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究竟屬於春秋時期的吳國,還是越國?

唐朝481


上海,全球四大魔都之一的超大城市,儼然已成為全國的航運與金融中心,由於位居中國黃金海岸與黃金水道的交匯點,有著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然而,在距今2500年之前上海是怎樣滴?



上海在古代春秋時期(公元前770年至前476年)妥妥的屬於東周諸侯的吳國,儘管彼時的上海許多地方還是一片灘塗溼地和海洋,然據史料記載,當時的海岸線是靠近於現在的嘉定—青浦—閔行—南橋一帶,並且史學家在青浦的趙巷一帶發現了當時的上海已有近3千年種植稻穀的歷史(可謂全世界種稻最早之地了),就行政區域而言屬於吳國。吳之國土包括現今江蘇、安徽的江南、環太湖浙江以北等;國都位於姑蘇(今蘇州),是春秋中後期最強諸侯國之一。



不過在春秋末期的公元前510年起,吳越兩國前後進行了持續35年的爭霸戰,中有吳軍統帥吳子婿率10萬大軍在洞庭湖旁的夫椒大勝越軍,一路殺至越都會稽山下,迫使越相文種獻美女西施及越王勾踐投降,從而出現了史上著名的“臥薪嚐膽”—勵精圖治的精典故事;公元前479年,越國經多年養兵蓄勢後乘吳國兵力北上戰齊魯國的後防空虛+吳國大面積饑荒之際,出兵伐吳,經蘇州南邊的笠澤決戰大勝後,將吳國主力嚴密圍困姑蘇之城達三年之久,終於以吳滅越勝而告終,越國挾滅吳之威,北渡淮河與各諸侯會師,成就春秋最後一位霸主,時已至戰國初年的公元前475年,上海也隨之歸於越國所管轄。

有意思的是,雖然呉國滅亡,但江南的吳文化卻得以擴展流通,如當時以上海話為共通語、以蘇州話為標準音的吳語(又稱吳越語),也隨著吳越合併而得以互通,一直傳承至今,其吳語的使用範圍恰好同吳越兩地幾乎吻合,(即浙江大部、江蘇東南、皖南與江西東北等地)。

在公元前475年至前221年的始皇統一前,華夏進入歷史上大戰亂的分裂時期,上海依次屬於了越國與楚國。


Sea城


春秋時期,現今上海的土地既不屬於吳國,也不屬於越國,而屬於東海龍王。

因為在2000多年前的春秋時期,現今上海的大部分地理範圍,還是一片茫茫的大海。

今天的長江三角洲主要由長江和其他的支流帶來的泥沙淤積形成,經過了極為漫長的時間。

春秋時期的吳國,雖然擁有太湖流域的廣大區域,但此時長江和蘇州河等還沒帶來足夠的泥沙,因而沒有沖積形成今天的上海的地盤。

即便是越王勾踐臥薪嚐膽,打敗了吳王夫差,吞併了吳國過後,長江等水系也仍然沒有沖積形成今天上海的土地,上海仍然是在海上。

上海被稱為申城,據說因為戰國時期楚國春申君黃歇的封地,曾經靠近在今天的上海附近而得名,但當時上海的主體部分還遠遠沒有沖積形成。

但是隨著人類文明的發展,長江流域的開發越來越深入,自然植被覆蓋率也在下降,長江把流域內的大量泥沙帶到了長江三角洲,到了三國兩晉時期,太湖東面的海岸線已經到達了今天的寶山—周浦一線。

到了唐代,海岸線已經推進到今天的川沙—惠南—大團一線以西地區。而這時的唐政府開始設立華亭縣,所轄範圍大約為是今天上海吳淞江故道以南的範圍,但是今天的上海的主體沒有完全沖積形成。

隨著2000年來長江和蘇州河等水系不斷帶來的泥沙,在泥沙不斷的淤積之下,到了鴉片戰爭後,也就是在上海開埠的時期,已經基本上衝積形成了大致今天的上海地理範圍,上海也逐漸的形成今天的格局。

當然,這一百多年來,上海並不是沒有變大,上海的海岸線仍然略有擴大,尤其是崇明島仍然在不斷的變大。

雖然上海所處的土地,兩千多年前是海洋,但是兩千多年來一直在變化,無中生有,從小變大。這是大自然的奇蹟!更有人類開發長江流域的功勞。

未來,上海可能會進一步變大,也可能又歸零為海上。

因為持續的溫室效應將導致海平面升高,那時全球許多沿海地區將不復存在!

保護環境,人人有責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