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量饮酒有益健康,这是真的吗?

近些年来,随着各类研究的深入,人们对酒精危害的认识也逐渐清晰。例如,一项于今年早些时候发表于《柳叶刀》的文章就指出,超出推荐饮酒量后,多饮用一杯酒,预期寿命会缩减半小时。而酒精对心血管疾病、癌症等疾病患病风险的提升也逐渐为人所知。

少量饮酒有益健康,这是真的吗?

不过,这些科学铁证依旧无法阻挡大量酒类爱好者。他们常常引用的一个观点是,酒精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只在饮酒量超出一定量时发生,而少量的饮酒不仅不会带来危害,还对心血管健康存在裨益。然而,一项刚刚发表在权威医学期刊《柳叶刀》的大规模研究彻底否定了这一观点。这项涵盖了195个国家及地区的2800万饮酒者的研究指出,酒精根本不存在所谓的“安全摄入量”,无论摄入量高低,饮酒对身体都是有害的。

这项流行病学研究的数据来自2016年的全球疾病负担研究(GBD),旨在调查酒精造成的疾病、过早死亡及伤残对社会以及健康的压力。为此,研究团队分析了694份个体及人群饮酒量的数据,以及592项关于饮酒风险的前瞻性及回顾性研究,这些数据来自15岁至95岁不等的饮酒者,时间跨度长达27年(1990年~2016年)。这项规模空前的研究,成为了我们了解酒精健康、社会危害的最全面、可靠的参考依据。

少量饮酒有益健康,这是真的吗?

数据显示,2016年,全球因酒精致死的人数高达280万,酒精已经成为全球第七大早死及致残因素。更加令人担忧的是,酒精问题在青少年及中年人群中更为严峻。12%的15~49岁男性死亡案例都与酒精直接相关,饮酒已经成为该年龄段的首要致死因素。

相比于这些数字,人们更为关心的是,酒精是怎样影响不同年龄阶层人群的健康乃至生命的?由于酒精影响人类健康的方式较为复杂,研究团队考虑了多达23项因素,涵盖了心血管疾病、癌症、其他非传染病(例如糖尿病、肝硬化)、传染病(下呼吸道感染、肺结核)、故意伤害、无意的伤害及交通事故这7大类。

少量饮酒有益健康,这是真的吗?

结果显示,相比于完全不喝酒的人群,每日饮用一杯酒(10克酒精,相当于一罐啤酒,100毫升红酒或是30毫升白酒)的人,出现健康问题的风险上升0.5%;而当每日饮酒量分别上升至2杯和5杯时,这一数字分别迅速上涨至7%和37%。具体而言,对于15~49岁的人群,酒精引发早死的主要途径包括肺结核、交通事故及自残;而在50岁以上的人群中,癌症成为酒精致死的主要途径。

数据显示,饮酒人口比例及饮酒量最高的国家多集中在欧洲(尤其是东欧及北欧),例如丹麦是饮酒人口比例最高的国家,超过95%的15岁以上人口都会饮酒,而罗马尼亚和乌克兰分别是男性及女性人均饮酒量最高的国家。相比之下,出于宗教信仰,全球饮酒量最低的国家多集中在中东及北非地区。

少量饮酒有益健康,这是真的吗?

而在酒精致死人数的统计中,中国的人均饮酒量虽然不突出,但由于人口基数,中国因酒精导致死亡的人数位列全球榜首。仅2016年,中国就有超过70万人的死亡与酒精直接相关,远高于排名二、三的印度(33万)和俄罗斯(22万)。

研究团队表示,尽管他们的数据揭示了酒精对健康的巨大危害,但这还不是全部的后果——酒精的风险很可能被大幅低估了。

例如,这项研究没有考虑非法的酒精摄入、15岁以下儿童的饮酒,以及酒精对痴呆等疾病的影响。此外,关于酒精导致的暴力行为、交通事故的数据也不尽完善。随着研究的深入,酒精对健康的影响必将更加触目惊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