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移民简史

约六朝梁元帝时(552年),长江口出现的壶豆洲(又名胡逗洲)便有流人煮盐为业,这些流人主要来自今常州、武进、宜兴、无锡、锡山、江阴一带。

唐末军阀割据,吴兴(今浙江湖州)人姚氏家族三代(姚存制、姚廷、姚彦洪)统治胡逗洲(其时称静海)、东布州达半个世纪之久,其军队和家属有万人之多。

北宋末年,因避金兵侵略,北方老百姓大批随宋室南迁,在通州(今南通)定居的有京兆杜氏、宜阳韩氏、龙兴季氏、韩城韩氏、渭南李氏、昆阳叶氏、长林林氏、东海徐氏等等。

明初,元将元善率军降明,遣诸通州屯垦,元善与军师伯颜忽晃及二将分别以保、达、浦、沙为姓,子孙世居通州。

元末明初迁来通州定居的还有苏、常两府的丘、陈、宋、蒋、曹、季、金、吴、张、陈、施等姓,杭嘉湖地区的赵、姜、彭、萧、杭、夏、俞等姓,南京的周、刘、胡、戴、秦、马等姓,江西抚州的范姓。

根据民间家谱记载,明、清时期迁来通州的还有南京的许、芮等姓,句容的汤、自等姓,六合的王姓,镇江的茅、庄、巫等姓,丹徒的徐、卜等姓,常州的季、翁等姓,常熟的蒋姓,歙县的洪、王等姓,宣城的程、赵等姓,休宁的胡、金等姓,滁县的孙姓,杭州的陆、俞等姓,余姚的章姓,宁海的萧、钱等姓,宁波的叶、沈等姓,泰兴的蔡、周、戚、汪、伍等姓,高邮、宝应的丁、唐等姓,扬中的马姓等。

至18世纪初,崇明人陈朝玉(1688一1761)率妻来到海门,沿江岸垦殖,并带动了大批崇明人迁来。他们辛勤垦殖,使沿江新垦地渐成村落。其时海门境内一万多人,崇明人近三千人,以后200年间不断有崇明人迁至海门。

南通移民简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