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救北京植物界的「大熊貓」

輪葉貝母、大花杓蘭,普通人聽來十分生僻的名詞,在植物專家的心中卻像“大熊貓”一樣珍貴。可就在幾年前,這些植物曾因無人辨識,而瀕臨滅絕。密雲城區75公里外的霧靈山林場,一群林業職工悄悄為輪葉貝母、大花杓蘭這樣的珍惜植物撐起了保護傘,還做了一件在有些人看來“框外”的事兒,他們對山上的所有植物、動物進行“摸底”並整理出書,留下了彌足珍貴的“動植物族譜”。

保護啥

新城子鎮境內的北京霧靈山自然保護區,南面和東面均與河北省霧靈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接壤,自然保護區面積為4152.4公頃。這片自然資源是北京東北大門當之無愧的生態屏障,淨化空氣、涵養水源,更是動植物棲息繁衍的家園。誰都知道這裡是資源寶地,但究竟有多少植物和動物?其中又有多少重點保護對象?這事兒在幾年前,問誰誰傻眼。

“這就好比過日子,自己家裡有多少錢都不知道,那日子還咋過?”林場場長張德懷用這句話來比喻他們“摸家底”的初衷。話雖如此,但在2012年,當張德懷剛成為坡頭林場負責人時,他還沒有這樣的“高見”。和其他幾位同事一樣,張德懷覺得只要把護林防火、病害防治這些分內工作做好就行,還能整出啥花樣兒來?然而2014年,連續發生的兩件事兒,給了張德懷“當頭一棒”。

2014年7月19日,張德懷記得清清楚楚,他們陪著北京林業大學的師生在林場做外業調查,走著走著,林大老師看到了兩株外形特殊的植物,還沒等靠進分辨,走在前面的林場職工一不留神踩到了這株植物,老師急忙上前,認出眼前的植物正是難得一見的大花杓蘭。大花杓蘭為國家一級保護植物,在北京地區生存數量非常稀少,上一次被發現還是在1959年。看到大花杓蘭被“踩傷”,這位林大老師竟難過得連午飯都沒吃。林大老師的舉動讓林場的同事們十分自責。


挽救北京植物界的“大熊貓”


挽救北京植物界的“大熊貓”


▲國家一級保護植物大花杓蘭

還有一次,也是林場職工陪著市裡的專家做資源調查,專家們興奮地發現山裡存活著北京罕見的輪葉貝母植物,但是令人遺憾的是不足10株。聽到這種植物的特殊性,林場職工們再次汗顏,他們難為情地告訴專家,曾在2013年做植物撫育工作時就見過這植物,但因為不認識,沒有進行特別的保護,致使20幾株輪葉貝母遭到傷害。


挽救北京植物界的“大熊貓”


挽救北京植物界的“大熊貓”


▲北京地區罕見的植物輪葉貝母

聽了職工們的陳述,專家們氣得連拍大腿。

“作為林業工作者,我太不稱職了,保護區裡有多少植物、動物,有多少珍貴物種,我們啥都不知道,天天說護林護林,我們到底在保護啥呢?!”張德懷至今回憶起來,仍感慚愧。

挽救北京植物界的“大熊貓”

摸家底

亡羊補牢未為晚。面對接二連三的“無知事件”,張德懷和同事們萌生了大膽設想,他們要走遍霧靈山的溝溝谷谷,掌握本地區植物和動物的“第一手材料。”

“沒有技術,我們就學,時刻和林業大學的老師專家保持聯繫。缺少調查資金,我們就克服,自己聯絡需用的儀器和設備。”張德懷說,場裡共有6個職工,分成了2組,分別以馬志紅和王德志兩人為組長,開始了漫長而辛苦的“摸底”工作。幾年的時間,走遍了霧靈山,拍攝植物照片十幾萬張。


挽救北京植物界的“大熊貓”


挽救北京植物界的“大熊貓”


終於,植物摸底告一段落,小組成員得出結論:保護區內共有植物739種,重點野生植物52種,其中國家級重點保護野生植物23種,北京市級44種。在調查中,大夥兒驚喜地發現,這些植物中有北京地區樹齡最大、胸徑最粗的野生青杄個體,有在北京市個數數量最多的巖生報春種群,還有僅在霧靈山區域可見的輪葉貝母和膜家黃芪。

在山場辦公室的書櫃裡,張德懷捧出了一本厚厚的《野生植物資源圖譜》。這正是他們4年踏遍大山的成績單。


挽救北京植物界的“大熊貓”


書籍全名為《北京霧靈山自然保護區野生植物資源圖譜》,2017年出版。全書共分喬木、小喬木、藤本、灌木、草木五大章節,收錄了本地區常見的野生及栽培植物368種。每種植物分別以精美多圖加文字說明的形式將其名稱、屬性、特徵概要、分佈與生境、用途清晰羅列。


挽救北京植物界的“大熊貓”


挽救北京植物界的“大熊貓”


“這本書為制定合理保護方案提供科學依據,為保護霧靈山溫帶森林系統的完整性、為今後更好地開展野生植物資源的保護提供了技術支持,同時也為更好地保護密雲水庫上游的水源涵養林、燕山山脈典型的森林生態系統和北京地區的珍惜瀕危動植物及棲息地發揮積極作用。”說起出書的意義,張德懷的話一串兒接著一串兒。“當然,我們也覺得這是一種文化的傳承,希望告訴子孫後代,我們密雲經過幾代人的努力,才有這樣豐富的生態資源,我們應該更好地去保護。”張德懷說。


挽救北京植物界的“大熊貓”


挽救北京植物界的“大熊貓”


在進行植物調查時,動物小組的幾位成員也沒歇閒,默默地完成野生動物資源調查這個大工程。

調查動物難於植物,因為動物有腳,行蹤不定。除了通過觀察動物糞便這種傳統方式,林場員工們跟市裡區裡林業部門東拼西湊借了70臺紅外相機,分區域分佈在保護區裡,用來捕捉動物們的身影。

紅外相機體積不大,把它固定在山林裡,既是技術活也是體力活。負責動物調查的小組長老馬很有發言權,“我們每個人揹著相機、乾糧進山,一走就是一天。所到之處,要想方設法把紅外相機綁在樹上,有時候需要把相機綁在樹尖兒上,爬樹也是常事兒。”

雖然辛苦,但是樂趣很多,最有意思的事兒就是“取相機。”“我們把相機收回來,趕緊取卡倒照片,有時候高興得連飯都顧不上吃。”老馬興奮地說,當你看到健壯的山羊在岩石上跳躍,看到狍子兄弟們相互嬉戲,看到勺雞帶著孩子四處溜達覓食……一切辛苦都值得。


挽救北京植物界的“大熊貓”


挽救北京植物界的“大熊貓”


▲狍子

張德懷回憶,從2012年的零散拍攝到2014年後的大規模拍攝,他們的團隊陸陸續續拍攝了6年的動物照片和視頻,佈設紅外相機點300多處,採集動物糞便400多份,步行累計1萬多公里。比起辛苦,讓他們欣慰的是,掌握了大量的野生動物一手資料,基本摸清了本地區的野生動物家底。調查共記錄到保護區內有陸生脊椎動物246種,其中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3種,國家二級31種,北京市一級25種。此外,還有中國特有種15種。


挽救北京植物界的“大熊貓”


▲斑羚

而這些調查出來的豐富資源也將總結出書,現正在排版階段,預計10月底,《北京霧靈山自然保護區野生動物資源圖譜》一書就會面世。

挽救北京植物界的“大熊貓”

築屏障

一分耕耘,一分收穫。在摸家底的同時,林場職工們經過實行科學保護和管理,欣喜地發現,那些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和植物無論在規模還是在數量上都有所增加。“瀕危的大花杓蘭,在我們的撫育下,現在已經有了上千株。”張德懷的臉上寫滿了驕傲。


挽救北京植物界的“大熊貓”


挽救北京植物界的“大熊貓”


作為首都生態涵養區,我區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把生態立區落到實處,出臺了一系列保水護林的生態舉措。正是傾全區之力,措施得當,才有更多的植物、動物得以存活,繁衍生息。


挽救北京植物界的“大熊貓”


挽救北京植物界的“大熊貓”


有數字顯示,2000年,北京霧靈山保護區內植物有701種,現在達到了739種。2000年,北京霧靈山保護區內動物有70種,現在為90種。“我們希望在政府的大力保護下,做到守土有責,守土盡責。同時,通過這兩本書的出版,喚起社會各界對保護區內,乃至密雲地區,北京地區植物動物資源的關注,留給子孫後代更多更好的金山銀山”。張德懷說。

挽救北京植物界的“大熊貓”


文:呂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