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产阶级,如何快速地获取财富?

中产阶级,如何快速地获取财富?

01 阶级固化

“阶级固化,普通人的未来在何方?”

不知从何时起,互联网上“阶级固化”一词甚嚣尘上。

时代发展越来越快,人却活得越来越焦虑。社会是一个“你追我赶”的竞赛,如果在这场竞赛中懵懵懂懂,回过神来,发现别人已甩开你一百米远。

这会给人带来怎样的压力,不言而喻。

80后乃至更早的一代人,一定听说过这样的说教: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他们比富有家庭的孩子更努力勤奋,因为他们有改变命运的迫切需求。最终,他们寒窗苦读数十载,逆天改命走上人生巅峰。而富二代们躺在父辈们的功劳簿上,最终一事无成。

逐渐地,这一类的说教却变成这样:中产阶级家庭的孩子,在知识分子家长的引导之下,通过自身的努力奋斗,终于越过了中产阶级陷阱,跨入上层阶级。

而近年来,舆论逐渐演变,可以预料到最终会变成这样:上层阶级的孩子,从小就接受最好的教育,掌握了作为领导阶层所应具备的能力。通过不懈的努力,抓住机会成就了自己,同时延续了家族在社会上的地位。

强者恒强,弱者是全方位的弱。在这个赛道上,弱者骑着自行车苦苦追赶着开着跑车的强者,只能越追越远。

有人说,知识改变命运。信息时代,任何人都能毫不费力地获取海量知识,只要自己足够努力,或早或晚就能将知识变现。

另外,教育仍然是升阶的一条快速通道。只要我考上清北复交,进入金融互联网,打拼十多年,最终总可以年薪百万,赢取白富美,走上人生巅峰。

可是现实是,大部分所谓“高薪行业”的小白领们,一个个拿着一两万的工资,租着两千块的房子,吃着三百的自助餐,喝着三十块钱的喜茶,攒钱的速度还没有500块钱一天的装修师傅来得快。

打拼十年后,大部分人回到了老家,小部分人坚持在一线城市,面对着“中年危机”,只有凤毛麟角的人做到了公司高管。

可以说,大部分“高薪行业”的从业者,并不像大家想象中的“知识分子”那么体面。大部分人,其实和产业工人没区别,“金融民工”、“码农”,不是一句调侃,只是行业看上去相对比较体面罢了。

大部分人,根本不知道真正的力量是什么。他们无力去争取更好的未来。

阶级固化的时代,普通人的出路到底在哪里?

02 资本利得

“中产阶级,如何保护自己的财富?”

权力的话题太敏感,我们不谈。我们来谈谈财富。

大部分普通人,都希望通过自身努力,辛勤工作为社会创造财富,从而获得应有的物质回报,进而跻身上层阶级。

这是过去三十余年的成功路径。但是这条路径只适用于特殊经济环境——在物资短缺的经济环境下,通过不断增加商品和服务,实现财富逆袭是比较容易的事情。

经济的大蛋糕不断地做大,人人都能吃上一口。

然而,为什么埋头努力工作的套路已经行不通了呢?

这是因为如今这个时代,经济发展迟缓,没有增量财富来分配。商品、服务都大量过剩,你努力工作创造的东西,并不是社会真正稀缺的。

只有资本是真正稀缺的。

为什么社会代际财富差距越来越大?因为资本利得速度远远大于劳动所得速度。而蛋糕没有持续做大,速度慢了,原本属于你的蛋糕就已经被别人吃了。这就是新时代的抢劫。

财富上的抢劫具体是如何发生的,这又是一个敏感的话题。不多探讨,仅说最浅显的,通胀。

市面上流通的货币量——M2增速过快,而GDP增速缓慢,这就导致货币供过于求,最后的结果就是通胀。

物价全面上涨,而你的工资没有物价涨得快。所以你的生活质量不断下降。

当然,并不是所有商品的价格涨得一样快,官方的CPI只有2%。所以,有的商品涨得快,有的涨得慢。那么,什么商品涨得最快呢?这里不多说了。

中产阶级如何保护自己的财富不受抢劫?只靠勤奋工作是不可能的,必须依靠资本的力量。

从个人到企业,无论是谁,想要实现财富的爆发,都需要靠资本的力量。个人的辛勤劳动,对于财富增长来说,只是为了实现资本最大化利用的工具。

努力工作带来的财富增长,是线性的,而资本带来的财富增长,才是指数级别的。

更进一步来说,你需要最大化利用自己的资本,投入最好的标的,获取最大的资本利得,来抵消通胀的影响。

要点只有两个:1、选择最优质的投资标的,2、调动最多的资本。

03 房子

“房子,是人生之锚。”

能充分满足这两个要点的,只有房子,一二线城市的房子。

为什么一二线的房子是普通人能选择的最好投资标的?

首先,一二线房产有广泛的需求。

中国人对房子的普遍认同感,这是房产的价值支撑。一二线,尤其是一线城市,有限的房产与持续不断涌入的人口,形成了极为不平衡的供需关系,这又加剧了人们对房产的饥饿感及焦虑感。

供需不平衡,加上持续通胀,导致房市成为了超发货币的蓄水池。

其次,政府十年如一日的调控,并没有缓解这种供需不平衡,反而大大增加了房产的交易成本。短期内,打压了交易量,压制了房价,但是从长期来看,供需问题不解决,额外的交易成本反而会转嫁到卖方身上,从而推高房价。

中国的政策,从来都是松一阵紧一阵。紧的时候,仅仅维持了房价的平稳,而松的时候,往往会引起房市的爆发。这个周期,从历史上来看,通常在2~3年。

其三,房子是普通人能撬动的最大资本杠杆。

哪个行业可以轻松从银行低利息贷出来几百万?没有任何一个行业能,只有房产,可以在自己资金比较少的情况下,通过杠杆放大收益。房贷,是普通人能撬动的最大杠杆。

最后,中国的房市,存在大量的套利机会。

何谓套利,就是低买高卖。但是通常的买卖,由于竞争者众多,最初的1元买进2元卖出,会慢慢演变为1.49元买进1.51元卖出,利润空间被快速抹平。如果你能找到一个长期套利的机会,你就能发财。

几乎所有的教科书都会告诉你,不存在长期套利的机会。因为至少要满足三个条件:1、这个市场足够大,2、存在严重的扭曲,3、99.99%的参与者都是愚蠢的,他们不知道这种扭曲。

而房市,正是这样一个市场。便宜的房子到处都是,韭菜太多,镰刀反而不够用了。

总而言之,一二线房产是普通人快速获取大量财富,甚至升阶的最好阶梯。

房子,是普通人的人生之锚,是确保你不会被这个城市抛弃的所在。

在大城市打拼而没有房产的,无一例外,生活会越来越艰难。而在大城市置业的人,他们会从最开始的艰难,到后来活得越来越轻松。

04 实践

“200w首付,你能买到北京多大的房子?”

如果你已经明白,要倾尽全力买一线房产。那么恭喜你,走出了至关重要的第一步。接下来,可以考虑后面九百九十九步的事情了。

很多人知道要买房,可是能花少钱买好房,真正赚到钱,实现财富迅速增长的人,没有几个。

为什么?

因为这世界上有三种人。

一种人,只停留在“想买房”的阶段。在他们的理解中,买房就是掏钱、找房、签字,完事儿。

他们说:“我想在北京买一套房。”然而,他们踏出第一步的时候,发现首付凑不出来,买房资格搞不定,中介费太高,卖家太强硬。买房路上层层大山,让他望而却步了。

这个时候,如果一个大V说了一句:“经济下行,政策利空,近期不是买房的好时机。”他正好借机下个台阶,把买房的事儿往后推个两年。

第二种人,是思想的巨人。他们看了很多理论,张口闭口高评高贷、X刀流、非笋勿入、空当接龙,实际上一套房都没有实操过。

这种人,就像一个习武之人,拿到一本残缺的武功心法秘籍。如果他不仔细推敲,小心实践,而是盲目照搬全收,那么后果一定是走火入魔。

第三种人,心有猛虎,细嗅蔷薇。

看房两百套,建立房产估值能力的基础。求亲友,跪银行,想各种办法筹钱,建立强大的融资能力、现金流管理能力。破限购,解药单,力战黑中介、泼皮无赖,锻炼出了极强的解决问题能力。

在买房这个游戏中,哪种人能笑到最后,结果不言而喻。

说白了,关键点就两个字,“实践”。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带来的经验,还可以让真理得到升华。

你手持200w,去北京的任何一家中介,他们会告诉你,只能买400w的房子。这还是你有首房首贷,资质特别好的情况下。但是让实操经验丰富的人操作,你可以买到600w甚至700w的房子。

当然,其中的艰辛不足为外人道也。

只有实践过的人,才知道一路上的坑在哪里,才会注重细节、做好风控。一个没有实践经验的小白,心比天高,很有可能一步踏空,最后命比纸薄。

中产阶级,如何快速地获取财富?

我坚定地认为,在房产这条路上,一步一个脚印走。房子最终会给我们回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