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劉公島,讓心情再沉痛一次

傳說,漢朝末年皇子劉民一支,為躲避追殺,一路輾轉,落腳於此,後世人稱劉公島。

劉公島,不僅僅是個島。它是前北洋水師指揮部所在地,是中國近代淪入半殖民地的恥辱標記。一百二十年前的一場中日戰爭,那個號稱世界第四,亞州第一的海軍,就是在這裡全軍覆沒寫下恥辱,留下痛苦的。

到劉公島,讓心情再沉痛一次

船行十多分鐘,即可登島。因為是第二次來,許多景點也都熟悉:北洋水師提督署、甲午戰爭紀念館、鐵碼頭、兵營、水師學堂、電報局、丁汝昌寓所、旗頂山炮臺、克虜伯大炮及彈藥庫、洋人一條街及不少歐式建築也都歷歷在目。島上的原住民遷得所剩無幾了,這當然是為發展旅遊的考慮。

又乘船環島一遊,看了些海風激浪、浪拍山岩、巖集海鷗、鷗鷺擊水、水產養殖。可惜到環島遊時,多數人經過了半日地折騰,已顯疲乏,在夢中與海神相會去了。

縈懷於心的不是島上旖旎的海天風光,深遠的海洋文化,倒是北洋水師那麼大一個作戰系統,咋就那麼不堪一擊,百年來說法不一。

有說是朝廷為給西太后慶祝生日,將海軍經費修了頤和園;有說海軍素質低下,竟在炮管上曬褲子;有說海軍孤軍奮戰,危難時刻山東巡撫不救援,坐等海軍覆沒,因為山東和直隸巡撫分屬兩個政治派別,相互拆臺;有說丁汝昌指揮失機,排兵佈陣錯誤,擺了一個橫陣迎敵,給了敵人可乘之機;有說海軍彈藥不足,且不少炮彈裡邊裝的不是炸藥而是沙子;有說部分艦艇管帶貪生怕死,臨陣逃跑等等。

到劉公島,讓心情再沉痛一次

也許兼而有之,也許子虛烏有。就說在炮管上曬褲子吧,最早是日本一個退役將領在書中講的,說自已在海邊看見,訪日的大清國定遠號艦艇炮管上有水兵晾曬衣褲,由此斷定,大清艦雖先進,但官兵素質低下,不足為懼。後來旅日學生田漢在中國發表文章引用,國內一片譁然。據後來學者研究,並做過實驗,以炮管的位置及粗壯,根本無法晾曬衣褲,曬衣一說,據從何來?炮彈裝沙子說,那本是一種不爆彈,只靠彈丸打砸對方,沙子是配重物,並非偷工減料,況且,就是這樣的炮彈,大清國也自已造不了,全是從德國進口的。官兵貪生怕死說,並無實據,後世當還先烈一個公道。

至於政治腐敗倒是事實,清流派與實力派、保守派與洋務派的鬥爭一刻也沒停止過,且複雜而尖銳,軍事準備處處受阻。倒不是大清國沒錢,而是不諳世事的清流們,拼了命的叫囂,錢花不到添艦買炮上來。空談誤國啊!還有,就是北洋水師,完完全全一個舶來品,包括艦艇上哪怕是一顆小小的螺絲,都是從外國購買的。指揮官、技術人員、重要崗位的戰鬥員全都是從外國培養,就連艦艇上的餐具也都是鋼碗刀叉,日常對話也全部用英語。要說先進,先進得夠離譜了,要說脫節,和當時的中國現實脫節得更離譜了。曲高和寡,先進得成了異類,脫節到國人望塵莫及,不失敗怕也難怪。

到劉公島,讓心情再沉痛一次

總之是敗了,而且敗得再無還手之力。一紙《馬關條約》不僅使大清國失去了對朝鮮的宗主權,失去了臺灣和澎湖列島,失去了膠州灣和遼東半島,兩億兩白銀也裝入了日本人的口袋,還有後來還遼的三千萬萬兩,要知道,兩億兩三千萬白銀,相當於當時日本四年的財政收入。一出一入,亞洲的天平失去了平衡,日本如瘋狗注了雞血,愈發亢奮狂躁,大清則日薄西山,氣息奄奄了。李鴻章從此背上了賣國賊的惡名。

李鴻章冤嗎?不冤也冤。畢竟,北洋水師是他一手締造又在他手上敗落的。要說冤,派誰去日本談判,能扭轉失敗的事實?談出一個有利於大清的條約來?據說李先生為壓低對日賠款,苦苦哀求、老淚縱橫,求五千兩權作路費也未得。想當年,咱老李出訪歐洲,那個派頭、那氣勢、那風光可不是一般國君能比得了的。說是到大英帝國,伊麗莎白女王設宴招待,席間,老李失手一口菜沒夾穩,掉在湯碗裡,湯水四濺,正在尷尬間,女王也有意將菜掉在湯碗裡,重複了李大人的動作,英國大臣見狀,紛紛效仿,解除了李大人的尷尬。李大人不懂英人餐飲流程,竟將一碗用於涮手的清水喝了,女王見狀,也將涮手水喝了,英國大臣趕忙效仿。大家心知肚明,不僅消除了尷尬,反而增加趣味與友好氣氛。為什麼?大英帝國那時可是世界頭號帝國啊!是因為咱老李名聲大,世界著名外交家,學貫中西?非也。關鍵是大清國還沒顯出敗象來。日本乃彈丸小國,安敢欺侮泱泱大國,輕慢大國公使,說到底,是你太弱,太落後。此後八國聯軍攻打中國,英國佬的嘴臉不也一般無二嗎?全然不看老李的情面了。弱國無外交,落後必捱打,真理啊。

說到甲午,似乎有不盡的話要講,大半天都沉浸在一種沉痛的思緒中。快要結束劉公島行程前,參觀了一艘潛艇,那是一艘海軍退役的導彈潛艇,上世紀七十年代服役,外表已鏽蝕嚴重,放在那裡供人們參觀。因為好奇,也隨隊伍魚貫入內,沒人介紹,也看不大懂,只是其中密密麻麻的管道閥門儀表叫人眼花繚亂。如此龐然大物,裡邊的精巧程度著實叫人歎服。數十年前的老古董了,還如此先進,令我們這些凡夫俗子驚奇,正在服役的潛艇們有多先進,可想而知。後來我想,把它放到這裡,不僅是讓人們看西洋景吧?

作者簡介:邢福和,名,千萬裡行吟,長期從事詩詞創作,共創作詩詞1000多首,以各種形式 ,發表700多首。創作散文、雜感等50多篇,發表30多篇。製作影視資料片12集。創作出版詩文集《千萬裡行吟》,參與編輯出版文史資料書《老渭南》、臨渭區中小學地方教材《美麗臨渭》等。現任中華詩詞學會會員會員,陝西省作家協會會員,渭南市詩詞協會會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