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陶瓷誕生記

“绿色”陶瓷诞生记

“绿色”陶瓷诞生记

7月23日,星期一。丹稜縣政協委員、縣經信局工業運行股股長葉璐莎一到辦公室,就開始查看關於加快推進清潔能源替代工程的相關情況。根據安排,到2019年全縣所有工業企業都要完成清潔能源替代,要做的工作還有不少。

上世紀90年代,丹稜縣開始引進陶瓷企業。2006年該縣專門成立了陶瓷建材產業園,入園的43家企業中27家為陶瓷企業。但是,陶瓷企業生產大多以煤為燃料,經轉化為水煤氣,燃燒後會產生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氟化物及粉塵等汙染物。雖然當地企業對後端排汙進行了科學處理,但仍然無法完全解決汙染問題。

持續7年建言

實施“煤改氣”成共識

從丹稜縣政協歷年工作日誌看,關於“煤改氣”的呼籲最早要追溯到2011年6月。當時,丹稜縣政協法聯委組織部分界別委員到陶瓷企業視察排汙治理工作,委員們瞭解到企業燒煤易造成大氣汙染這一狀況,當即提出了實施“煤改氣”工程的建議。

2013年8月,該縣政協委員彭華均、王玉清等再次深入陶瓷建材產業園區實地調研,之後聯名提交了《關於儘快實施陶瓷建材產業園區黑煙囪連片治理的建議》提案,呼籲相關部門加大治理力度,從根源上解決企業排汙問題。

然而,由於當時企業主認識不到位、技改資金存在困難等多重因素,實施“煤改氣”工程這一建議並未及時“落地”。政協的呼籲卻引起了相關部門的高度重視,2011年,當地政府開始指導企業進行節能環保技術改造,全面消滅黑煙囪;此後又推進企業“離城入園”、重汙染企業退出等工作,並新建28座脫硫塔,儘量減少對周邊環境的影響。

“推進陶瓷企業‘煤改氣’工程,也是丹稜縣現代農業發展的現實需求。”該縣幾名農業界委員表示,陶瓷園區周邊正在發展桔橙、葡萄等水果產業,工業燃煤排放必然對其帶來巨大影響。而只有從汙染源頭著手,才能解決根本問題。

實施“煤改氣”工程,推進企業轉型升級成為共識。面對縣政協提交的一份份調研報告、一件件提案,丹稜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多次召開會議專題研究,並積極爭取省、市支持,最終與中國石油西南油氣田公司簽署了丹稜縣全域天然氣清潔能源替代戰略合作協議。

2017年3月2日,丹稜縣政協召開九屆二次會議。葉璐莎作了題為《節能降耗 推進陶瓷企業清潔能源替代》的大會發言,呼籲在全縣全面完成陶瓷企業清潔能源替代工程,打造全域清潔能源替代示範縣。

建議得到採納

廢氣排放量下降72%

就在葉璐莎發言後僅20天,丹稜縣發佈了《關於陶瓷企業全面開展“煤改氣”工作的通告》,對縣域內陶瓷企業分批停止使用燃煤、改用天然氣等清潔能源作出具體安排,明確縣域內陶瓷企業於2017年12月31日前完成“煤改氣”工程。

而在此之前,丹稜縣成立了由縣長任組長,有關縣級領導為副組長,縣級相關部門、鄉鎮、各工業園區負責人為成員的丹稜縣工業企業“煤改氣”工作領導小組,具體負責協調、督促相關工作的落實。

2017年7月,丹稜縣政協組織部分政協委員走進陶瓷建材產業園,對工業企業實施“煤改氣”工程建設情況進行現場視察。當委員們看到不少陶瓷企業正在進行“煤改氣”施工建設,大家感嘆:持續多年的呼籲沒有白費,建議終於“落地”了!

“以前用煤,氣味很刺鼻。現在改為天然氣什麼味道都沒有了,工作環境變好了,我們工作起來也更舒心。”該縣某陶瓷企業負責人李永紅笑著表示,現在不僅環保,而且產品質量更好,“燒製生產的陶瓷品胚體強度、釉面鏡度都提高了”。

目前,丹稜縣域內所有陶瓷企業都已完成“煤改氣”工程,同時還在生產線技改中同步安裝了大氣在線監測系統,進行實時監控,確保達標排放。丹稜縣陶瓷建材產業園管委會相關負責人表示,“煤改氣”之後,園區煤炭年消耗量將由40萬噸下降至6萬噸,廢氣汙染物排放量下降72%,排放的顆粒物由原來的每立方米30毫克降至3—4毫克,而二氧化硫則由原來的每立方米20毫克降到幾乎為零。另一組數據也印證丹稜縣“煤改氣”工程帶來了空氣質量的提升——2017年9月,丹稜縣PM2.5與PM10濃度同期對比分別下降了25%、31.58%。

“我們還將持續關注企業‘煤改氣’工程的實施,積極助力全縣傳統產業的轉型升級,通過技術改造,實現企業生產效益與環境保護的雙提升。”丹稜縣政協主席李學權表示。

來 源丨《四川政協報》2018年07月27日第01版

圖文編排丨董 彥

校 檢丨楊 晨

終 審丨餘 泳 忠

“绿色”陶瓷诞生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