殺魚也能進北大清華,這是什麼情況?

殺魚也能進北大清華,這是什麼情況?

最近一條“殺魚保送清華北大”的新聞被刷了屏:在第27屆全國中學生生物學競賽有一個實驗環節,要求選手現場解剖一條鯽魚。最終有50位選手脫穎而出,不僅拿到了金牌,還入選了國家集訓隊,並憑此獲得保送北大清華的資格。

一般情況下,鯽魚都在水下游動、覓食、棲息。在氣溫、水溫較高時,也會到水的中下層、中上層遊動、覓食。從食用角度來看,鯽魚肉質細嫩,營養價值很高,可以熬湯、紅燒、清蒸和幹炸,是我國重要食用魚類之一。

殺魚也能進北大清華,這是什麼情況?

鯽魚的骨骼由軸向骨骼(顱骨,脊柱,肋骨和內側鰭)和附肢骨骼(胸鰭,骨盆帶)組成。如圖所示。圖中的樣本是已經剝皮、去除內臟並經化學處理染色後的效果。其中,軟骨是藍色的,因為其選擇性地結合染料阿爾新藍;而骨骼是紅色的,因為其選擇性地結合染料茜素紅。可以看出,鯽魚腹部的魚刺大且較少,鯽魚的背部魚刺小且較多,小刺不易被挑出,這就是鯽魚背部的肉容易卡嗓子的原因。

日常“殺魚”經常用木棒或刀背重擊魚頭將其打暈,接著刮鱗開膛,看都不看將魚的內臟一股腦地掏出來。而在解剖過程中,為了避免外界傷害對觀察結果的影響,用蘸有水合氯醛的棉球分別塞入兩篇魚鰓中,這樣“暈過去”的魚在解剖過程中會變得很平靜。

殺魚也能進北大清華,這是什麼情況?

從解剖圖中我們就可以看到鯽魚腹腔內的臟器,並不是所有的鯽魚內臟都能吃,一般情況下我們只吃魚籽和魚泡,也就是鯽魚的生殖腺(卵巢)和魚鰾,而其餘的肝、腎、脾腸都是不能吃的。上圖虛線圈出的部分是鯽魚的心包腔,心包腔裡面的心臟與頭腎也是不能吃的,如果解剖一個剛剛殺死的標本,它的心臟可能仍在跳動,但這不意味著魚還活著,心臟收縮的控制是與魚的大腦獨立的,心臟會一直跳動至能量耗盡。

說到魚頭,最先想到的就是剁椒魚頭了,因為鯽魚比較小,所以一般不會有“剁椒”的做法。不過,魚頭的結構基本上大同小異。

殺魚也能進北大清華,這是什麼情況?

用一把大剪刀在頭骨與第一塊椎骨將魚頭縱向剪開,觀察到魚頭的縱向結構,可以看到它包括延髓、枕骨大孔、韋伯開口、咽頜和咽牙。

打開頭骨後,隱約的可以看到大腦被“埋藏”在鬆散的脂肪結締組織中,這個鬆散的脂肪結構就是剁椒魚頭中最好吃的部分!小心地去除大腦周圍鬆散的脂肪結締組織,可以看到大腦是一個非常柔軟的粉紅色器官,很容易被損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