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去世后为什么要盖住脸?

历史不忍细看


参加农村的“白事”,依旧会看到人死后会在脸上罩一张纸,俗称“苫脸纸”。为什么要盖住脸,这个完全是迷信吗?为何就算是医院的太平间人死后也是用白布盖在脸上,为什么这样呢?

有几种说法:

一、源于古时传统

据历史记载最早人死后要盖住脸是在春秋时期 ,越王勾践灭了吴国,吴王夫差临近之前告诉手下,我死后一定要用白布盖住我的脸,去了阴曹地府无脸面对伍子胥。


大明崇祯皇帝在死前也写下,“朕死,无面目见祖宗于地下,自去冠冕,以发覆面。任贼分裂朕尸,勿伤百姓一人。”由些可见人去世盖住脸是自古就有,一直流传至今。

二、预防假死

在古代连年战争,人死伤无数,过去医学又不发达,无法100%确定人就是死亡了。有的人因为流血过或受到重击等原因而休克形成假死,盖上薄纸,若人是假死,恢复吸呼时,微弱的呼吸会打动薄纸而发出声响。让人及时发现更好地救治,以免由假死变成真死。

三、防止吓到人

人死后失去血色脸色变得难看,还有战争时期会伤到脸,没有表情的脸看着瘆人,还会出现尸斑,为了防止吓到来吊唁的人,所以在要盖住脸。


四、防止病菌飞传

从现代医学的角度来看,人虽然死了,但是人体内的细菌生存着,人体寄生的病菌失去了寄主,会离开死去的宿主,盖住脸,能防止肠胃中的病菌飞出。

五、防止灰尘脏了面部。

人死后一般会挺尸三天左右,有的还得临时现做棺材需要时间,盖住脸也是对死者的尊重,保持卫生,以免让不洁之物粘肮面部,另外人死后都要烧纸,也是防止纸灰挂在脸上污了脸面。

六、防止触景伤情

人死不能复生,看到死者的脸庞,亲人难免又会触景生情,更加悲伤,盖住他的脸部,也是为了不让死者的亲朋好友伤心过度。


七、对逝者的尊重

俗话说“死者为大”,人都死了,将其尸体摆平,用东西盖住脸部,表示死者与世长辞,阴阳相隔了,即表达了哀思,也是对死者的一种尊重。

人死后,挺尸时盖住脸自古就有,流传至今己成为一种风俗,其中也有着人类的智慧。

💝关注我,关注更多精彩观点。


网悠然


外公去世后,我赶回老家时,第一眼见到的便是面部盖着白毛巾的外公躺在门板上,我顾不得其他亲人的阻止,掀开了盖在外公脸上的毛巾,外公面容安详,宛如熟睡中的模样,那一刻,悲伤如排山倒海般袭来,第一次直面至亲的离世,我才明白什么是真正的生离死别。

在我的印象中,除了外公,我所见到的其他逝者,在下葬前,面部都是盖上了一条白毛巾,据说有的地方是盖上黄表纸。

这个习俗究竟从什么时候开始流传下来的,至今已经无从考证。

查了相关资料,历史记载最早的死后覆面的人是春秋时期的吴王夫差,因他是被越王勾践灭国的,身上背着失国的奇耻大辱,所以他在临死之前嘱咐手下:我死了之后,请用白布盖住我的脸,因为我实在是死后到了阴曹地府不敢面对伍子胥。

另一覆面的记载是大明崇祯皇帝在死前写下:朕死,无面目见祖宗于地下,自去冠冕,以发覆面。任贼分裂朕尸,勿伤百姓一人。

从以上史料中可以看出,人死后覆面这一习俗由来已久,那么为什么要这么做呢?有什么科学依据吗?个人理解可能有以下几个原因:

1、避免亲人过度悲伤或害怕

亲人去世,肯定是一件非常悲伤的事情。在面对逝者容颜时,这种悲伤之情尤为强烈,这点我深有体会,我掀开外公脸上的白毛巾时,眼泪就无法遏制地流下来。

至亲悲伤,而一些跟逝者关系不密切的亲朋和小孩,看到逝者遗容时,尤其是死前经过痛苦挣扎,面部扭曲的遗容,则会产生恐惧心理。所以,为了避免这些情况的出现,盖上逝者的面部。

2、保持逝者面部洁净

一般人去世后,尸体都要在家里停放几天,冬天还要好些,若是春夏秋,尤其是夏天,温度过高,苍蝇、蚊子等等四处飞舞,若不盖住面部,这些飞虫就会在逝者的面部叮咬。

除此之外,灰尘也会落到逝者的脸上,所以,为了保持逝者面部的洁净,盖上面部。

3、防止假死现象的出现

古代医学水平不发达,有时候人只是出现长时间的晕厥,看似呼吸停止,因为没有专业的医学鉴定,而被误判为去世了,这样的情节我们经常在古装剧中看到。

为了避免出现此类情况,所以一般将尸体停放几天,面部盖上轻薄的黄纸或白纸,这样如果有呼吸,呼出的气息会打湿纸张,经过后来的演变,就变成了盖上透气的白布。

当然了,这种“假死”现象在医学发达的今天基本上可以排除了。

现代医学的解释是,人死之后,由于没有营养的摄入,人体寄生的病菌失去了寄主,会从嘴里飞出,盖住脸,能防止肠胃中的病菌飞出,总觉得这个说法有些不靠谱。

另外,民间还流传有一种说法是,面部盖上白布,是为了不能让死者见天,因为TA已属于阴间,不能见阳间的天,不沾染尘俗。

这所有的说法中,我最倾向的是1、2,因为这是对尚留在人间的死者最后的尊重和哀悼。

对此问题你有什么不同的见解呢?

欢迎在下方留言评论,别忘给有书君点个赞哦~


有书共读


我太奶奶也就是我奶奶的妈妈去世的时候,我跟着父母和奶奶去看太奶奶,当时并没有用什么东西盖着,我能看到太奶奶的面容非常慈祥。她一生都有一个仁慈的心,对周围人总是能帮就帮,平时也没有什么杀生的。太奶奶也算走的很安详了。祝福她。后来所有人吊唁完了,奶奶用白布把太奶奶盖上了,她说这是告诉太奶奶,可以安心走了。所有人都来看过她了。

后来查了一些资料,有几种说法还是比较可靠的。

1、遮住脸让人安心走。

其实每个来到这个世上一定是有求生的欲望,不论是在何时,都不想自己过早的离开这世界。可能有的人根本就没有意识到自己已经离开了。为了让他们意识到,白布遮住脸也是告诉已经走的人,安心走吧。不要再留恋这个世界了。


2、遮住脸是怕吓到人。

有的时候,有人会发生回光返照的症状,虽然是生命特征没有了,但是猛然间会突然睁开眼,若是正好有亲人在一旁,那这一定会引起慌乱。因此遮住脸也可以防止这样的事情发生。如果生命体征没有了,那睁开眼也就一会,应该很快就会恢复了。


3、保持面如完整。

人过世之后,身体会发生变化。不管是面容还是表情。用布遮住可以让人面部尽量保持完整,不会出现斑点什么的。


总之死者为大,希望他们安息。


老王侦查记


人死后,一定要把他的身体捋顺好哦,让逝者面朝天躺好,然后再用一张轻薄的纸把脸盖起来,俗叫“苫脸纸”。人死后为什么要用纸苫脸,说法不一。

有的说法是因为人死后面部肌肉会出现扭曲僵硬,面部表情会很难看,亲人们一看见他的面容,未免有些伤感或害怕,所以用“苫脸纸”遮住;一说是观察死者是否假死,若是假死,气出纸动,还可抢救复生;还有让死者安息之意。

历史记载最早的死后覆面的人就是春秋时期吴王夫差,他在被越往勾践灭国之后,死之前对手下的人说,我死了之后,请用白布盖住我的脸,因为我实在是死后到了阴曹地府不敢面对伍子胥,大明崇祯皇帝在死前也写下:朕死,无面目见祖宗于地下,自去冠冕,以发覆面。任贼分裂朕尸,勿伤百姓一人。”

由此可见,古往今来我国都有这一习俗。


句町国主


死了的人为什么会盖上脸?这还要从前清说起。

传说前清朝有一榜元叫胡安,是江苏淮安人。得了一种病无法医治,死在了家里。胡安为人善良,方圆几十里百姓和官员去奔丧。胡安有一女儿叫金玉,由于母亲去逝早,是胡安没在续弦,才把心血浇注在女儿身上。家中请了道士手拿黄纸操度亡灵,把胡安装进棺材里。可女儿金玉自从长大以后,对父亲胡安百般孝顺。从农村习惯来说,没儿子的胡安被说成绝户头。他为官清正,所以闲言碎语也没百姓去这样说。小金玉哭得死去活来,抱着胡安的头嚎啕大哭,把眼泪撒在了胡安的脸上。其他人劝说也无济于事,哭了一天一夜,第二天出殡把父亲入土为安。可过了半个月,胡安坟头出了一个怪物。这怪物青面獠牙,而且头上长满了白毛。从坟头出来后,见鸡吃鸡见狗吃狗,有时还吃人。这下搞得人心慌张,只请了一道士做法。道士找来几个青壮胆大青年人,趁中午的时候去到胡安坟地看个究竟。可几个人一看拨腿就跑,这道士手拿黄纸嘴里念着咒语。等这怪物走近刚要一口吞了他,道士眼明手快地把黄纸帖到了怪物脸上。怪物惨叫一声不见了,从此村里太平了。几年后清朝政府为了治理河道,胡安的坟墓需要搬迁。请来村里青壮劳力, 把棺材挖出来。可有两个年青人不小心把棺盖掀开了,一看被眼前惊呆了。发现胡安脸上头上长了白毛,也就是他变成了怪物。脸上盖了道土那张黄纸,几年还没化尸,这天道士也也在场,他用白丝线把黄纸和头捆起来,奇迹出现了。头上脸上白毛不见了,獠牙也不见了,而他的脸像睡着一样有润色。道士念几句佛语:把他迁坟重新入土。第二天金玉烧纸时,发现黄纸上写有几行字。上写道:只因你的眼泪落到了我的脸上,才变成今天这个样子。金玉回村同长辈讲了,有一个年长者说:想起来了,宋朝叫汉枯装。从那时他们村埋人,首先用黄纸把死人脸盖起来,一村传十村,村村相传。一直流传至今。死了人入棺先把脸盖起来,然后捆一根白丝绳。防止泪水冲到脸上会变成怪物,所以到现在全国多地方仍用黄纸盖死人脸。



北极寒冰16


每个人活在这个世上都是要经历生老病死的,没人能够长生不老,众所周知,人死如灯灭,因此古人非常重视人的后事。古人看待死亡更胜过新生,一个新生命的诞生值得喜悦,但他才来到这个世上,才刚刚开始,而人死了就什么都没有了。

历史上留下了许多的丧葬传统,中国历史上的丧葬文化是非常丰富的,其中有一条就是人过世之后,要在人的脸上放上黑布或者是黄纸盖住脸,那么这是为什么呢?相信很多人都是会说出无数个迷信的说法。

实际上最早用东西蒙住脸是春秋末年的吴王,他因为被小人糊了眼,让伍子胥自刎。后来他因为心里有愧,所以让人在他死后用布将他的脸给盖上了。他这样做的原因就是,他觉得自己在九泉之下无法见伍子胥。

实际上用东西盖住已故之人的脸是有原因的,第一个原因就是因为怕吓到周围的人,人在死后脸会榻下去,变得非常的可怕,这是正常的现象。人们想让大家都记得死者生前美好的样子,这算是对死者的一种尊重。

第二个原因是非常有科学道理的,为了防止死者是假死,历史上假死的事情是非常多的,如果盖上一层纸,可以有效的避免这种现象。盖上一层纸的话,如果人还有呼吸,时间久了就会让纸湿润,这就说明人还是活着的。

第三个原因,人去世之后体内的细菌会离开人体,因此就要用布盖住人的脸,另外一方面,也是防止尘土溅到脸上给逝者尊严。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镜可以知兴衰 喜欢历史的读者们不妨关注历史杂货铺,如果有不对的地方欢迎指出,请多包涵。


历史杂货铺


我爸被人陷害,死在派出所里,说是摔死的,可是等家属赶到已经埋到乱坟岗了。那时我才四五岁,妈妈没钱去把爸爸抬回来,离家有点远。直到我哥哥小学毕业了,才执意去找我爸的尸骨。一帮人在乱坟岗找了三天,硬是没找到,妈妈想到了什么,回去买了点猪肉,还买了冥币带来,在乱坟岗说了一些话,我哥察觉自己踩到一块砖,拿起来仔细一看,是我爸的名字,这样才把我爸的尸骨找到了。把他带回家,葬在山上,我哥因为几天奔波太累了,晕倒了,所以拜祭的时候没去,我和妹妹拜祭完,堂哥帮我们烧鞭炮怎么也烧不燃,然后又换一个堂哥也来烧,还是点不着那鞭炮,这时,我哥醒了赶来了,跪拜完了,一点就点着了,所以我觉得自己不信都有点难。有时候有些东西你可以说巧合,但有点玄乎。所以走的时候,还要叮嘱他:爸爸不要送了,我们过得很好,你放心。回去吧。


Lixiang07751


我奶奶刚刚去世,在闭棺的时候,老人们说要把面上的黄布盖过头,因为夏天热,用了冰棺,奶奶的样子还如睡着了一样,只是眼睛周围是黑色的,明显看的出面部已经僵硬了。

从传说角度来说

这种盖脸纸或者布,是隔着阴阳的纸,如果死后不用盖脸纸分出阴阳,亡者就进不了天堂,连阎王爷也不要,可能变为孤魂野鬼。

当然也可能是因为亡者去世前面部形态各异,有的面色恐怖,故黄纸金面盖脸,以求吉祥。

从医学的角度

人死之后,用纸盖住脸,因为纸较轻,如果人还没有死,只是暂时的没有呼吸,那么呼吸的气息会引发纸的晃动,避免人没死就被埋了的结果。

且人死了代谢也就停止了,细菌的大量繁殖也就开始了.2-4小时后脸上就会出现尸斑,为了尊重死者,也应该盖上!

另外,人死之后,人体寄生的病菌失去了寄主,会离开死去的宿主,盖住脸,能防止肠胃中的病菌飞出。

从感情的角度

看到亲人离世,特别是脸,一下子联想到他们生前的音容笑貌,对生者而言会很伤心 。



从干净的角度

遮住尘土,防止尘土落到死者的脸上,给死者一片干净,也是对死者的一种尊重。


奋斗吧P年


乾坤定则难为拗,人生苦短几十春。天地阴阳暂别离,它世再聚可相认?

滔滔江水横亘在中华大地,尘封了太多历史,留下了太多悬疑。

至于“人死盖脸”只说,则流传了很多说法。

  1. 追根溯源,缘起于春秋战国时期的丧俗

春秋战国时期,吴王夫差为报越国杀父之仇,率兵一举击败越国,越国向吴国俯首称臣,越王勾践俯首向吴国称臣。勾践来到吴国后,给吴王夫差亲自看马,并亲尝夫差生病时的粪便,日久天长使得吴王夫差放松警惕。三年后,吴王夫差送勾践回越国,勾践回越国后继续讨好夫差。一方面送去了美女西施、郑旦,另一方面送出大量贡品和珍宝。暗地里却卧薪尝胆,操练兵甲。


吴国大将伍子胥知道后告诉吴王夫差派兵早日灭掉越国以绝后患。诸葛亮曾说“亲贤臣,远小臣”是治国良策。夫差并没有听取伍子胥的言论,反而心生不满,听信奸臣谗言。伍子胥最后被夫差赐死自刎身亡,只是临死之时要求说“把眼睛挖下来挂到城墙上,要亲眼看着吴国走向灭亡”。后来勾践举兵伐吴,吴国战败。吴王夫差临死之时告诉朝中大臣“我死之后,用布遮盖住我的脸,没有脸面面对九泉之下的伍子胥”。后来这种形式慢慢流传下来,成为丧葬习俗。

2.古时候交通不便,人死后需要停尸几天等待亲人归来,因此用纸盖住脸既可以让人继续吊唁,而且还不用让人感到不适,避免人的恐惧。

3.死者为大,为了防止灰尘落入死者身上,用纸盖住可以有效地阻挡,给逝者一片安静,也是对逝者的尊重。

4.纸比较轻,如果还有微弱的呼吸,可以通过纸来判断。


我不是归途


认真回答下这个问题,大家慢慢看,是我对死亡教育的一个阐释:

一般在乡村,人死后都要对遗体进行正修整。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人刚去世的第一件事情是,要进行必要的死亡验证,防止出现假死的情况(不是没有过)。这个时候一般会在人呼吸停止后,家人守在身边。过了2-3个小时后,就开始灌酒(南方习俗不详,北方多是这样)。灌酒是防止遗体发生质变的一个必要前提。但笔者并不认同和提倡。

第二,开始对遗体整理入殓:要把去世的人的身体清洗擦拭一遍,捋顺好,从内到外穿好寿衣等。老年人男人一般有胡须不用剃掉的,据说是于子孙有好处,没有根据。日本有一部人文题材的电影叫《入殓师》,大家可以认真看一下,很有教益。

第三,入殓好的逝者,安置在祭拜台或者棺木中(不加盖),这叫停尸。这其中有个细节就是:刚去世的人使他仰面朝天躺着,用一张轻薄的黄表纸或白纸把脸盖上,俗叫“苫脸纸”。

这就涉及到提问的问题了,人死后为什么要用纸苫脸,有这么几种原因,主要是古代由于医学水平不发达,出现假死的情况比较多,为了及时鉴别出现了两种制度:

1.停尸。把尸体停放两到三天已确定是否真正死亡

2.脸上盖黄表纸。因为如果人没有死的话,一旦有呼吸出现,黄表纸因为比较轻 会被呼吸所触动。

在后来漫长的演变中逐渐成了脸上盖白布或者白绸,后来这两种制度被演变成了约定俗成的风俗 。还有一种情况是,去世的人大多数脸上并不怎么好看,也不怎么安详,尤其是哪些横死的人,亲人们一看见他的面容,未免有些伤感或害怕,所以用“苫脸纸”遮住所以盖上掩饰。

最后一个情况就是,在祭拜的过程中,不断有亲戚来瞻仰告别,盖上表示与世长辞,也是对逝者尊严一种维护。

大家以为这就完美了?其实没有。笔者想要分析的是这中间的问题和陋习。

首先,老人去世是一件悲哀的事情。现在也有高寿去世的老人当做喜事办的,这个倒是可以接受。老而不死是为贼,有时候看着岁数很大的老人自己也说受罪的很。

在丧失中,对遗体的处理笔者认为有这么几个问题,值得深思:

第一,不应该做防腐处理,比如灌酒,冷柜存放并祭拜。在头七,应该诵经茹素。南怀瑾先生的著述中还描述了根据亡人的体温,知道亡人托生去了哪里(当然这个本身需要修为到达一定程度才好判别。)

按照佛家轮回所讲,人在死后,生命会进入中阴身状态,这个时候还没有完全脱离肉身的痛苦。给逝者灌酒、并置放在冷柜中,真的是会令逝者冰火不休,痛苦不堪的事情。尤其信仰佛教的家庭更不应该按照乡俗去送别亡人,这个时候应该请僧侣或者信众诵经,超度荐拔亡者,不堕入轮回或者走下三道。这才是对死者临终和死亡七日内的真正尊重。

第二,真的不应大厮杀生操办,酒肉满桌来招待祭奠亲朋。这是真正的陋习。但普通百姓都大多按照乡俗来照搬,很难做到移风易俗来对待亲人的亡故。殊不知,这样视为亡人再造杀孽,实在是愚不可及。现在国家将就移风易俗,就是让大家老事新办,对逝去的亲人,移风易俗更加对逝者有利往生,,对亲人增福。

盖住脸是一件小事。但生和死都是大事。我们对待死亡,太过于潦草了,并未在死亡前做好下一站的安排。以后碰到合适的话题,继续跟大家说说死亡以后的事情,更精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