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高考狀元大多數是出自普通班?

盧廣奎


我們經常聽說某某獲得了理科狀元,文科狀元,考入了各種名校之類的,而且報道出來的大部分要不就是書香門第 要麼就是寒門學子。無外乎這兩種

其實這是隻經過媒體的報道而已 全國那麼多的省份,每個省都有高考狀元吧,但是每年報道出來的,收人關注的也就最屬那些普通學校,寒門學子了。

由於所在的學校比較普通,因此所接受到的教學資源有限,肯定比不上那些重點高中的學生,所以他們要想考上狀元,原來付出的是更加倍的努力,以極大的毅力,還有一個高傲的心,和及其自律的個人管理。這些對於重點學校來說,所有學生都在你追我趕,他們本身就生活在一個比賽的氛圍中 所以他們會有壓力。而且他們的日程也會被老師很好的管理。但對於普通的學校來說,大部分的學生黨的狀態是一種懶散的狀態,對於這種學校出來的學生,不僅要有天賦,有恆心,勤奮努力,還有能抵擋得住誘惑。因為周圍的人不會給他造成壓力,只會給他們帶來各種各樣的誘惑。所以他們有更好的定力。

因此並不是每年大部分高考狀元都是普通班或者普通學校,而是對於普通班或者普通學校考出來的狀元旁人會覺得更加驚訝,媒體也更加喜歡渲染這種事情。

因此給眾人造成的一種狀元大部分都是普通學校的感覺


冶金142於楊


其實這個觀點本身並不一定準確。

高考狀元未必是出自普通班。

實際上,現在能夠考上好大學的,越來越多的是大城市、好學校裡的學生。

我以西安的中學為例。

在西安,五所超級中學就幾乎壟斷了北大清華名額。以陝西省2009至2010年考入北大清華的人數為例,西北工業大學附屬中學佔全省的比例分別為39.6%和36.1%;西安高新第一中學分別為22.5%、26.1%。2010年這兩所“超級中學”考入北大清華的學生,佔陝西省的62.2%。2010年,北大清華在陝西省自主招生名額的98.9%、保送名額的97.3%,被西安的五所“超級中學”壟斷。

西安有無所超級中學,這些超級中學幾乎壟斷了北大清華的名額,我們看上面那個數據就知道了。

現在名校的學生幾乎都來自重點中學。

以我所在的成都為例,成都七中每年考上名校的學生非得多,可是下面的市縣,除了綿陽外,小地方考上好大學的比例就少得可憐了。

所以,個人認為,這個觀點本身就不夠準確。

恰恰相反,高考狀元很多都是出自重點班級。即便是普通家庭甚至是窮人家庭,這些孩子上的也是重點班級。

為什麼有些人會覺得高考狀元大多出自普通家庭呢?

因為錯覺或者說暈輪效應啊。

比如,某個報道中報道,某狀元出自普通班級,甚至不愛學習,或者說並不是顯得特別刻苦努力。這樣就給人一種錯覺,高考狀元都是出自普通班級。

可實際上,正是因為普通班級高考狀元少,才會被媒體報道啊!

以上,是我基於數據和經驗得出的個人看法,歡迎大家發表不同意見和看法。


馮起升


不清楚題主是如何得出這麼個結論的?事實上是高考狀元基本出在重點中學的尖子班。別說是狀元,就是全省前100名都難覓普通班學生身影。

、高中的選拔機制讓最有潛力的學生就讀重點中學。以湖南省為例,長沙有四大名校,他們在中考前就開始全省選拔拔尖學生,經過初試、複試後,進到四大名校的全是各地市的精英。然後長沙市內的高中招生也是按成績從高到低錄取,能進四大名校的均是最優秀的初中畢業生。經過這樣一篩選,留在普通中學的學生資質就一般了。


、重點中學的教育培養機制能保證優秀學生更加優秀。他們在剛入校時進行入學考試,然後根據成績再分平行班和實驗班。對最頂尖的一兩個班會更傾斜照顧,通過五大學科競賽,向清華、北大輸送人才。有時一個班上清華、北大的有二三十個,其實是因為這個班集中了這所超級中學所有的精英。這個班的任何一個學生如果發揮好,都有機會進全省前二十名。你說還有多少機會讓普通班學生去當狀元。


、普通班出現高考狀元是小概率事件。在重點中學的普通班偶爾也出現狀元,這是天時、地利、人和共同作用的小概率事件。比如一所縣級重點中學,沒有分重點班與普通班,正好又有一位資質很好的學生,在各科老師的重點照顧下,高考時又超水平發揮,成了狀元。那麼就會引起轟動,宣傳效果會被放大。總的來說,這種情況十年難出一個。

果中考不能考進重點高中,那你基本與重點大學絕緣了。如果不能進重點中學尖子班,估計與清北也會無緣。

個人一點淺見,歡迎大家留言評論。


良心老師


首先,對於這個描述,很多人質疑準確性——我們省的狀元明明都是名校重點班的多啊!作為一個長期關注教育,且走南闖北,見得太多的記者,我想說:不能一概而論。有以下兩種情況,我來給各位分析一下。


1.教育發達,經濟發達地區:如北上廣深江蘇浙江一類的地方

最頂尖的精英學生,往往在上高中之前,就已經志在高遠,完全不把高考放在眼裡的。

他們的目標是什麼?

很簡單,都是極富挑戰性的競賽或者高大上的活動。比如國際級的學科競賽,數學、物理、計算機三大項(生物化學稍微含金量低一點),一旦拿到金銀銅牌,就會被世界級的頂尖名校看上,比如美國的普林斯頓,MIT,加州理工;英國的牛劍,法國的巴黎高師之類的。以前的話,北大清華會瓜分,如今隨著國際化,中國最厲害的理科天才也會被世界名校所窺伺。

而高大上的活動呢,比如什麼模聯,國際英語演講大賽之類的,總之就是顯示你領導力的活動,加上你的家庭背景,則會被哈佛,耶魯,哥倫比亞之類的學校看上。


這一部分人呢?前一種如果認真準備高考,那麼理科狀元必然出自其中;而後一種如果認真準備高考,那麼文科狀元必然出自其中。


但問題是,準備高考是一件沒有意義的事情,如果你上名校穩操勝券,那麼何必花費時間在這種死知識上呢?


於是,這些頂尖學生應對高考有兩種態度:第一種就是跳過,這個自然理解,就是不參與唄;第二種就是玩票,也就是還會考一下,往往也是全省(市)的第一批隊。


比如人大附的胥曉宇,這個不用說了,數學物理雙料金牌,高考這方面在人大附中也是名列前茅的。但是絕大部分人實際上並沒有參加高考。自然高考狀元也就不會在他們中間產生。


2.其他地區

因為沒有發達地區升學的種種便利條件,所以這裡的學霸往往是複合型的,也就是高考競賽兩手抓。


為什麼這麼講呢?


比如在北京人大附中,學校鼓勵多元化,根本不拿高考狀元當回事,誰稀罕高考狀元?我們稀罕的是未來現實世界中的精英人物,能夠改變這個世界的政商學術精英。也就是說,學霸你只要自己開心就好,不要顧及其他的。


但是在衡水中學之類的學校,就不是這麼回事了——學霸揹負的使命非常重大。你以為自己考上清華就行了?想得美,你還要顧及母校的利益。


比如說,一個學生,競賽全國一等獎,本來可以保送清華,但是你不能只准備競賽,你還要兼顧高考。一方面,競賽保送有風險,另一方面,學校有北大清華的任務指標,有重點上線率的指標,甚至,還有衝擊狀元的指標。


在這種情況下,重點班的學霸不可能全身而退。


於是就出現兩種情況:


1.學霸兩條線作戰,獲得雙豐收。競賽拿獎,高考拿到狀元,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比如2011年安徽省高考理科狀元韓衍雋,雖然已經報送,全省排名是0(因為報送的人,你的高考分數不參加全省排名),但是還是拿下一個狀元頭銜,為安慶一中宣揚了一回。

2.雙線作戰,高考失利。這種情況也非常正常。為什麼呢?因為高考和競賽很多方面都是衝突的,完全是兩種不同的考察模式,思維的衝突,時間的衝突導致高考沒考好,很正常。

不過切記,我說的沒考好是站在頂尖角度來說的,比如大家期待她考狀元或者全省前三,結果她考了一個全省三十名。


而第二種情況,也就是題目描述中說的:普通班的學霸趁虛而入,拿到狀元。


原因也很簡單:因為普通班學霸很專注,長期只做高考這一件事,因此最後往往就是幾分之差,雖然他的智商,思維能力在重點班學霸之下,但是在高考的應試能力上,則強過他們,因此拿到狀元也並非以弱勝強,而是比他們更專注的緣故而已。


但同樣的,作為記者,我也跟蹤過很多的學霸,一般來講,普通班學霸,即便拿到狀元,在北大清華的發展前景,也往往不如那些有競賽背景的學霸,畢竟高考考察的,只是侷限的一方面罷了。

堅持優質原創,分享我的經歷和見解。如果您喜歡我的答案,就請點贊和關注,並在評論區發表高見吧!


佩子臨


首先,這是個偽命題!出狀元的學校不會是很普通學校(不是最好亦是重點);出狀元的班級不會是普通班,除非你不分重點班。

高考狀元基本不可能出現在普通班,體育專長,唱歌專長,專項狀元可能會出在普通班。 正取生狀元,出普通班幾率幾乎為零。

其次,看看網友們對此事的看法:

1 看到這問題第一眼就覺得可笑,高考狀元有普通班的,那也是個例。居然有人問出這種問題來,還有人正兒八經回答得到幾十個贊,不可思議。

2 怎麼可能?沒上過學的吧?好學校裡面的重點班,配備的最好的老師,出類拔萃的學霸,老師的講義都是幾十個名師修改的,各科老師上課盡心盡力的講解,下課或者晚上還要輔導作業。學生每天珍惜每一分鐘,抓緊時間做題,刷卷。長年累月的積累,努力,最後才考上清華北大。可以說沒有一個清北學生是吃素的!是聰明智慧辛苦努力的結果。這樣的人走到哪裡,都不會普通的。狀元是那麼好當的嗎?

3 誰說的,我們學校是滾動的,第一名一定出在重點班。

4 提問題的人極不專業,外行一枚。

5 普通班出狀元,目前沒聽過;

6 近幾年浙江高考狀元基本都是重點中學重點班,普通中學根本沒有!


遊戲大咖王


首先感覺這個提問者的提問不是不瞭解真實情況或者就是太偏頗。

根據我孩子她們學校情況和我聽朋友說的其他學校實際情況,都反應出狀元和學霸都是出自重點班,幾乎沒有普通班。

我孩子是石家莊市一重點學校,她們學校人數不多,小班四個,其實就是重點班,其他10個班都是普通班,通過三年來的成績還是今年高考來看,那10個普通班成績從來沒有高過4個小班,高考600分以上的都是4個小班,10個普通班沒有達到600分的,多是普通一本和二本成績,更別說狀元了,就是一個奇談。

無論是衡中還是衡二,或是冀州,武邑,棗強,或者石家莊市二中,精英,正定等等學校,所有學校狀元無不是出自重點班,哪有普通班?

通過眾多學校實例看,重點班都是狀元產地,普通班幾乎別想。

並不是歧視普通班,因為學校本身在招生時,已經把平時學習好,基礎好,學習態度好,學習意願強的孩子基本都進入了重點班,並且教學好,經驗豐富的優秀教師都放到重點班。

所以說,重點班出狀元很正常,當然並不是說普通班孩子不聰明,悟性比重點班孩子差。

所以這個提問本身就是對實際學校情況的不瞭解而提。


醉美邯鄲


普通班的學生雖然表面上看起來比尖子生少了一層光環,但是卻讓他們有一個比較平常的心態去發揮。而尖子生他們覺得自己比普通班的學生要強很多,但是一次考試如果失利,就會對他們的信心產生動搖。適當的壓力有利於學生髮揮自己的潛能,如果經常的在高壓之下,反而不利於他們學習成績的提高。

一個相對寬鬆的學習氛圍,有利於學生髮揮正常的學習水平。輕裝上陣,高考錄取分數並不是說你是尖子班的學生就一定錄取你,你是普通班的學生,就不錄取你,是看你一個總的成績。所以高考狀元更容易出在普通班


青青子衿的雲裳


提這問題的您,估計對學校關注較少,現在學校大部分是營利企業,分班都是按分數就班,零班某種意義上就是廣告牌,零班學員都是經過篩選出來的綜合實力強大的,我老家這邊零班全班要錄取一本線,結業時宣傳的是某某某優秀班主任帶的某某某班全員高分錄取一本,清華多少名,北大多少名,985多少名211多少名,優等生都被重點班壟斷(包括從各地花重金買進來讀的尖子生),普班怎會出狀元呢?


一泛秋葉


有一年高考狀元沒有出在省城,很多人就說其實其他地方的教育也可以。可是這些很多人不知道,很多高考可能得狀元是不需要考試的,直接錄取的。


蔣紅彬


這個問題個人認為普通班與重點班還是有必然聯繫。學生成績好了肯定去了重點班。再有什麼高考狀元,進清華北大多少這些名校還不是本地區的這個學生的優質生源。沒有全地區,全省的優質生源這些名校屁都不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