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中小基金頻遭募資難 弱市選基要「三看」

今年以来中小基金频遭募资难 弱市选基要“三看”

弱市環境下如何選擇新基金是個比較常見的問題。一般情況下,弱市基金“好做不好募集”,即在市場走弱環境下,新基金募集比較困難,一旦基金成立,面對市場整體估值較低的環境,建倉投資等相對容易,賺錢效應較好。當然,這並不意味著弱市中成立的新基金都好。投資者在弱市中選擇基金還是要做好“三看”——

今年以來,“募資難”成為不少中小公募基金公司面臨的挑戰。Wind資訊顯示,截至9月25日,今年以來共有138只公募開放式基金髮布延長募集公告,涉及24家基金公司。其中,大多數公司是資產管理規模在1000億元以下的中小型基金公司。此外,今年已有22只基金(ABC份額分開計算)宣佈募集失敗,逼近去年全年28只的數量。

如何看待眼下中小基金募資難?投資者又該如何選擇新基金?

8月發行規模創年內新低

今年以來,A股市場持續震盪,公募基金也面臨歷史上最大發行困難的挑戰:僅有405只新基金成立,同比減少超過四成,而部分獲批的基金紛紛選擇延長募集期。其中,匯安裕陽三年定開、中信建投山西國企債等基金已是連續2次延長募集期。相比而言,去年同期選擇延長募集期的基金產品僅有77只。

從基金類型來看,今年選擇延長募集期的130餘隻基金中,債券型基金和偏債型基金數量合計超過50只,權益型基金有70只,佔比超過一半。從存量基金看,債券型基金遠低於權益型基金的實際數量。

興全基金固定收益部總監助理張睿認為,今年上半年以來,利率債走強的同時,受違約事件頻現、債券“剛兌”被打破等因素的影響,信用債遭到投資者拋售。在信用債違約頻發的環境下,投資者把焦點集中在再融資領域,甚至全然不顧企業經營基本面。這些因素構成今年部分債券基金髮行、成立減少的重要誘因。今年以來,新成立的債券型基金數量大減,由去年同期的276只減少至199只。

近期新基金髮行減少、延長募集期的基金增多也與部分基金的發行策略有關。有魚基金高級研究員王驊表示,上半年部分基金公司為避免與戰略配售基金“撞期”因而延長了募集期。在市場調整背景下,部分公司選擇發起式基金,不受基金髮行2億元的規模限制,還有的基金公司乾脆將募集期限延後以等待市場回暖。此外,受外部諸多不確定性因素影響,今年以來股市表現欠佳。同時,在收益率下行的背景下貨幣基金規模依然大增,也可以看出不管是機構還是普通投資者的風險偏好都不高。

發行失敗數量創新高

從已經募集成立的基金情況來看,今年5月份,若不考慮6只戰略配售基金的指標,公募開放式基金髮行總體規模和平均規模均不及今年前期。5月份共計成立基金63只,平均份額5.59億份,6月份以來共計成立基金57只,平均份額7.36億份,較今年前4個月的17.51億份、7.46億份、12.51億份和9.02億份的平均募集規模而言,呈現出明顯下滑的態勢。超半數基金都是踩著2億份的成立底線勉強成立的。而今年已有22只基金宣佈募集失敗,涉及平安大華、景順長城、長城基金等15家基金公司。

基金募集失敗的原因主要有兩方面因素:一是認購戶數達不到200戶,二是首募規模達不到2億元。此外,由於部分新成立的中小基金公司常年發行產品數量有限,股東支持力度較小,銷售渠道磨合程度不緊密,加上市場震盪影響了投資者信心,最終導致新基金銷售困難。

弱市投資有技巧

弱市環境下如何選擇新基金是一個比較常見的問題。一般情況下,弱市基金“好做不好募集”,即在市場走弱環境下,新基金募集比較困難,一旦基金成立,面對市場整體估值較低的環境,建倉投資等相對容易,賺錢效應較好,但這並不意味著弱市成立的新基金都好。

好買基金研究中心研究員雷昕認為,公募基金超過4000只之後,投資者選擇難度加大。首先,要看新發基金定位,是全市場基金還是主題型基金。如果是全市場基金,投資者可以重點關注擬任基金經理的歷史履歷、管理業績、投資理念和風格等,重點關注弱市環境中發行的“牛人”和“牛基”。

其次,要看準主題。王驊表示,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車等成長板塊是基金公司近期的主要著力點,從近兩三年長週期的維度來看,目前市場明顯處於底部區域,包括企業營利、估值、換手率、交易量等,都可看出市場處於中長期的底部。從企業成長性來看,那些具有戰略性、挑戰性的前沿技術領域彈性更好,在市場築底回升時可能存在很多投資機會。

再次,弱市中新基金可以低位獲得便宜籌碼,贏得比較有利的投資起點,而且通常規模不大,有利於靈活操作,因此投資者選擇新基金要看準時機。今年市場整體風險偏好不高,機構進場意願不強,不少基金成立規模很小,也有一些是基金公司自掏腰包的發起式基金。投資者應知悉,規模較小,以及機構投資者佔主導的都存在資金撤退的風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