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和研究|「募資難」VS「投資熱」哪個才是創投的真相?


徵和研究|“募資難”VS“投資熱”哪個才是創投的真相?

徵和研究|“募資難”VS“投資熱”哪個才是創投的真相?

徵和控股投研中心擁有領先、完整、客觀、嚴謹的投研體系,研究角度覆蓋宏觀、策略、金融產品、海外市場等多個領域,結合市場資訊、宏觀方向、金融邏輯,為客戶提供精準、獨到的投資分析和具有領先意義的決策參考。

2018年以來,“某家機構開始全員募資,XX母基金也深陷募資困境”的消息常常充斥於財經資訊中。在面臨募資難的問題時,創投基金一片哀嚎。而事實上,2018年的VC/PE市場爆發出的募資難題是“結構性”的。頭部基金管理人幾乎壟斷了大部分的資金。而一級市場的“堰塞湖”一定程度上加劇了基金們對資金的焦慮和需求,顯得募資的問題更加凸顯。

機構募資金額減少,市場投資增長

募資方面,創投市場存在困境。根據私募通數據顯示,2018年上半年中外創投機構共新募集261支可投資於中國大陸的基金,其中,披露募集金額的234支基金新增可投資於中國大陸的資本量為794.67億元,同比下降44.1%,平均募集規模為3.40億元人民幣。

創投基金平均投資規模卻大幅逆勢增長,顯示雖然整體投資事件有所減少,但投資並未降溫。2018年上半年中國創投市場共發生投資2154起,同比下降13.8%,其中披露投資金額的1679起投資事件共涉及1173.97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4.7%;平均投資規模高達6992.06萬元人民幣,同比上升56.7%。這從側面反映創投市場並沒有表面看起來如此冷清,相反,投資者整體更加理性,傾向於選擇更好的機構、更好的項目進行投資。

徵和研究|“募資難”VS“投資熱”哪個才是創投的真相?

徵和研究|“募資難”VS“投資熱”哪個才是創投的真相?

資金向頭部機構和企業集中

“狼多肉少”的情況下,資源向頭部資源傾斜。清科私募通數據庫案例顯示:近期,螞蟻金服、商湯科技、平安醫保科技等多家獨角獸仍然獲大額融資,資金頭部標的企業聚集效應明顯。此外,從近半年以上大額融資事件來看,互聯網、科技仍為融資事件發生最頻繁的行業,其活躍度可見一斑。

如何有效地配置資源,是所有經濟活動面臨的最根本問題。換言之,市場總是在尋求資源的最優配置。進入2018年後,雖然投融資規模下降,但市場仍能為頭部(優質成長)企業提供充足的資金“彈藥”,保證其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而擁有優秀歷史業績、實力強勁的機構更容易吸引到投資人的關注,對於私募股權投資市場而言,管理人魚龍混雜、水平參差不齊的現象將得到改善。

當然,優質項目的稀缺,導致高成長性獨角獸紛紛獲得鉅額融資,但與此同時也可能帶來資產端價格扭曲,機構需謹慎對待高估值項目。

估值回落,投資重遇生機

2018年上半年共發生271筆VC退出交易,同比下降64.8%。退出情況不理想,一方面系受防範金融風險的宏觀環境影響,另一方面當前要退出的早期投資因為投資時估值過高,在二級市場進入技術熊市的情況下,退出受阻。

然而當前一級市場估值大幅回落,二級市場在貿易摩擦緩和,政策助力託底的情況下震盪企穩,一二級市場價格倒掛現象略有好轉,估值水平從272倍下降到76倍(早期投資項目多未達到規模盈利,且投資案例中互聯網項目較多,使得估值偏高),降幅達72%。

VC投資估值大幅回落

徵和研究|“募資難”VS“投資熱”哪個才是創投的真相?

天使機構基金不失為較好的投資選擇

上半年創投市場投資總額遠超募資總額的現狀表明中國創投市場募資困難,未來創投市場投資活躍度將會有所下降。在這樣的背景下,前期新機構頻頻設立、投資水平參差不齊的創投行業勢必迎來一場“優勝劣汰”。

對於“不缺錢”的優質機構來說,一二級市場價格倒掛現象的好轉,意味著黃金投資時期的到來。對於投資者而言,投資單個股權投資項目收益高,但風險過於集中。這時,選擇有豐富的優質初創企業儲備的、優秀的天使投資基金,是比較可行的投資途徑。

我們認為,選擇天使投資基金的益處眾多:1)投資早期初創項目,估值低,投入小,回報更可觀;2)可同時投資多個項目,風險相對分散,如紅杉資本等知名投資機構,便是選擇投資多個賽道項目達到“東方不亮西方亮”的效果;3)選擇優質明星機構,資源更豐富,退出路徑更多,投資勝率相對更高。

徵和控股以滿足客戶需求為宗旨,成立十年間堅持資本市場與實體經濟緊密結合。憑藉雄厚的資本實力,以北京為中心,在全國60餘座城市和地區建立起協同服務網絡,提供全方位、高質量、深層次的金融服務,幫助客戶資產實現穩健增值,構建產業和個人的金融服務生態體系。

目前,徵和控股擁有財富管理、股權投資、資本管理、產業投資、債權投資、海外投資、不良資產等業務板塊,聚焦於教育和醫療健康兩大產業,通過金融的場景化、科技化、數據化助力產業發展,在戰略性、增長型的重點行業裡擁有領先企業,力爭成為具有影響力的國際化金融控股集團。

分 析 員:薛少霞

出 品:徵和控股投研中心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文所載的信息、材料及結論只提供特定客戶作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也沒有考慮到個別客戶特殊的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要。客戶應考慮本文中的任何意見或建議是否符合其特定狀況。在任何情況下,本公司不對任何人因使用本文中的任何內容所引致的任何損失負任何責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