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量飲酒有益健康,這是真的嗎?

近些年來,隨著各類研究的深入,人們對酒精危害的認識也逐漸清晰。例如,一項於今年早些時候發表於《柳葉刀》的文章就指出,超出推薦飲酒量後,多飲用一杯酒,預期壽命會縮減半小時。而酒精對心血管疾病、癌症等疾病患病風險的提升也逐漸為人所知。

少量飲酒有益健康,這是真的嗎?

不過,這些科學鐵證依舊無法阻擋大量酒類愛好者。他們常常引用的一個觀點是,酒精對人體健康的危害只在飲酒量超出一定量時發生,而少量的飲酒不僅不會帶來危害,還對心血管健康存在裨益。然而,一項剛剛發表在權威醫學期刊《柳葉刀》的大規模研究徹底否定了這一觀點。這項涵蓋了195個國家及地區的2800萬飲酒者的研究指出,酒精根本不存在所謂的“安全攝入量”,無論攝入量高低,飲酒對身體都是有害的。

這項流行病學研究的數據來自2016年的全球疾病負擔研究(GBD),旨在調查酒精造成的疾病、過早死亡及傷殘對社會以及健康的壓力。為此,研究團隊分析了694份個體及人群飲酒量的數據,以及592項關於飲酒風險的前瞻性及回顧性研究,這些數據來自15歲至95歲不等的飲酒者,時間跨度長達27年(1990年~2016年)。這項規模空前的研究,成為了我們瞭解酒精健康、社會危害的最全面、可靠的參考依據。

少量飲酒有益健康,這是真的嗎?

數據顯示,2016年,全球因酒精緻死的人數高達280萬,酒精已經成為全球第七大早死及致殘因素。更加令人擔憂的是,酒精問題在青少年及中年人群中更為嚴峻。12%的15~49歲男性死亡案例都與酒精直接相關,飲酒已經成為該年齡段的首要致死因素。

相比於這些數字,人們更為關心的是,酒精是怎樣影響不同年齡階層人群的健康乃至生命的?由於酒精影響人類健康的方式較為複雜,研究團隊考慮了多達23項因素,涵蓋了心血管疾病、癌症、其他非傳染病(例如糖尿病、肝硬化)、傳染病(下呼吸道感染、肺結核)、故意傷害、無意的傷害及交通事故這7大類。

少量飲酒有益健康,這是真的嗎?

結果顯示,相比於完全不喝酒的人群,每日飲用一杯酒(10克酒精,相當於一罐啤酒,100毫升紅酒或是30毫升白酒)的人,出現健康問題的風險上升0.5%;而當每日飲酒量分別上升至2杯和5杯時,這一數字分別迅速上漲至7%和37%。具體而言,對於15~49歲的人群,酒精引發早死的主要途徑包括肺結核、交通事故及自殘;而在50歲以上的人群中,癌症成為酒精緻死的主要途徑。

數據顯示,飲酒人口比例及飲酒量最高的國家多集中在歐洲(尤其是東歐及北歐),例如丹麥是飲酒人口比例最高的國家,超過95%的15歲以上人口都會飲酒,而羅馬尼亞和烏克蘭分別是男性及女性人均飲酒量最高的國家。相比之下,出於宗教信仰,全球飲酒量最低的國家多集中在中東及北非地區。

少量飲酒有益健康,這是真的嗎?

而在酒精緻死人數的統計中,中國的人均飲酒量雖然不突出,但由於人口基數,中國因酒精導致死亡的人數位列全球榜首。僅2016年,中國就有超過70萬人的死亡與酒精直接相關,遠高於排名二、三的印度(33萬)和俄羅斯(22萬)。

研究團隊表示,儘管他們的數據揭示了酒精對健康的巨大危害,但這還不是全部的後果——酒精的風險很可能被大幅低估了。

例如,這項研究沒有考慮非法的酒精攝入、15歲以下兒童的飲酒,以及酒精對痴呆等疾病的影響。此外,關於酒精導致的暴力行為、交通事故的數據也不盡完善。隨著研究的深入,酒精對健康的影響必將更加觸目驚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