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陰的故事

20年前,我畢業後分配到眉縣強戒所(前身為眉縣勞教所,也稱勞教農場)。報到那天,我看到院內樹木高大、雜草叢生,房屋是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的土坯平房,腳下沒有一處水泥路面。

頭髮花白的辦公室主任眼鏡掛在鼻樑上,目光從眼鏡框上透出來,他看了看派遣證,拍拍我的肩膀說:“咱們系統就需要你這樣個子大的小夥子,這樣吧,你先去西邊地裡熟悉熟悉情況,再安排你去哪個隊。”

我出了大門往西邊走,驕陽似火,綠油油的玉米地裡,一個戴著草帽穿著警服的年輕人大聲訓斥著一群頭髮光光的人(勞教人員)在鋤草。

田地邊大樹下,一名老管教坐在木板床上,他禿頂黑臉,目光如鷹,看見我打招呼:“小夥子,新來的?”我趕緊跑過去說是。

“哦,喝口茶歇會兒。”說著,他把黑乎乎、裡面泡有茶葉的水杯遞過來。我說謝謝不用,他說不要客氣,非讓我喝,我嚐了一口,感覺像中藥一樣苦。

一會兒,那個戴草帽穿警服的年輕人走過來和我聊,言語中流露出你咋也跑到這個地方來的遺憾。我說當時讓去廳裡報到,廳裡簽了字讓去局裡報到,局裡說你去眉縣所吧,我就來了。他說都一樣,唉!

我心中不免有些淒涼,我們都來自農村,好不容易考上學分配工作,到頭來卻又回到“生產隊”了。

年輕人在一起,總是快樂多一些。我們每天戴著草帽穿著膠鞋去帶工,風裡來雨裡去,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披星戴月收種莊稼、種植果樹,給農民割麥、給工地挖地基、去縣城賣自己種的西瓜,等等,賺點收入貼補經費,雖苦但也其樂融融。

有一天,上級領導來視察工作,看到我們穿著警服、戴著草帽、卷著褲腿、兩腳沾泥,很不滿意,說我們管理不規範,脫離不了農民的習慣,沒有警察的樣子。

領導回去後就在全系統提出:不要做穿警服的農民,要推行規範化管理,提升幹警整體形象。

那時候,白天出工,晚上還要下號子(勞教人員宿舍)組織開班會。漸漸地,工作越來越熟悉,能力在不斷提高。當我們有點小自滿的時候,單位發生了一起逃跑事故,一個宿舍的8個勞教人員把土牆掏了個洞都跑了,這讓我們感到場所安全的嚴峻性。

局領導來了,看了看現場的土坯牆,說趕緊組織人員追逃吧。我們年輕人成為追逃的主力軍,在我們的努力下,人全部追回來了!

待在某個地方時間久了,自然就產生了感情。慢慢地,我喜歡上農場了,鳥語花香、蔬菜碧綠、空氣清純、天空瓦藍。每過幾個月還要殺一頭自己養的豬改善伙食,偶爾還組織聚餐,挺好的。

離所區不遠,有個叫第五村的小鎮,每年農曆三月三有廟會,非常熱鬧,有秦腔、馬戲、歌舞、電影錄像,更有各種特色小吃,下午收工回來結伴去逛廟會,感到快樂無比。

我們這個地方偏僻,局領導看到年輕人不好找對象,老同志難以養老,就上會研究,決定支持我們在縣城蓋家屬樓。稼娃也可以進城了,大家心裡甭提多高興了!

直到現在,大家還念當時領導的好呢,畢竟搬到城裡,小孩能到城裡的學校上學,老同志看病也方便了,日子一天天好起來了。

時光荏苒,上世紀末,眉縣勞教所迎來了發展的春天,全國創建現代化文明勞教所工作如火如荼展開。回想那段日子,領導率先士卒、帶頭苦幹,同志們熱情高漲、加班加點,省局悉心指導、大力支持。在大家的努力下,眉縣勞教所很快通過了部局的驗收,榮獲部級現代化文明勞教所殊榮。

20多年彈指一揮間。近年來,眉縣勞教所又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成功轉型為強制隔離戒毒所,擔負起了建設全省戒毒人員特殊病管理中心、打造可複製推廣的“眉縣模式”新任務。

在如火如荼建設戒毒人員特殊病管理中心的進程中,各級領導高度重視、大力支持,省上有關領導親臨現場解決實際困難,廳局領導多次來所指導工作。

目前,特管病區已運行一年,全所上下不辱使命、敢於擔當、勇於奉獻,收戒了特殊病戒毒人員,有效解決了此類人員收戒難的問題,為維護社會穩定發揮了積極作用,得到了部局、省廳的肯定和褒獎。

回顧往昔,回顧那些雖然艱苦但充滿激情的光陰故事,我想告訴年輕的民警,要始終自信自勵,始終埋頭苦幹,始終爭創一流,為眉縣強戒所更加美好的未來而努力!

趙安理作者系陝西省眉縣強制隔離戒毒所政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