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下放審批權限 釋放發展活力

近年來,雲南省交通運輸系統堅持問題導向,精準施策,持續推進道路運輸領域“放管服”改革,有效地促進了全省道路運輸行業發展轉型升級。

“減”字當頭 全面鬆綁

將省、州市級客運經營及客運班線經營,國際道路運輸經營這兩項許可時限由20個工作日縮減為13個工作日;取消了駕培機構教學負責人、結業考核人員從業資格,涉及全省549家駕培機構;取消了機動車駕駛培訓教練員證,涉及近4萬名從業人員……

深化“放管服”改革,我省交通運輸系統“減”字當頭,全面鬆綁。一方面,下放行政審批權限,將我省機動車綜合性能檢測經營行政許可權下放至州、市級道路運輸管理機構;出臺了《雲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推進旅遊客運轉型發展的實施意見》,旅遊客運企業可以根據市場需求自主確定運力投放和車型結構配置,將省際、市際、縣際和縣內旅遊客運經營範圍由原來的三級許可改為一次性許可給企業,下放至州市道路運輸管理部門許可;同時根據國務院要求,全面取消了機動車維修經營許可。另一方面,縮減行政許可時限,簡化行政許可流程。實施網上審批工作試點,簡化行政許可流程,實施一站式行政許可,實施重大行政許可會商制度,實施重大行政執法合法審查制度,規範行政許可行為,提高行政行為效率。

做優服務 規範發展

省交通運輸廳改革辦負責人介紹,為落實“放管服”要求,省交通運輸廳改革班車客運傳統服務模式,促進優質服務。客運經營者可以自主選擇客運站;改革原來的省、市際班線中途不設停靠站的規定,更好地因地制宜服務群眾出行便捷;引導車型小型化、多樣化,便於滿足個性化、定製化、差異化出行需求;改變定時、定點、定班、定時發車模式,改為預約、上門服務等更為人性化的服務模式。

在發展網約車服務方面,全省已有13個州市、74個縣(市、區)出臺和明確了深化出租汽車改革具體政策措施。我省途途行、保交行、滇都之約、旅程約車、叮功出行等共9個網約車平臺已獲我省線上能力認定。另外已通過“交通運輸部網約車監管信息交互平臺”數據接入測試的網約車平臺3戶,其中1戶已在申請網約車平臺線上能力認定。

在駕駛培訓改革方面,建立了省級駕駛培訓監管服務平臺,開發了雲南省機動車駕駛培訓公眾服務平臺,推行“計時培訓計時收費、先培訓後付費”,同時暢通對駕培機構的評價和投訴。截至目前,已安裝使用計時培訓系統的駕培機構556戶,駕培機構服務模式改革工作覆蓋率完成90.6%,基本實現學員自主預約培訓時段、自主選擇教練員、自主選擇繳費方式。

降本增效 釋放活力

一組數據顯示,2017年10月到2018年7月,我省使用ETC“雲通卡”交費的貨車用戶共享受了車輛通行費優惠8.97億元;2017年1月到2018年7月,從事跨境物流業務的運輸車輛享受高速公路通行費優惠0.99億元;2017年1月到2018年7月,已經有12個大類近300多個品種享受綠色通道免費政策,免收車輛通行費36.07億元。

“為減少收費釋放企業活力,全省交通運輸系統制定並出臺一系列降本增效的措施。比如高速公路差異化收費、落實鮮活農產品‘綠通車’政策等。”省交通運輸廳有關負責人表示,目前,全省交通運輸系統正積極推動道路運輸行業轉型升級,提升道路貨運物流效率。開展無車承運人試點,共整合社會車輛1萬餘輛,完成運單163279單;建設物流公共信息平臺,擁有駕駛員會員13萬餘戶,物流企業2000餘戶,車源信息19萬餘條;推進多式聯運發展,目前雲南騰晉多式聯運示範工程、寶象物流公司多式聯運示範工程已完成投資5億元;推進運輸結構調整,推進甩掛運輸、多式聯運等政策措施,為雲南打造“綠色食品牌”提供運輸服務保障。

與此同時,加快推進道路貨運車輛檢驗檢測改革,努力實現“三檢合一”目標。截至2018年7月底,全省已有68戶綜合性能檢測機構具備“三檢合一”能力;有9戶具備安檢和綜檢“兩檢合一”能力。自2017年3月1日起,我省普通貨運車輛已實現全省區域內跨州市異地綜合性能檢測、異地辦理車輛綜檢簽章業務,無需辦理任何委託手續。(李承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