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听信相士胡言,废黜太子另立储君,国家因此灭亡

隋朝是个非常短暂的朝代,大家都知道杨坚打败了陈国,北周得以平安脱险,当时的北周皇帝就封杨坚为隋王。杨坚恪尽己则,为民请命受到百姓的爱戴,最后也逼得北周皇帝禅位给他。虽然表面上再三谦让,但是最后还是身披龙袍建立了大隋王朝。

皇帝听信相士胡言,废黜太子另立储君,国家因此灭亡

然而他虽然爱民勤俭,也将国家治理的非常的昌盛。本来也可以享受基业千秋的福泽,可是他却误将大业传给了自己的弟弟昏庸的隋炀帝,这个只好声色犬马,却不管百姓死活的昏庸皇帝,导致了隋朝是昙花一现,就消失在了历史的洪流中。

皇帝听信相士胡言,废黜太子另立储君,国家因此灭亡

那么为什么隋文帝没有将皇位传给自己的儿子,而是传给了弟弟呢?其实这里要说明各种原因,有一个人就不能不说,他就是袁充。可能大家对这个人不太熟悉,他虽然出身在官宦之家,但是祖上和父兄也都是名不仅经传的小人物。他本人也没有傲人的才华,之时对堪舆天象颇为在行,也通过这个本事,使得隋朝的两届皇帝都对他宠爱有加。

皇帝听信相士胡言,废黜太子另立储君,国家因此灭亡

且说隋文帝开国,也是对治理国家下了一番苦功夫的,他肃清朝廷,带头节俭克己,并且减少了很多的不合理税收,也为汉人争取了土地和社会地位。百姓也对新朝充满了信心,举国上下一片祥和,经济也开始复苏。这就是他在历史上做大的贡献,然而却在继承人的事情上没有斟酌分明。

原来他在登基后就立了杨勇为太子,可是太子位置上杨勇一待就是20年。就不能继承大业,羽翼丰满后自然就会动些歪脑筋。也怪不得他超级,多少太子到了最后没等皇帝驾崩,自己却已经短命死去,到死也能靠近龙椅的例子古代数不胜数。

皇帝听信相士胡言,废黜太子另立储君,国家因此灭亡

最典型的就是朱元璋的长子被立为太子后,却因病英年早逝,最后皇太孙都已经成年了,明太祖才寿终正寝。康熙也因为活的岁数太大,在位时间长的太子都不耐烦了。才出现了忤逆被诛的事件。这些都是我们熟知的,可是在历史上还有很多这样的例子。

皇帝听信相士胡言,废黜太子另立储君,国家因此灭亡

太子的不满,也让杨坚非常的介怀。可是他又不好开口责难,这时候袁充就适时的站了出来。他本就生了一副巧嘴花舌,有聪明敏捷非常善于揣摩圣意。便借由天象之说,说太子与国运相克,如果不除恐怕大隋将灭。这话虽然危言耸听,但是非常和皇帝的心思。

皇帝听信相士胡言,废黜太子另立储君,国家因此灭亡

就因为一句与国运相克,皇帝就将太子废黜,一应的还将太子党的从众连根拔起。太子已废杨广就有了机会,他暗中结交袁充,两人又密谋了一次天象之说,骗得了隋文帝将太子之位赐给了弟弟杨广。而袁充也得益于帮皇帝解决了忧患而平步青云成为了中书令。

皇帝听信相士胡言,废黜太子另立储君,国家因此灭亡

隋炀帝继位,马上重赏了袁充,袁充继续迎合隋炀帝,以天降祥瑞四海升平的说辞,鼓动杨广广兴工程创造盛世。这一下可苦了黎民百姓,为了兴建工程,徭役繁重工匠疾苦,可是袁充却因此得到了不少的好处。官至太史令享受权利和荣华,但隋炀帝却因为奢靡荒淫被灭了国,这相克国运之说不知道说的是何人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