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大学生“零门槛”落户,还发市民卡,为何还是留不住人

武汉市作为华中地区中心城市,拥有超丰富的高教资源,院系调整中也形成了“虹吸效应”,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等校都有河南、广西、湖南等地高校的影子。今日的武汉,坐拥130万大学生,堪称国内之最。可是,武汉的大学生留汉人数不足5成,而高教实力不如武汉的浙粤两地都达到了80%以上,

武汉最顶尖的高校武大华科两校的留汉人数在20%左右,可谓是盛产了桃李,留不住芬芳。

武汉市大学生“零门槛”落户,还发市民卡,为何还是留不住人

坐拥130万学生的武汉

武汉市历来高度重视大学生工作,2017年在全国率先实行大学生“零门槛”落户,一度留汉人数有了小幅度上升,但是好景不常在,这种趋势并没有保持多久就有所回落,境况与前无甚大的改观。2018年国庆前后,为了增强大学生对武汉的归属感和认同感,武汉市将为2017级、2018级全日制大学生每人赠送一张武汉大学生市民卡。尽管如此,武汉市依然是优秀毕业生的头号供应商,摆脱不了“为其他省市做嫁衣”的命运。网友表示:我也想当武汉好市民,但是市民工作难找啊!

武汉市大学生“零门槛”落户,还发市民卡,为何还是留不住人

武汉大学

想真正留得住人,光靠“卖房”和打情怀归属牌是远远不够的,大学生最看重的依然是就业,说白了就是工作好不好找,找到了能不能挣钱,能不能养活自己。2016年武汉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5383元,在各大城市排行榜中位居第28位,这与武汉的高校实力显然是不匹配的,三五千的收入在房价面前真的是没法看,武汉的就业形势甚至不如周边的成都、重庆、西安等城市。远在东北的沈阳,境况亦是如此,到手3000多的工资是常态,甚至有一些年轻人为了“五险一金”不惜干着不到两千工资的工作。

武汉市大学生“零门槛”落户,还发市民卡,为何还是留不住人

火爆的武汉招聘会

每一次政策调整都会形成一波小高潮,但是过不了多久,就会出现回落。武汉市最终的目标是,争取在5年之内将100万大学生留在武汉。但是在政策上,依旧是买房补贴,降低落户门槛这种大家都在用的方法,而在大家最看重的就业方面束手无策,民营私企这方面真的和北上广深一线城市差距明显。武大雷军、华科张小龙就是逃离武汉的典型代表。当然,这一困境不光是武汉,天津、西安、成都等城市的情况并没有好太多。

武汉市大学生“零门槛”落户,还发市民卡,为何还是留不住人

武大雷军and华科张小龙

一些大学生宁愿蜗居北上广挤通勤车,看重的恐怕不是一点买房优惠和所谓归属感能弥补的,他们看着的更多的是这座城市的潜力。您觉得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