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動戰爭爲什麼能緩解國內經濟危機?

袁小莯


首席投資官評論員董巖:

可謂自從人類進入文明時代之後就一直伴隨著戰爭,在資本主義社會之前發動戰爭的目的大部分是:掠奪別國資源(包括糧食、黃金、人口等等)、佔領他國土地,或者反抗原有的統治階級為主。

進入資本主義社會之後,隨著人類的幾次工業革命,生產力得到空前的提升,過度的發展和生產必將帶來過生的產品,沒有人購買,資本主義國家的經濟就會出現停滯,資本家賣不出去東西,工廠就會裁員,人民失去收入來演,那麼就更加沒有購買力,形成一個惡性循環。

當國內的一系列措施都不起作用的時候,那最好的方法就是發動一場戰爭打開一個新的市場來創造需求,比如晚清時期英法等國對我國發動的幾次戰爭,即打開了一個封閉的市場賣出去了國內積壓的貨物,同時發動戰爭也要需要大量的人員,那麼那些沒有工作門路的人就被應徵入伍算是有了工作,打仗需要大量的軍工產品和吃穿用品,政府採購又可以拉動國內相關產業的發展,最後打贏之後再讓別國賠你錢,想想看真是一筆好買賣。

二戰之後,美國作為新的資本主義國家老大也是不斷的發動戰爭,在西方國家內其實有一套完整的理論叫做戰爭經濟學。西方國家可謂把戰爭和經濟之間的關係研究到了極致。

美國的商人和企業家們已經很適應並學會了充分利用美國的軍事外交政策,以至於形成了一個市場化的大系統。美國軍隊先派兵把別國炸成廢墟,;軍火商乘機發戰爭財,把他們的那些軍火趕緊推銷掉,從中牟取暴利;。等戰爭一結束,美國公司馬上奔赴戰亂之地,他們永遠是戰後重建家園進程中的第一批建築承包商。當然,那些做銀行生意、搞服裝百貨的商人更是早有準備。戰後,他們會以閃電般的速度衝向昔日的戰場,集裝箱運輸來的貨物很快就會遍佈各個城鎮鄉村。

這一切熟悉的好像流水線作業一樣,誰先上、誰跟進、誰兜底都好像事先安排好的一樣。不僅達到了戰爭的目的,一方面轉移了國內的矛盾使得民眾一致對外,另一方面還拉動了國內的經濟發展。所謂“大炮一響,黃金萬兩”,可能就是指這種模式。


首席投資官


經濟危機一般是由於社會財富分配的不合理造成的。貧富差距過大,造成社會資源流動性消失,社會生產、消費都陷入了停滯,平民失業,食不果腹,社會矛盾劇烈。

如果是一個封閉的系統,“不患寡而患不均”,但是從既得利益群體裡拿出利益來分配給底層,並且過渡一部分權益讓給底層,就要比割肉還要疼。人都是這樣的,不到黃河不死心,不管怎麼告訴他們已經得了高血壓,如果不放點血出來,以後可能連命都沒有——他們也會想著讓別人先放血。明朝亡國,差不多就是如此。此時,解決辦法就只有崩盤,重新建立一個秩序。

如果是一個開放的系統,緩解經濟危機所需要的資源就可以通過從外部獲取。獲取方式有兩種:巧取和豪奪。

巧取在現代社會可以的,操縱一下匯率,制裁一下經濟,就能夠把資金收攏回來,然後在國內減稅,刺激出口,流動性就會恢復一些;豪奪是在別人不給的情況下,通過戰爭來獲取,這是人類歷史上常常發生的事。

戰爭通過什麼方式來緩解經濟危機呢?

1、掠奪資源。最直接的就是搶奪各種物資,如煤礦、鐵礦、石油等大宗工業原材料,這些原材料的獲得可以使得工廠用更少的成本來生產工業製成品用於出口,帶動各個行業的經濟運轉,其道理與超發貨幣增加流動性差不多。但是超發貨幣釋放的流動性有很大的後遺症,會堆高製造成本,最終只是延緩了經濟危機。

(1929年美國經濟危機)

2、戰爭採購。發動戰爭需要動用社會的大量資源,政府以國家債務採購各種戰備物資,經濟危機下,社會上有錢人也沒有多少投資的項目,國家債務能夠讓有錢人出錢購買債券——他們不願意花錢,政府幫助他們花錢。於是,工廠有足夠的訂單維持運轉。政府債務以戰爭中獲得的各種戰利品償還,只要戰爭能夠的獲益大於開銷,就能夠獲得一部分流動性。

3、良人從軍。經濟危機時的社會危機,會有大量的社會閒散人員失業,然後無事生非,社會治安也不好。打仗了,這些都被招入軍營,或者從事與戰爭相關的工作,這樣就減少了社會亂源,有利於恢復經濟。

4、凝聚人心。沒有什麼能比打一場仗更能夠讓一個民族團結的事了。人都有歸屬感,而且還根據語言、風俗、心理文化等要素劃分成了民族,因此以正義的名義(平民百姓不可能瞭解更多所謂“正義”的真相)為國家和民族打仗,成為了一種危機公關。意思是,雖然我們現在過的很苦,但是還有人來欺負我們,“不自由,毋寧死”,一番慷慨陳詞後,所有的人都願意毀家紆難,為國征戰。相比戰場上的大動靜,經濟危機下的一點苦有算得了什麼?為了國家,請忍耐一下。

(二戰爆發)

5、拖延時間。經濟危機雖然厲害,但是自由經濟學觀點認為,危機總會過去,這是社會修復手段的一種。因為人們總不可能忍飢挨餓一直過很久,猶如大災之後重建。當所有的虛擬價值都回歸本質之後,人們就會再次自力更生。

所以,並不是所有的戰爭都能緩解經濟危機。主不因怒而興師,意思就是說,戰爭是政治的延續,但更是經濟上的盤算。比如德國1930年代的經濟危機,如果去攻打非洲的國家,那對解決危機毫無作用。經濟危機時的戰爭,有強烈的賺錢動機。當然,賺錢都是在“正義”的面具下進行的。從古到今,莫不如是。

中國倚富強而進行的政治戰爭,往往都得不償失,是花錢買面子(萬國來朝),其勢必不能長久,所以鄭和下西洋就沒有堅持下去。


而知而行


這個問題不夠嚴謹啊。

發動戰爭一定能夠緩解國內經濟危機嗎?不一定,但發動戰爭作為一場豪賭,一定有贏的可能,因此也就具有了緩解國內經濟危機的可能。

先說經濟危機,這裡特指的就是資本主義制度下,供需關係失衡,經濟赤字暴增,商品積壓,生產銳減,工廠大批倒閉,工人大量失業,信用關係嚴重破壞,整個社會經濟陷入極端混亂和癱瘓之中。

其中,工人失業和產能過剩是最可怕的社會問題,會導致社會矛盾激化,嚴重的甚至會引起暴動或者革命。

所以,發動戰爭成為解決這個問題的選項之一。

以德國為例,1929年的經濟危機重創了德國,數十年的經濟危機毀於一旦,此時的德國,財政赤字暴增,失業率居高不下,大量的社會失業人員成為社會潛在的隱患。

這樣的情況下,希特勒上臺,重點開始轉向突破凡爾賽體系的制約。但這和解決經濟危機有什麼關係呢?突破凡爾賽體系不是靠凡爾賽體系規定的10萬德軍來完成的,而是大量擴充軍隊,將社會閒散人員吸納到軍隊中,解決德國的失業問題。二戰前,德國的失業率已經降到全球最低,而美國的失業率仍居高不下。

解決了失業問題後,剩下的產能過剩問題也找到了消費的辦法,那就是大量擴充軍備,並不斷向外擴張,首先軍隊和軍備是需要大量消耗產能的,其次德軍擴張,吞併奧地利等地後,新增的消費市場可以為德國產能外溢提供可能。

但是由於資本家的自私性,在產能問題有了解決的可能後,他們迫不及待開足馬力,加劇了產能過剩的問題。那麼,擺在希特勒面前的選擇就只有一個,那就是用最暴力的手段,奪取新的傾銷市場。

應該說,德國在二戰前所做的一切努力都是卓有成效的,通過鼓吹日耳曼種族論打劫猶太人,統一了德國民眾的思想。通過不斷備戰給了德國人信心,成功將矛盾向外轉移,使德國緩解了經濟危機。

但是一旦開戰,很多努力就會顯得過猶不及。

首先是大量人員的傷亡,雖然軍隊吸引了大量失業人員加入,但是大量的死傷也導致德國勞動力嚴重不足。

而且一旦開戰,國內所有的生產秩序都會轉為戰爭狀態,根本就不可能協調發展。

最要命的是,因為德國沒有取得預期的成績,比如攻擊蘇聯失敗,導致大量多出的產能無處釋放,最終還是加劇了德國的經濟危機。

所以,可以說,以發動戰爭的手段來緩解經濟危機的做法,本身就不可取,因為戰爭烈度不是自身能夠左右的,縱火者,最後也可能是引火燒身的人。

多有疏漏,煩請斧正。

我是“靜Yes”,一個愛好歷史的妹紙!期待關注!


靜夜史


在資本主義國家的歷史中,曾經有很多政客,希望通過戰爭來刺激經濟。然而,成功的例子並不多,但美國是個例外。美國第32任總統羅斯福,就精於此道,他上臺之前,美國遭遇了空前的經濟危機,整個美國社會,幾乎陷入了癱瘓狀態。在那個時期,人們感覺美國彷彿倒退了50年。因此,羅斯福當選總統,其實是受命於危難之間。

羅斯福上臺後,開始了大刀闊斧的改革,史稱“羅斯福新政”。然而,羅斯福的新政,在初期只是穩定了人心,尤其是整頓了金融業。問題是,美國經濟始終沒有復甦,社會矛盾依然尖銳。這就意味著,羅斯福新政的作用,被後人有意誇大了。在當時,羅斯福使出了所有的招數,美國民眾很信任他,但總不能光打雷,不下雨。日子久了,羅斯福的個人魅力,也就不起作用了。

在1930年代末期,美國經濟再次觸底,美國社會處於崩潰的邊緣。他心裡很清楚,如果讓經濟持續低迷下去,後果將不堪設想。在整個1930年代,法西斯主義逐漸抬頭,即使在美國,也湧現出大量的法西斯主義團伙,這讓資本家大為恐慌。羅斯福的新政,在前期已經得罪了資本家,在後期又沒有起到作用,這難免會令人大感失望。

在1939年,德國發動了第二次世界大戰,歐洲陷入一片火海。這讓羅斯福發現了機會,在他看來,新政已經變成了爛攤子,只有戰爭,才能救活美國的經濟。關於戰爭促進經濟增長,美國的政界,也有一定的共識。因為美國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他們西邊是太平洋,東邊是大西洋,南邊和北邊都沒有強敵。這也就是說,美國只需要出兵海外,根本不用擔心敵人打到本土。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美國就曾大發戰爭財。1917年,美國遠征軍大舉殺入歐洲,這又讓美國大撈一筆。在戰爭結束後,美國進入了經濟高速增長時期,史稱“柯立芝繁榮”。

羅斯福對於“柯立芝繁榮”出現的原因,歸結於第一次世界大戰,美國作為戰勝國,從中撈取了大筆好處。他在想,假如美國再捲入一場世界大戰,那豈不是要重演“柯立芝繁榮”?這個看法,在當時有很多人覺得可笑,因為打仗的代價,美國老百姓不願意承擔。但也有很多人,贊成這個說法,因為美國已經瀕臨崩潰了,橫豎都是一死,尤其是那些資本家,他們非常積極,假如社會矛盾再不解決,法西斯主義勢力遲早要上臺,這讓他們很沒有安全感。

羅斯福,不愧是大牛級的政客。他很善於把握美國的民意,雖然人們嘴上喊著“孤立主義”,但肚子可以說實話,只要不再餓肚子,他們也不會排斥戰爭。因此,羅斯福準備在歐洲找茬,逼迫德國對美國開戰。最開始,羅斯福派遣了一支部隊,在冰島登陸,這讓德國大為不滿。但是,德國人忍住了,他們暫時不想與美國開戰。於是乎,羅斯福準備繼續激怒德國,他經常派遣美國軍艦到歐洲海域,說不定就能與德國人碰碰瓷。再者,羅斯福公開表示支持英國,這也是在逼迫德國主動開戰。然而,德國人偏偏不上當,這讓羅斯福很絕望。

有時候,運氣很重要,所謂時來了,運就會轉,一點也不假。在1941年12月7日,日本海軍偷襲珍珠港,引爆了“太平洋戰爭”。聽到這個消息,羅斯福大喜過望,他很快就發表了演說,督促國會對日宣戰。在美日戰爭爆發後,德國緊隨其後,主動對美國宣戰。從這一刻起,美國正式捲入了第二次世界大戰。

美國參戰後,資本家很高興,這意味著戰勝經濟模式開啟,再也不愁訂單了。美國的工人,也非常高興,因為工廠有了訂單,這意味著又有工作機會了。相應的,美國的農民,更是樂開了花,因為美國不僅要參戰,而且要大規模擴軍,同時還要對外援助,這需要大量的農業物資。這樣一來,農民再也不用把牲畜趕到海里了,它們可以用來製作罐頭啊。大量的農產品,大量的工業產品,開始變得供不應求。

有人說,羅斯福通過戰爭來促進經濟發展,可以看做行之有效的經濟干預手段。在此之前,羅斯福搞得一系列措施,始終是治標不治本,拆了東牆補西牆,無法解決問題。在美國參戰後,社會矛盾轉移了,人民踴躍參軍,他們對於資本家的不滿,好像也消失了。那些大喊大叫的法西斯主義團體,一夜之間樹倒猢猻散,成為了美國社會的笑柄。說來也是奇怪,在參戰之前,美國人感覺要亡國了,在參戰之後,他們普遍感覺幸福的日子又要來了。這也很好理解,美國在戰爭期間大量徵兵,據說有上千萬人,而經濟危機期間,失業人口也是上千萬人。除此之外,大量的勞動力崗位被創造了出來。

在這裡,美國的企業家群體,起到了關鍵作用。聯邦政府要備戰,開啟了戰時經濟模式,但不能盲目的配置資源。在羅斯福看來,這些企業家,是最懂得資源配置的。在當時,美國的企業家,很積極的為聯邦政府出謀劃策,因為他們有利可圖,誰不想吃這波戰爭紅利呢?

在那個時期,美國的國會,好像成了一個閒雜機構。美國聯邦政府,幾乎發動了所有的企業家,工廠主,農場主。這些掌握著生產資料的人,他們從聯邦政府直接領取生產任務,而這個模式,也是美國企業家群體創制的。因此,羅斯福主導的戰時經濟,實際上是做了一個很大的蛋糕,而美國社會中的所有階層,都參與了蛋糕的分享。

果不其然,既然有利可圖,而資本家都是追逐利潤的,他們當然會玩命的接訂單,玩命的搞生產。在巔峰時期,美國的工廠在幾天內就能組裝一艘大船,而在過去,可需要幾個月,甚至一年。到了1945年,美國的工業生產效率幾乎是戰前的數百倍,誰能想到,在6年前,美國還被人們稱為人間地獄。但是,這並不意味著,戰爭就一定會促進經濟增長。剛才講到,美國存在特殊的情況,那就在於,美國本土沒有遭受戰爭,他們有一個和平的環境,可以安靜的搞生產。


圖維坦


先說一下結論:我認為題主所說的這個解決金融危機的方案,在絕大多數情況下,無異於飲鴆止渴。

而題主想問的,是二戰的美國吧?



利用戰爭解決經濟危機這種事,目前似乎只有美國完美的做到了。而其餘戰爭國家的結局,大多是被戰爭拖垮了經濟。



那麼我們需要單獨分析一下美國。

沒錯,兩次世界大戰,讓美國從中獲取了無數的好處。

但是也要知道,這是

當時的美利堅享盡天時地利人和的結果。


首先,在天時上。

美國當時有著大量的盟軍正處於戰亂之中,盟軍們被打的搖搖欲墜的軍隊軍心已散,急需一個能站出來的“帶頭大哥”,帶領他們對抗法西斯陣營,以當時的國際情形,這個“帶頭大哥”非美國莫屬。

其次,在地利上。

美國一直是遠離戰爭區域,其國內科技當時本已是屬於世界一流水準,且所有的工業、農業生產根基都沒有被動搖,只要有需求,有訂單,國家政策一聲令下,國內經濟就可以出現爆發式增長,戰爭帶來的就是需求、訂單。

最後,在人和上。

二戰前夕,美國國內大量失業人口,勞動力溢出,有設備,有技術,有產能,但是

受制於貧富差距巨大,資本家掌握了絕大部分社會財富,導致國內居然沒有消費力。這一大批閒置的窮人,剛好成為了戰鬥兵員的絕佳補充對象。

基於以上三點,美國才能夠異軍突起,參戰後,橫掃宇內氣吞八荒,成為戰後最大贏家,同時,也解決了國內經濟蕭條。

這裡還有一個關鍵詞在於:戰勝國。



我們試想一下,假設美國沒有快速勝利,而是被拖入了持續的戰爭漩渦,不斷消耗國內的人力物力財力,甚至被敵國軍艦反入侵到美國本土,那它還能這麼瀟灑嗎?


因此我認為,歷史可以借鑑,但是不可生搬硬套,成功可以參考,但是無法複製。

那麼,戰爭就完全無法解決經濟危機嗎?

也不對,可以100%解決經濟危機的戰爭是有的,那是一種特殊的戰爭,是一種戰力不對等的戰爭,那就是強國對弱國單方面的侵略。

是的,你可以用強大的武力做後盾,對比你弱小的國家進行侵略,對其傾銷商品,掠奪廉價勞動力,這樣一來,就相當於其他國家的國民們,在努力工作養活你

於是,國內經濟危機自然解除了。


洛子霂


發動戰爭,能否緩解國內經濟,不一定!因為戰爭分為兩類戰爭,一個是對內戰爭,一個是對外戰爭,前者對內戰爭,會讓本國經濟一落千丈,物價飛漲,人民生活困苦,對經濟只有壞處。後者對外戰爭,其實是一種對外掠奪,對國內經濟有一定的提振。例如美國對伊拉克的海灣戰爭,海灣戰爭讓美國不僅緩解了國內的經濟,還達到了幾個戰略目的:1敲打了世界各國,讓各國明白,不聽老大的,會落個什麼下場,認可老大的實力,不是擺設。2讓產油國明白石油美元是老大的底線,誰破紅線,我就弄死誰,從而保持美元世界貨幣的地位。3戰爭讓美軍得到戰場檢驗,同時,把過去庫存武器得以消化,並讓其盟國為戰爭買單,使其軍備提升檔次。4失去的庫存武器,必然要生產,促使軍工企業有活可幹,帶動國內經濟發展。5還可以從戰敗國掠奪資源。真是大炮一響黃金萬兩。




yxj197610


發動戰爭不一定能夠緩解,甚至有可能加速,特別是當戰爭失敗的時候,所以這是一次賭博;如果戰爭勝利,那麼不但可以獲得賠款來補償這次的損失,另外一方面又可以通過戰爭攫取更多的戰爭利益;但是一旦戰爭失敗,不僅付出的戰爭支出給財政帶來巨大負擔,另外一方面,戰爭後會面臨賠償的問題,還有戰爭後的讓利問題;如果長期僵持不下,那麼同樣會讓國內的不穩定因素加劇,也有可能會首先在內部就出現問題,特別是當內部已經出現相當的反對勢力的時候;這就是蔣介石“攘外必先安內”的原因。

那麼為什麼有時候戰爭能夠緩解國內的經濟危機呢?

經濟危機的主要特點有產能過剩以及失業

1)戰爭可以提供大量的就業,在戰場上死掉的一批人可以解決一部分問題;

2)戰爭可以消耗大量的商品,而這部分資本將由戰敗國負擔;

3)戰爭可以凝聚人心,進而為一些問題的解決提供環境;

4)戰爭勝利可以獲取利益,打開市場,如英國的鴉片戰爭;


以股易金


經濟危機發生的原因有兩個,一是生產的東西多了,沒有地方去,二是有錢人都把錢攢起來,不投資,所以市場缺錢,錢會不到社會上來,所以產生經濟危機。一發動戰爭,就會把東西消耗掉,或者都打爛了,需要重新開始生產建設,有錢人也會願意把錢拿出來投資,錢就重新回到了社會上,人民也就有了工作,因此就解決了經濟危機。解決經濟危機還有一個方法,就是增加投資,想辦法讓有錢人拿出來投資,錢就會回到社會上,美國的槓桿原理就是如此,讓人都去美國投資,也是因為如此。再一個方法就是大量發行鈔票,進行投資建設,就可以消除經濟危機,很多國家都這樣做過,只是不可以一而再再而三的去做,否則鈔票貶值太嚴重,尤其是美元(國際通用的前提)儲備太少,就會很危險,美國就是靠美元和加息,讓你的鈔票貶值暴露出來,以此剪世界的羊毛,中國大量儲備美元,就是為了應對它。還有一個應付經濟危機的方法,就是把東西全部砸了,保險經濟馬上開始活躍,有錢人都把錢拿出來投資,經濟危機馬上過去,不過不會有人願意這樣。還有一個方法,就是改變貨幣的性質,讓有錢人無法一直攢錢,國家就能夠一直不斷髮行貨幣,以此解決經濟危機,但是這樣還有一個問題要解決,就是垃圾和浪費,否則他們就會過度消費,把地球變成垃圾場,所以還需要對消費有限制,有教育和懲罰,還要採取措施進行引導。這樣就能夠真正世界和平,真正進入共享社會。


董豔臨


經濟危機一般是由於社會財富分配的不合理造成的。反映為貧富差距過大,消費陷入了停滯,平民失業率高,社會矛盾劇烈。那麼,為什麼發動戰爭會緩解國內經濟危機呢?個人認為是因為戰爭把經濟危機的現象一一化解了,1:平民失業率高;戰爭把平民徵召入伍,或召去生產戰爭武器,可降低失業率;2:消費停滯;戰爭期間,生產都為戰爭傾斜,且大量人員已上戰場,物質消費願望降低,3:貧富差距太大;戰爭就是去掠奪其他地方的資源回來國內消費,這會消除國內的貧困人員,4:社會矛盾激烈;戰爭,就是把國內矛盾暫時放下,轉為對外矛盾。其實,戰爭應對經濟危機的根本就是:把沒工作的,鬧事的編入軍隊,去國外搶吃的,穿的……資源,最後,消除一部分(戰死的,)搶回的資源,最終,即沒工作的少了,鬧事的少了,經濟危機就解除了(有可能是經濟倒退,也有可能是前進)


CD062


這個問題,看看美利堅就知道了,靠戰爭發財的國家如今成了世界第一霸主,這個世界上油水最多的就是軍火生意了。



再看看歐洲大航海時代後列強的崛起,他們也無非就是靠頻繁的戰爭發展起來的。

至於戰爭緩解經濟危機,也是一場賭博,有的時候不但可以,甚至還能緩解政治危機和階級矛盾,但有的時候也會失敗。

經濟危機的表現之一,勞動人民支付能力不足而相對生產過剩,但相對社會的總需求來說,生產資料又相對不足。那麼這句話就十分明白了,社會財富分配的極度不平衡,傾向於擴大生產的資本家其生產規模在一定週期內超過了市場需求,但社會總體消費水平不夠,



說實話,今天中國的炒房就有些這種味道。

對於希特勒來說,他認為這些控制資本腐化社會的就是猶太人,所以才大肆屠殺。

(水晶之夜)

那麼戰爭或者說是積極備戰的話,拿希特勒來說,就只能動用國家機器來承擔消費需求。而這體現就是大量的擴軍,擴充軍備,用徵兵解決失業人口,用大量的工業投資計劃和社會基礎工程設施的建設來提供生活保障和促進國內生產。但如此一來,德國的軍事資本過於龐大,而流通性的世界黃金和金融儲備卻不足,1938年只有世界的1%,而美國是54%,英法各是14%,這種情況下,德國的經濟也是脆弱的,只有通過消耗現有生產資料——軍隊,來緩解經濟的壓力。



當戰爭爆發時,一部分人口以軍隊和後勤的身份轉移了出去,那麼首先就能緩解國內勞動力過剩的問題,將剩餘勞動力以軍隊對外戰爭的形式發揮了出來。一旦獲得領土後,還可以利用他國的資源和金融儲備來增強本國的儲備,從而增強調節市場的能力。用他國的資源來恢復本國工業的生產。同時,軍事征服可以帶來對外貿易的優勢,將過剩的產品傾銷給外國人民。比如希特勒就是在佔領捷克後,奪取了捷克國家銀行的黃金和外匯資產,同時用捷克的礦產資源來恢復德國的工業,將軍事工業的產品賣給巴爾幹半島的國家來賺取外匯或者他們需要的資源。

正是因為緩解了經濟壓力,很多政治危機和階級矛盾也能通過對外戰爭的方法被轉移,從而使得某些政府得以延續或者說是新的政權通過這種方收攏人心從而建立起來。希特勒的聲望就是如此而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