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钱是不可能的

央行公布的数据说,居民存款增速下滑严重,从2008年到2018年,短短10年间,城乡居民存款增速从18%下滑到了7%左右。

钱不存银行,都到哪儿去了?


Part.1

把钱放在银行可以很放心,但如果意识到通胀率的存在,心就不安了。

按照往年的存款利率变化来看,三年期银行存款利率是逐步走低的,这几年稳定在2.75%,与通胀率相比无力感有些重。

存钱是不可能的


三年期银行存款利率变化折线图


假设通胀率为5.5%,那么10万块存银行(年化收益率为2.75%),20年后还剩:

10万×[1+(2.75%-5.5%)]^20≈5.73万

不是有利息的吗?怎么存20年本利比最开始的10万还少呢?

其实这是指20年后这些本利只能相当于现在5.73万的购买力,也就是说10万块钱存在银行里不动还亏了!

所以,要对抗通胀,实现资产保值增值,最低限度要把我们理财的年化收益率提高到5.5%以上。

过去我们的理财渠道有限,钱不得不放在银行里。后来马云爸爸打开了大众理财的大门(多多心里一直都很喜欢马云爸爸,笔芯),而后更多的互联网巨头也参与到互联网金融领域,稳健理财4%左右的收益率,平平淡淡其实足以缓冲不少通胀率带来的隐性伤害。

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反过来又逼迫银行改变,最近银行理财的门槛降至1万元了,年轻人理财的渠道越来越多,存钱已经不再是唯一的选择。

多多建议,大家可以把6个月的生活费放在银行活期,其他钱可以存一点定期,买银行理财产品、货币基金或保险理财,风险承受能力比较好的朋友,建议每个月都分一部分钱做基金定投。

Part.2

理财渠道变多对居民存款的影响只是一小部分,其实年轻人没钱才是最大的理由。

存钱是不可能的


一个月三笔还款:房贷、车贷、信用卡/花呗......

工资一下子就没了。

买房首付还会把过去几年的积蓄一下子花光,这一届年轻人真心不容易。

而今物质社会的吸引力很大,来钱渠道也变得千奇百怪,捐卵、网贷、试药......

月入5000,过得像月薪5万,这般操作个人是不认可的。

家里没矿、日子过得紧巴巴怎么办?其实方法还是那个——开源节流

方子虽老,但受用。

不过我们这一届年轻人也很奇怪,可能没经历过吃不饱饭的日子,开源渠道不少,但就少了点动力。

一个人最为勤奋的时候,可能就是高中备考、初为人父(母)之时了,我们经历过高考,奋斗过一轮,享受一段轻松的日子,以后为人父母,或许还能重拾那股子拼劲。

幸好这个时代机会很多,两个阶段期间轻松一下也不为过,只要不随意借钱,不为了物欲送上了未来,还是可以接受的。

但如果没有结婚的念头,难不成一辈子就这样过下去?这问题得好好想想吧,毕竟我们的人生不是为了高考、不是为了孩子的。

Part.3

家有两个小猪钱罐,是小时候买的,我和弟弟一人一个。

钱罐不大,给小孩子存钱效用也不大,(纸币)不够放呀,所以两只小猪成了十几二十年来的摆设。

昨天到家,看到老爸放一枚硬币给猪女,再放一枚给猪仔,才发现只要儿女回家,爸爸妈妈就会给猪女和猪仔存一枚硬币。

“存钱”在老父母眼中变成了对儿女归家的期盼(๛˘³˘)۶♥

我捧起两只小猪称量一阵,猪女太轻了,惭愧啊~感谢父母从小就给了自己足够的自由!

国庆在家,大家要好好陪伴家人哦ヽ(。◕‿◕。)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