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後、90後、00後,你挖鼠洞嗎?

80後、90後、00後,你挖鼠洞嗎?

鼠洞,顧名思義,就是老鼠洞,家鄉話叫老鼠窩。家裡的老鼠曾經把我十元面值的100元錢“私底”咬成碎片當自己的“褥子”鋪在窩裡,所以一提起老鼠,我對它就咬牙切齒恨之入骨,恨不得直搗它的老巢端掉它的老窩!且不說“過街老鼠人人喊打”“一個老鼠害了一鍋粥”了。老鼠曾經是“四害”之首,屬齧齒類小動物,生活在家裡的尾巴長、耳朵尖,稱“家鼠”,生活在田間的尾巴短、耳朵圓,稱“田鼠”,我在這裡要說的就是對農作物造成巨大危害的田鼠。

每當秋天到來,田野裡一片金黃,一片碧綠,黃綠相間,一眼望不到邊,碧綠色的是花生玉米,金黃色的是黃豆穀子。雖說“一年之計在於春”,可一年收穫在於秋啊!作為一個踏踏實實以農為本的兄弟姐妹,盼望的就是金秋十月稻穀飄香的季節!每當看到累累碩果枝頭掛、飽滿子實地下生時,他們心裡像怒放的花兒一樣,常常會喜出望外。他們走到田間地頭,預測著花生豆子的產量,估計著玉米穀子收成,算計著能不能接濟去年的餘糧,盤算著秋收之後的秋播計劃……但是,當他們轉悠到花生地或黃豆地裡時,看見成堆成堆剛倒出的虛土時,不免心裡犯嘀咕,氣也不打一處來,這賊東西!又在為糟蹋莊稼了做準備了!害人精,你等著吧,等大家把成熟的莊稼收割完後,看我不把你的“老巢”端了才怪呢!

80後、90後、00後,你挖鼠洞嗎?

別看那田鼠,雖然是些小動物,但它們也有聰明之舉:比如在打洞時,一定會把地點選在果實繁密的地方;偷拉果子時,一定會選籽粒飽滿且已經成熟的果實;它們個個都是晝伏夜出,白天在窩裡安安穩穩的睡大覺,晚上才開始“加夜班”幹活,是個典型的“顛倒差”;還要在建造“倉庫”時,一定會先打立窩(垂直向下的洞)再打斜窩(為出土專用通道),最後才修建“倉庫”……

田鼠雖然很聰明,但無論如何是逃不過挖鼠洞人的法眼的。等秋莊稼收穫完畢,挖鼠洞的人就會肩抗一張大鐵鍁,手提一條蛇皮袋走向田間地頭,向田鼠發出挑戰並直搗田鼠老巢!有經驗的挖洞人只要發現虛土就會湊上前去,在周圍仔細觀察,像陰陽先生看“風水”一樣勘察鼠洞。他們根據虛土的大小和立窩的深淺來判斷鼠洞裡有沒有“貨”及“貨”的多少。當然,立窩的深淺和貨的多少與田鼠的勤懶也有關係:勤快的田鼠立窩深,“倉庫”大,“貨物”多;懶惰的田鼠立窩淺,“倉庫”小,“貨物”自然 少。當挖鼠洞的人決定開挖時,先用玉米杆插進立窩,然後緊貼立窩向下挖,挖到一定深度時,立窩就會拐個彎朝一個或者兩個方向進展,這時你要特別注意,有岔路的地方一邊通向巢穴(俗稱老鼠炕),另一邊肯定是糧倉。會挖的人只朝“倉庫”的方向挖,不會挖的人往往挖出一窩老鼠,一不小心還會被老鼠咬破指頭。挖到“臥室”時,你會看到毛茸茸的細碎的鳥毛柴草,用手去摸,還熱哄哄散發著溫度呢,估計老鼠剛逃走不久。要是順著“臥室”繼續挖,可能就要白下苦了,因為它是老鼠倒土(把洞裡的土往外運)的通道,或者是老鼠逃生的通道,一般是越挖越淺。要是順著“倉庫”的方向挖,你就會發現,洞裡偶爾有遺漏的果實,這時就快到倉門口了。挖洞人只要看見哪怕是一粒果實,幹勁就會倍增,擼起袖子甚至甩掉上衣。當他們把白花花的花生或者黃澄澄的豆子用手捧上來時,心裡像喝了蜂蜜一樣甜!老鼠真是聰明,它們的“倉庫”似乎也有樓上樓下,也有一號二號三號,不信你看,只要發現了“一號”,二號三號就會接踵而至,可以說,勤快一點的老鼠,一個“倉庫”就可以掏出四五斤花生或者十幾斤黃豆!這可不是小數字,幾個“倉庫”可能就是一大籠或者一口袋果實,這可是一點都不虛誇,我親歷過的事實!

老鼠還有一奇,大晴天曬“倉庫”裡的果實。有一回,我吃過早飯去給羊割草,大熱天經過花生地中間,突然看見白花花一大片,走近細看,是花生,個個子實飽滿,好像是誰剛曬的一樣,真是個意外的發現!我先在此做了記號,等我把草割滿,要是還沒人來收,那就是我的“戰利品”了。回家時,我走到有記號的地方,發現花生仍然曬在那裡,就毫不客氣據為己有。回家後我把自己的所見告訴同伴 ,並問他誰有可能在沒有收穫的花生地裡曬花生?同伴回答:除了老鼠還能有誰?我突然明白了,老鼠是怕果實太溼,儲存起來容易變壞!老鼠真夠聰明的了。

一個秋天下來,會挖鼠洞的人,一年到頭有吃不完的花生(雖然是從鼠洞裡刨出來的東西,但在困難年月也不失為美餐),用不完的豆子(用來換豆腐)。在大集體時代著實幫了挖鼠洞裡的大忙。

隨著時代的進步,家裡老鼠幾乎絕跡,田裡的老鼠也很少見到,挖鼠洞的現象已成過去,但留在我心中的記憶永遠抹不去!那或許是一個時代的印記吧!

80後、90後、00後,你挖鼠洞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