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俄羅斯改革教訓:自由主義烏托邦的破產與創造「經濟奇蹟」之路

↑↑↑點擊上方藍字關注“人大重陽”

本文大概

3300字,讀完共需4分鐘

「独家」俄罗斯改革教训:自由主义乌托邦的破产与创造“经济奇迹”之路

編者按:9月20日,俄羅斯總統經濟顧問謝爾蓋·格拉濟耶夫先生攜中文新書《俄羅斯改革教訓:自由主義烏托邦的破產與創造“經濟奇蹟”之路》到訪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分享了他本人對中俄關系的獨到見解。以下是本書的前言內容,由@人大重陽 微信公眾號獨家首發。

「独家」俄罗斯改革教训:自由主义乌托邦的破产与创造“经济奇迹”之路

俄羅斯改革教訓:

自由主義烏托邦的破產與創造“經濟奇蹟”之路

中文版前言

本書總結了俄羅斯以及其他原蘇聯國家向市場經濟轉型的經驗及教訓。原蘇聯版圖各國的市場經濟改革晚於中國,而且很快具有激進的特點。與中國領導層務實漸進的途徑不同,俄羅斯是沿著推翻蘇聯模式的變革路徑,陷入“休克療法”的漩渦中。對於中國經濟而言,向市場轉型並未出現鴻溝,而且實現了增長。對蘇聯多數國民經濟的實體來說,自由主義改革的休克是致命的,其療法變成了“安樂死”。

中國讀者或許會覺得奇怪,釋放了中國社會企業能量、創造社會繁榮發展條件的市場化改革,對於俄羅斯以及其他原蘇聯加盟共和國而言卻是災難性的,對大部分民眾和國民經濟部門產生了嚴重後果。自由的價格形成機制、交易所、外貿和貨幣管理的自由化、兩級銀行體系、私有財產、股份制以及基金市場,這些看上去雷同的經濟管理手段,卻在中國和俄羅斯的土壤上結出了完全不同的果。

「独家」俄罗斯改革教训:自由主义乌托邦的破产与创造“经济奇迹”之路

俄羅斯總統經濟顧問謝爾蓋·格拉濟耶夫

在三十年的市場改革進程中,中國經濟國內生產總值增長了9倍,投資增長了27倍,工農業生產增長了39-49倍,農業生產增長了6倍,出口增加了37倍,高科技增長了114倍。在同一時期俄羅斯經濟在很大程度上卻在衰退:GDP增長了0.2倍,工業生產是1991年水平的90%,農業增加了0.1倍,出口增加了5倍,其中高科技增長了2倍(與1996年相比)。

在世界勞動分工中,中國和俄羅斯的狀況相應發生了變化。中國在世界經濟中的比重由1.6%增長至16%(俄羅斯從2.2%下降到1.8%),在世界高科技產品出口中中國佔總份額的25%,而俄羅斯的比重下降到只佔總份額的0.3%。

俄羅斯與中國都是對原有的中央計劃經濟進行改革,本書揭示了兩國市場改革的顯著差異。同樣的醫療器械,在經驗豐富的醫生手中可以治癒病人,在二把刀或者劊子手手中,則會讓病人致命致殘。俄羅斯的市場重組是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領導人和西方顧問領導下進行的。在他們的堅持下,選擇了一條更為簡單的實施路徑,即一個早晨取消了國民經濟中央管理的全部機制,使價格、內外貿易自由化,將國有企業私有化。國家停止財政撥款,將信貸轉歸自發成立的商業銀行,限制貨幣發行調控。

俄羅斯的改革者許諾稱,將通過500天轉軌到如美國和歐盟的發達市場經濟模式。事實上俄羅斯的經濟卻陷入混亂。在俄羅斯獨立後最初的一年,生產量降低了一半,投資減少至五分之四,居民收入減少超過三分之一。急劇的通貨膨脹使工資縮水,很大一部分從業人員因此陷入貧困。極端貧困的狀況佔到了全部人口的20%,而青年學生則面臨更困難的境況,許多之前被認為是炙手可熱的專業卻遭遇到了無人問津的情況。通過向居民發行私有化證券實施的大規模國家財產私有化,導致了生產關係犯罪,不正當非法侵佔企業的現象。這些所謂的冒險者並不組織生產,他們洗劫企業財產並據為己有並將所得進行離岸轉移,轉向不動產行業。不久前,全民平等和享受福利的社會收入差距加大,財產差距之大,堪比拉美國家,而社會保障則降至非洲國家的水平。

「独家」俄罗斯改革教训:自由主义乌托邦的破产与创造“经济奇迹”之路

書中詳盡地分析了俄羅斯經濟改革的教訓,並解釋了造成其災難性後果的原因,闡明瞭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主導下的華盛頓共識的破產,揭示了這一政策的認識論根源,源自於古老的宗教“金牛犢”——將金錢神化。從科學的視角以及實施導致災難性後果的合法性,分析了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關於宏觀經濟穩定化建議的不完善性。

針對控制俄羅斯改革者的經濟思維的新經典主流教條,該書闡述了經濟長期發展的規律。根據經濟進化論,以教條主義方式進行經濟變革,不可避免地對經濟造成破壞。現代生產力的複雜性與貨幣主義者和自由意志主義者原始的成規水火不容,後者輕視科技進步的意義以及組織高科技產品生產的特點,否認經濟發展的國家政策的作用。

根據作者發現的技術方式不斷更新的規律,該書揭示了當代發生的世界經濟結構性危機的實質,並對國家經濟發展的理想戰略進行了論證。這一時期,先進國家遭遇了過時的生產資本的貶值和由於失去經濟發展方向而導致的蕭條。由於新技術方式生產的快速增長和之後新一輪經濟增長長波週期中的快速上升,為落後國家開闢了騰飛的機遇。正因此,在18世紀工業革命後,實現了所有經濟奇蹟,包括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俄羅斯、德國和美國,20世紀後半葉日本和“亞洲四小龍”以及當代中國和緊隨其後走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道路國家的迅速發展。

中國成功地建成了複雜的經濟發展管理體系,它將戰略規劃和市場的自我調節,國家信貸體系和私營企業,在經濟活動的競爭環境中全民發展基礎設施和私有制結合在一起。50年前,蘇聯和美國經濟學者曾幻想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的趨同,即建立合二為一的制度,該制度吸收兩種不同的社會形態的優點,擯棄其缺陷。蘇共中央領導認為這一想法是修正主義並予以否決,這導致蘇聯經濟國民經濟綜合體僵化結構進一步加劇。技術多樣性隨著擴大再生產,導致效益下滑最終使蘇聯垮臺。

蘇聯解體已經過去了四分之一個世紀,中國的經濟奇蹟是用試驗證明,趨同論的正確和蘇聯錯失了良機。一些愛做表面文章的觀察家,將中國的成就與蘇聯的新經濟政策相提並論,他們是指中國經濟處在過渡的狀態,但這是錯誤的。書中揭示了被西方操縱人士引人的“轉型經濟”概念的虛假性。在中國,市場改革從最開始建立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礎上: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其發展方向依據21世紀中葉的前景確定的。在俄羅斯,改革者打算在500天內完成從指令式經濟向市場經濟的過渡,同時,還深信不疑地希望達到美國和西歐的社會經濟發展指標。他們從最開始便將市場改革視為將先進的社會主義大國經濟轉變為發達資本主義國家一部分的機制。他們沒有看到,資本主義國家已經喪失了發展前景,明顯地輸給了中國,中國正在構建新型和先進的世界經濟發展方式。所有跟隨中國走上構建世界經濟一體化發展方式的國家,在三十年內顯現出了加速發展的態勢。

換句話說,因為選擇了休克療法,當時俄羅斯的領導者將國家帶進歷史的死衚衕。這一致命錯誤導致俄羅斯經濟的衰退以及人口數量負增長,其損害俄羅斯的總和可與希特勒侵略給蘇聯帶來的損失相提並論。

近年來在普京總統的領導下,俄羅斯政治獨立性和軍事技術實力的恢復,預示俄羅斯將走出這一歷史死衚衕。俄羅斯經濟在四分之一世紀的時間內跟隨華盛頓金融組織,已滑到以美國為中心的自由全球化體系的邊緣。美國和歐盟把俄羅斯作為搖錢樹,攫取超過萬億美元的資本,數百萬的人力智力資源,數十億噸不可再生的自然資源。

「独家」俄罗斯改革教训:自由主义乌托邦的破产与创造“经济奇迹”之路

俄羅斯經濟改革失敗後,爆發民眾遊行。

與此同時,保存的科技潛力使俄羅斯實現了跨越,並在新技術方式超前發展的基礎上創造了經濟奇蹟。在許多關鍵領域——納米技術、生物工程技術、激光技術、蜂窩技術和其他技術,俄羅斯科學家和工程技術人員保持著優勢。根據新技術方式,通過專項貸款和其他刺激投資和創新發展積極性的手段,支持上述關鍵領域的活動,俄羅斯將能走上經濟發展新長波。本書闡述了為此所必須的國家政策措施。俄羅斯經濟快速發展政策的必要條件是它必須融入新技術及世界經濟發展方式的核心,這個核心的主導因素是中國經濟。

在俄羅斯普京總統和中國習近平主席的倡導下,歐亞經濟聯盟與“一帶一路”開展戰略對接。作為這項工作中心環節是共同為具有競爭優勢的聯合項目投資,旨在實現共同效益,取得互惠成果。它是構建新型世界金融經濟體系的一個組成部分。新型世界經濟體系建立在尊重合作國家的主權和國家利益的基礎上,旨在為社會經濟發展和民族興旺創造新機遇。對於俄羅斯來說,這將是融入新的世界經濟與科技方式的核心、步入世界經濟發展新核心的機會。這要求改革俄羅斯經濟管理與組織的體系,以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與一體化制度的規則。

共同建設“大歐亞夥伴關係”是構建新型國際經濟關係體系的主要方向,在我們推薦給中國讀者的這本書中探討了其實現路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