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断块理论”,最早是由这个唐山人提出的,你知道吗?

有这样一位唐山人,他创立断裂体系和断块大地构造学说,对断块理论和地质力学作出了重要贡献。还参加了把我国油气勘探基地由西部东移的战略决策,他提出“定凹探边、定凹探隆”的建议为大庆和其他油田的开发作出了贡献,他就是著名地质学家——

张文佑,今天是张文佑先生109年诞辰,让我一起回顾他伟大的一生!

地球“断块理论”,最早是由这个唐山人提出的,你知道吗?

1909年(清宣统元年)8月31日,张文佑出生在直隶省丰润县礼尚庄。

1930年,张文佑在天津南开中学毕业

地球“断块理论”,最早是由这个唐山人提出的,你知道吗?

1930年考入中国交通大学唐山工学院土木工程系(也就是唐山交大)

地球“断块理论”,最早是由这个唐山人提出的,你知道吗?

同年,进入北京大学地质系学习,毕业后,经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推荐,来到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工作。

地球“断块理论”,最早是由这个唐山人提出的,你知道吗?

随后开始在浙、赣、苏、皖、黔、湘等省进行地质考察。后来因抗日战争爆发,地质研究的几次迁徙,故1937年后的主要地质调查区是广西。他对广西山字型的研究是地质构造的力学分析与历史分析相结合方法的首次成功尝试。除构造地质和地层外,研究领域还涉及花岗岩原生构造,石灰岩地区的地下水,以及煤、钨、锡、钼、铜等矿产。

1945——1947年,经李四光推荐,张文佑到美国地质调查局、英国剑桥大学进修学习,实地考察了阿尔卑斯山的推覆构造,阿帕拉契亚山的变质构造等,对铀矿予以了特别的关注。1947年10月回国,继续在中央研究院地质所工作,并兼任中央大学(南京大学的前身)教授。

地球“断块理论”,最早是由这个唐山人提出的,你知道吗?

1954年,该所一分为三,留在南京的一部分取名中国科学院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搬迁到北京的则成了今天的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和地质研究所。国立中央大学地质系教授。

地球“断块理论”,最早是由这个唐山人提出的,你知道吗?

张文佑编著的《中国及邻区海陆大地构造》

解放后,1949年他任南京军管会接管中央研究院领导小组成员,同年担任全国地质工作计划指导委员会委员,北京大学、北京地质学院兼职教授,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一级研究员。1951年起任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副所长兼大地构造室主任,后任所长、名誉所长、所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地学部常委,中国科学院主席团成员。

地球“断块理论”,最早是由这个唐山人提出的,你知道吗?

张文佑主编绘制的《中国大地构造图》

70年代末80年代初,年逾古稀的张文佑还坚持野外考察,指导研究生学习,1985年,不幸病逝于北京。

张文佑先生把自己的一生无私地奉献给了他热爱的祖国和人民,把他毕生的精力都奉献给他热爱的地质事业,取得了不可泯灭的成就,作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青山为证,大地为铭。在此张先生109年诞辰之际,让我们向张先生献上崇高的敬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