功登陆北京,成为入驻首都CBD商圈的又一家颇具竞争力的异地房地产企业。

扫盲行动(四):金地30年,而立之年的困惑


2000年金地物业公司成功入驻北京、重庆、大连、长春、南昌等10多个城市,接管物业总面积逾600万平方米。

2001年4月,金地集团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公开发行人民币普通A股股票9000万股上市,成为1993年以来首批房地产上市公众公司之一。

2002年在凌克品牌经营思路的主导下,金地通过实施品牌工程,完成以上海、深圳、北京为中心的华东、华南、华北的区域扩张战略格局,

2002年底,又完成了西进武汉的战略布局。

扫盲行动(四):金地30年,而立之年的困惑


2002年,金地已经由地域性的品牌,发展成为全国性房地产知名牌。截至2003年6月,金地集团已拥有8家控股子公司,总资产40亿元,净资产14亿元,并形成了以房地产为主营业务,物业服务、地产中介同步发展的产业结构。

之后的十年,金地一直处于稳步发展阶段,到2014年金地进军美国房地产市场,站在了更高的国际舞台上。

2010年开始提出“一体两翼”发展战略:以住宅开发业务为主体,以商业地产和房地产金融为两翼,积极探索新的发展模式,稳步提升综合盈利能力。

2016年,金地销售收入突破1000亿,2017年销售收入又创新高,达到1408亿。金地的销售规模比上市前猛增264倍!

在郑州折戟沉沙

截止到8月底,金地在郑州由四个项目,已经落地的有三个,分别是金地格林小镇(荥阳)、金地铂悦(管城区)、金地名悦(经开区)。在经开区还有一块储备地块待开发。

扫盲行动(四):金地30年,而立之年的困惑


2013年金地在郑州市区首次拿地(金地铂悦), 二环内、主城区核心、地铁,金地的这个项目出生自带光环,从面世之初就备受关注,各家媒体也对金地的能力报以满心期待。

本来可以凭着这个项目在郑州一炮而红,金地却被这个项目绊住了手脚,还一步一步把机遇葬送了。

扫盲行动(四):金地30年,而立之年的困惑


2012年,在管城区房价在8字头的时候,这个项目都已经立项;2016房价万字头的时候,售楼部开放了。

直到2017年5月,终于在限价令之下开盘。但在漫长的等待中,意向客户几乎已经散光;剩下的几个忠心客户,因为金地的“虚假开盘”耽误了一个又一个更好的楼盘,即使最终入手,也对金地的作风失望了。

扫盲行动(四):金地30年,而立之年的困惑


四年时间,郑州房地产市场早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全国20强的房企几乎都已布局郑州,金地错失了进军的机会,也错过了收获第一波优质老客户的机遇。

项目反复开不了盘,是因为证件和先前规划问题,还涉及到合作伙伴的内部纠纷,原由十分复杂。金地入郑州的第一步,就踏在了稀泥里。



以管窥豹,洞悉房地产未来?


2017年3月31日金地集团于发布公告称集团首次取得千亿业绩。次日,每日经济新闻的微信号发文《从这家千亿级房企年报,可以看见中国楼市的未来》。

文章以金地集团千亿销售和净利翻倍两个观察角度切进,寻找金地集团取得如此硕果的原因在于优质土储扩粮仓和多元布局谋转型。预测,2017年尽管房地产市场可能将进入调整期,但就金地而言,城市布局的先发优势和深耕细作以及在产品创新上的持续努力,将保证企业业绩的稳健增长。

扫盲行动(四):金地30年,而立之年的困惑


2017年,金地集团的业绩确实继续增长了,但2018年上半年的业绩变现却变得差强人意,原因何在?

金地集团的年中报告显示,销售金额下降主因在于主要城市受限证、限签政策影响,上半年新取证及新推货源较少。

对此,金地表示会采取措施改变这一现状。目前正在通过缩短工期、加速开工,改变销售策略等方式进行调整。也就是说,下半年金地也要开启高周转才能保证2018年全年2000亿的销售目标。

不过从目前来看,金地距离2000亿元尚有近1370亿元的缺口,想要提前实现目标,恐怕很困难。西南证券近期对金地全年的销售预期已经从1800亿元下调至1400亿元。


而立之年的困惑

不管是作为房企“招保金万”的四大金刚,还是经历了改革开放后房地产的起起伏伏,金地集团还有着国企的北京,但纵然再华丽的背景也挡不住在郑州的颓废之势。

2018年上半年的销售业绩跌落到前20强开外,禁不住让人担心这家老资格的房企在下半年能否实现逆袭翻盘。城市受限证、限签政策影响,上半年新取证及新推货源较少,这不单单是金地地产一家面临的困境。房企步入到下半年,整个行业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境。

扫盲行动(四):金地30年,而立之年的困惑


拿地需要资金支持,融资难度达到了史无前例的境况。政策层面收紧,老百姓对房产投资的预期也正在悄悄发生这改变。收紧,老百姓对房产投资的预期也正在悄悄发生这改变。收紧,老百姓对房产投资的预期也正在悄悄发生这改变。

走在前面的大佬们开始考虑布局更加多元化的盈利方向,金地显然还没有找到一个更加合适自己的道路,这或许是业已而立之年的金地最大的困惑。

扫盲行动(四):金地30年,而立之年的困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