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環保政策梳理分析(2)

實施範圍為汾渭平原,包含山西省晉中、運城、臨汾、呂梁市,河南省洛陽、三門峽市,陝西省西安、銅川、寶雞、咸陽、渭南市以及楊淩示範區。

實施焦化鋼鐵等行業產業升級改造。加大現有焦化、鋼鐵企業整合力度,提升產業裝備水平,大幅減少企業數量,2018 年 12 月底前,山西省制定相關工作方案。積極推進焦化、鋼鐵、建材等行業產能淘汰和壓減工作,列入去產能的鋼鐵企業,一併退出配套的燒結、焦爐、高爐等設備。全面啟動炭化室高度在 4.3 米及以下、運行壽命超過 10 年的焦爐淘汰工作。

實施焦化行業深度治理。2018 年 12 月底前,基本完成精煤、焦炭等散狀物料儲存和輸送密閉改造,區域內焦爐爐體安裝高清紅外視頻監控裝置,焦爐煙囪、裝煤地面站、推焦地面站、幹法熄焦地面站等主要排放口安裝自動監控設施,並與生態環境主管部門聯網。

實施工業企業錯峰生產和運輸,對鋼鐵、建材、焦化、鑄造、有色、化工等高排放行業,制定錯峰生產方案,於 2018 年 10 月底前完成。錯峰生產方案要細化到企業生產線、工序和設備,並明確具體的安全生產措施。

實行差別化錯峰生產,嚴禁“一刀切”方式。企業未按期完成 2018-2019 年秋冬季大氣汙染治理改造任務的,納入錯峰生產方案中,實施停產治理。對涉及重大民生保障不予錯峰生產的,各地要嚴格審核,堅決杜絕以保障民生為由規避錯峰生產要求。錯峰生產清單一經確定,不得隨意調整,未經備案或擅自調整的,按未落實錯峰生產處理。

“汾渭平原”為今年新增的大氣汙染重點治理區域,工業企業實行差別化錯峰生產,嚴禁“一刀切”方式。汾渭平原的減排目標為“ 細顆粒物(PM2.5)平均濃度同比下降 6%左右,重度及以上汙染天數同比減少 6%左右”, 兩項均為“2+26”城市的兩倍, 有望成為今年秋冬季限產區域的重心。焦炭供給中心汾渭平原限產或將比焦炭消費中心“2+26”城市限產更為嚴格。

按照慣例,綱領性的文件沒有劃出“底線”,容易導致地方政府政策文件嚴格但執行較松的結果。但在此文件中,明確了要“堅決杜絕以保障民生為由規避錯峰生產要求”,要求“錯峰生產清單一經確定,不得隨意調整”,賦予了限產文件以剛性,有利於焦炭供給收縮的演繹,只是節奏變得更難把握,需要緊密地跟蹤各地焦化行業開工情況變化。

(3)生態環境部 6 月 7 日印發《2018-2019 年藍天保衛戰重點區域強化督查方案》,督查主要分三個階段。第二階段(2018 年 8 月 20 日至 2018 年 11 月 11 日),共 6 個輪次。對“2+26”城市、汾渭平原 11 城市開展全面督查,排查工業爐窯、礦山治理、小火電淘汰、“公轉鐵”落實、揚塵治理及秸杆焚燒等方面存在的問題,以問題為導向督促各項任務及措施落實到位。第二階段的督查仍在進行中。

第三階段(2018 年 11 月 12 日至 2019 年 4 月 28 日),共 11 個輪次。重點督促“2+26”城市、汾渭平原 11 城市、長三角地區落實秋冬季減排措施,排查錯峰生產及重汙染天氣各項應對措施落實情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