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90后、00后,你挖鼠洞吗?

80后、90后、00后,你挖鼠洞吗?

鼠洞,顾名思义,就是老鼠洞,家乡话叫老鼠窝。家里的老鼠曾经把我十元面值的100元钱“私底”咬成碎片当自己的“褥子”铺在窝里,所以一提起老鼠,我对它就咬牙切齿恨之入骨,恨不得直捣它的老巢端掉它的老窝!且不说“过街老鼠人人喊打”“一个老鼠害了一锅粥”了。老鼠曾经是“四害”之首,属啮齿类小动物,生活在家里的尾巴长、耳朵尖,称“家鼠”,生活在田间的尾巴短、耳朵圆,称“田鼠”,我在这里要说的就是对农作物造成巨大危害的田鼠。

每当秋天到来,田野里一片金黄,一片碧绿,黄绿相间,一眼望不到边,碧绿色的是花生玉米,金黄色的是黄豆谷子。虽说“一年之计在于春”,可一年收获在于秋啊!作为一个踏踏实实以农为本的兄弟姐妹,盼望的就是金秋十月稻谷飘香的季节!每当看到累累硕果枝头挂、饱满子实地下生时,他们心里像怒放的花儿一样,常常会喜出望外。他们走到田间地头,预测着花生豆子的产量,估计着玉米谷子收成,算计着能不能接济去年的余粮,盘算着秋收之后的秋播计划……但是,当他们转悠到花生地或黄豆地里时,看见成堆成堆刚倒出的虚土时,不免心里犯嘀咕,气也不打一处来,这贼东西!又在为糟蹋庄稼了做准备了!害人精,你等着吧,等大家把成熟的庄稼收割完后,看我不把你的“老巢”端了才怪呢!

80后、90后、00后,你挖鼠洞吗?

别看那田鼠,虽然是些小动物,但它们也有聪明之举:比如在打洞时,一定会把地点选在果实繁密的地方;偷拉果子时,一定会选籽粒饱满且已经成熟的果实;它们个个都是昼伏夜出,白天在窝里安安稳稳的睡大觉,晚上才开始“加夜班”干活,是个典型的“颠倒差”;还要在建造“仓库”时,一定会先打立窝(垂直向下的洞)再打斜窝(为出土专用通道),最后才修建“仓库”……

田鼠虽然很聪明,但无论如何是逃不过挖鼠洞人的法眼的。等秋庄稼收获完毕,挖鼠洞的人就会肩抗一张大铁锨,手提一条蛇皮袋走向田间地头,向田鼠发出挑战并直捣田鼠老巢!有经验的挖洞人只要发现虚土就会凑上前去,在周围仔细观察,像阴阳先生看“风水”一样勘察鼠洞。他们根据虚土的大小和立窝的深浅来判断鼠洞里有没有“货”及“货”的多少。当然,立窝的深浅和货的多少与田鼠的勤懒也有关系:勤快的田鼠立窝深,“仓库”大,“货物”多;懒惰的田鼠立窝浅,“仓库”小,“货物”自然 少。当挖鼠洞的人决定开挖时,先用玉米杆插进立窝,然后紧贴立窝向下挖,挖到一定深度时,立窝就会拐个弯朝一个或者两个方向进展,这时你要特别注意,有岔路的地方一边通向巢穴(俗称老鼠炕),另一边肯定是粮仓。会挖的人只朝“仓库”的方向挖,不会挖的人往往挖出一窝老鼠,一不小心还会被老鼠咬破指头。挖到“卧室”时,你会看到毛茸茸的细碎的鸟毛柴草,用手去摸,还热哄哄散发着温度呢,估计老鼠刚逃走不久。要是顺着“卧室”继续挖,可能就要白下苦了,因为它是老鼠倒土(把洞里的土往外运)的通道,或者是老鼠逃生的通道,一般是越挖越浅。要是顺着“仓库”的方向挖,你就会发现,洞里偶尔有遗漏的果实,这时就快到仓门口了。挖洞人只要看见哪怕是一粒果实,干劲就会倍增,撸起袖子甚至甩掉上衣。当他们把白花花的花生或者黄澄澄的豆子用手捧上来时,心里像喝了蜂蜜一样甜!老鼠真是聪明,它们的“仓库”似乎也有楼上楼下,也有一号二号三号,不信你看,只要发现了“一号”,二号三号就会接踵而至,可以说,勤快一点的老鼠,一个“仓库”就可以掏出四五斤花生或者十几斤黄豆!这可不是小数字,几个“仓库”可能就是一大笼或者一口袋果实,这可是一点都不虚夸,我亲历过的事实!

老鼠还有一奇,大晴天晒“仓库”里的果实。有一回,我吃过早饭去给羊割草,大热天经过花生地中间,突然看见白花花一大片,走近细看,是花生,个个子实饱满,好像是谁刚晒的一样,真是个意外的发现!我先在此做了记号,等我把草割满,要是还没人来收,那就是我的“战利品”了。回家时,我走到有记号的地方,发现花生仍然晒在那里,就毫不客气据为己有。回家后我把自己的所见告诉同伴 ,并问他谁有可能在没有收获的花生地里晒花生?同伴回答:除了老鼠还能有谁?我突然明白了,老鼠是怕果实太湿,储存起来容易变坏!老鼠真够聪明的了。

一个秋天下来,会挖鼠洞的人,一年到头有吃不完的花生(虽然是从鼠洞里刨出来的东西,但在困难年月也不失为美餐),用不完的豆子(用来换豆腐)。在大集体时代着实帮了挖鼠洞里的大忙。

随着时代的进步,家里老鼠几乎绝迹,田里的老鼠也很少见到,挖鼠洞的现象已成过去,但留在我心中的记忆永远抹不去!那或许是一个时代的印记吧!

80后、90后、00后,你挖鼠洞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