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中面对老八逼宫,为何只有王文昭和张廷玉敢站出来说话?

嘌送o8fi4010


首先说,在正史当中,是没有所谓的“八爷党”逼宫这个事件的。

电视剧《雍正王朝》中设计八爷党逼宫的情节,最主要的目的,是表现雍正推行新政遇到的阻力和雍正推行新政的决心。

我们先看看这个“逼宫”这怎么回事。

在康熙朝的“九子夺嫡”当中,胤禛笑到了最后。但是,这也让他树立了“八爷党”这个死敌,八爷党的代表人物就是八阿哥胤禩。

从雍正登基那一刻起,八阿哥胤禩以及他的“八爷党”就开始了对雍正执政的“打横炮,使邪力”。直到雍正四年,这个一心要扳倒雍正的“廉亲王”,也是总理王大臣允禩,感到机会来了。

雍正登基之后就开始“大刀阔斧”的推行他的“新政”:追缴国库欠款,推行“摊丁入亩”,“火耗归公”。实施“官绅一体当差一体纳粮”。实际在历史上雍正还推行了“改土归流”。

同时,对于满人,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八旗子弟”,雍正也想做一番“整顿”,也就是“整顿旗务”。

整顿旗务的目的,是通过给满人划拨土地,来实现旗人“自食其力”。

满清入关后,旗人享受着“不劳而获”的特权,无所事事,自然会导致“无事生非”。同时不劳而获的旗人,也是朝廷的一个很大的负担,旗人自食其力也是给朝廷减轻财政上的困难。

雍正的这些新政措施,于国于民都是很有利的事情,基本上达到了国家增加税收,老百姓减轻负担的目的。

但是,这些新政却得罪了包括朝廷官员(火耗归公),士绅阶层(摊丁入亩),以及清流(士绅一体当差一体纳粮)还有旗人(自食其力)。

这些在雍正四年集中爆发了。

以“读书人的领袖”李绂为首的“清流”,借口田文镜在河南推行“士绅一体当差一体纳粮”的新政,造成读书人的不满而集体罢考事件,弹劾田文镜为“酷吏”,而雍正却极力维护田文镜,最终闹到雍正要把李绂杀了。

但是,雍正最终还是不敢真的彻底的得罪“天下读书人”,所以在午门问斩的最后关头让四阿哥弘历赦免了李绂。

雍正的这个举动,却给了八爷党一个信息,那就是:雍正的新政已经让他丧尽民意。他们的机会来了。

在八爷党骨干九阿哥和十阿哥等人的鼓动下,八王爷允禩也按耐不住了——机会稍纵即逝,该是出手给雍正致命一击的时候了。

允禩的计划还是非常周密的,三个步骤的安排也是非常有用,包括拉拢三阿哥弘时,收买九门提督隆科多。

允禩的意图,是利用雍正急于整顿旗务的想法,让弘时进言以帮助雍正解决“整顿旗务”的困难为理由,让康熙同意关外的四个旗主铁帽子王进京。然后勾结这四个铁帽子王在雍正召集他们共同商议旗务的时候,突然发难,以雍正推行新政违背祖制,造成朝野上下人心尽失为罪名,逼迫雍正恢复所谓的“八王议政”,从而在根本上架空用纸,然后再逼迫雍正退位。

这一次,八爷党似乎是“志在必得”:有关外的铁帽子王的支持,还有满朝文武当中绝大部分人的拥护,有九门提督隆科多撑腰,还有已经骗去的京畿护卫两大营防务共管。人心,文治,武备样样俱全。

于是,在朝堂之上,从铁帽子王开始,对雍正发起了“突然进攻”。

雍正显然是措手不及的。铁帽子王永信咄咄逼人,但满朝文武附和的人有,却没一个人敢站出来支持雍正!

这完全就是一边倒的架势。

但这个时候,有一个人站出来对雍正表示了坚决支持。

这个人就是王文昭。

王文昭是雍正首开恩科的状元。

在电视剧里,王文昭在最后的殿试环节大约是有点紧张,文章写的比较慢,天都快黑了,这伙计还没写完。但雍正很有耐心,不仅宽慰王文昭好好写别着急,还亲自为王文昭举烛照明。这样,被雍正亲自关照的王文昭就成了雍正钦点的状元,也算是最正宗的“天子门生”。

王文昭也算是“清流”,他对田文镜或者说雍正的新政也是不满意,毕竟是触及到了“读书人”的利益,但是作为最正宗的天子门生,王文昭的挺身而出,代表的是一种对皇上,对朝廷礼制忠心与尊重。

因此,王文昭在表达了自己对新政并不赞同的同时,也痛斥了果亲王永信僭越朝廷礼制,越权干预朝政的“大不敬”行为,并强烈要求永信向皇上道歉。

王文昭想表达的意思很明确,无论政见如何不同,规矩就是规矩,礼制就是礼制,皇上那至高无上的权威是不容挑战的!

王文昭站出来,尽管很快就被九阿哥允禟用“满人的一条狗”谩骂侮辱的口吐白沫败下阵来,但也给雍正提供了一个喘息的机会。

朝堂之上的火药味也是越来越浓,直到雍正试图用武力镇压的手段强迫八王爷允禩闭嘴,而隆科多却在朝堂之上公开的站在允禩的一边,反过来逼着雍正让八王爷允禩说话的时候,雍正算是彻底明白了,这不简简单单的是一次指责和逼宫,这几乎快要演变成一场“政变”了。

十三阿哥允祥没有音讯,皇宫也已经被隆科多控制,并且隆科多告诉雍正,京畿护卫的丰台大营和西山锐健营也是拥护允禩的,雍正感到了后背发凉。

无奈,他只好让允禩说话,尽管他知道允禩一旦开口,那就是“讨伐”。

果然,允禩没有客气,先是给雍正扣上了一顶“污蔑先帝,否定先帝功绩”的帽子,然后就是痛斥雍正的新政“违背祖制”,并且搞得天下大乱,人心尽失。

最后,允禩告诉雍正:恢复八王议政,恢复祖制,交出权力才是唯一出路。

看着满朝文武无人出声,似乎是默默的看着胤禩一伙明火执仗的“逼宫”,雍正几乎是要撑不住了。

但是这个时候,张廷玉站了出来,这位信奉“万言万当,不如一默”的军机大臣,从容却滔滔不绝的开始了“绝地反击”。

张廷玉的反击,有理,有据,有杀气。

第一,他在一开始就给了八王爷允禩和九阿哥允禟一个下马威,历来比较谦虚的张廷玉也扎扎实实的摆了一下老资格和势力:我是康熙朝的老臣,两朝的宰相,朝堂之上门生故吏很多,你八王爷是不是说我也是满人的一条狗?

张廷玉在警告允禩,不要惹怒了朝廷的汉臣。

第二,张廷玉引经据典的剖析了所谓的“八王议政”,并明确的告诉满朝的大臣,大清朝无论是在关外还是关内,从来就没有过形成制度的“八王议政”。没有的事,怎么恢复?

并且,张廷玉也一针见血的指出,太祖皇帝不搞“八王议政”最根本的原因,就是防止有人对皇位产生“非分之想”。

这一回合,四个铁帽子王都老实了——他们哪一个也不敢粘上“非分之想”这个麻烦。

第三,张廷玉仗着曾经是康熙近臣的身份,证明康熙本人对朝廷吏治腐败,国库空虚也已经非常担忧,但又没有精力去纠正,而只能寄希望于下一代。

这个观点,他征求了同样是康熙近臣的上书房大臣马齐,马齐旗帜鲜明的证明了张廷玉的话。

接着,张廷玉毫不留情的指出,康熙之所以没能及时治理吏治腐败,解决国库空虚的根本原因,就是九子夺嫡给闹的!

张廷玉是把允禩所谓为了“爱新觉罗的江山社稷”才发难于雍正的画皮剥干净了。此时的雍正才算缓过一点气来。

最后,当允禩大骂张廷玉是为了怕雍正倒台保不住他的荣华富贵和权势才支持雍正的时候,张廷玉一剑封喉:你我同时辞官,归隐山林如何?恐怕我舍得,八爷您不会舍得吧!

运禩竟一时无语了!

可以说,张廷玉的挺身而出朝堂争辩,一方面确实是压制住了八爷党咄咄逼人的气焰,给雍正壮了胆,也为雍正赢得了宝贵的时间。或者说给在外面挽救危局的十三阿哥允祥争取到了时间。

果然,八爷党的气焰被打下去了,十三阿哥允祥在宫外也得手了。

这个结果,八爷党做梦也没想到,九成把握的逼宫,竟然败的如此彻底。

一手好牌,怎么会打成这样?

张廷玉之所以在关键时刻敢于站出来,大体上有三个原因。

第一个是历史原因。作为经历了康熙雍正两朝的上书房大臣,张廷玉最清楚雍正为什么能够继承大统,那就是他知道并赞成康熙的判断,只有雍正可以匡扶康熙朝晚期的弊端,八王虽有贤名,但却心中没有江山社稷。

第二,是对雍正登基后,八爷党几乎事事处处与雍正明里暗里对着干干扰和阻挠新政的实施的极度不满,张廷玉对新政是完全支持的,他相信雍正新政会给朝廷和百姓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

第三,张廷玉也的确害怕一旦八王爷允禩一旦得手,他这个雍正的坚定支持者,同时也是雍正最为依仗的当朝宰相,“万劫不复”是可以预计的。张廷玉赌了一把,他选择了与雍正共进退。

他还是有点把握的,那就是十三阿哥怡亲王允祥的不知去向,他相信这个雍正最为信任的铁杆兄弟,绝对不会是上朝路上临时发病去看太医,因为允祥应该是非常清楚这个朝会的极端重要性的。

张廷玉所做的,除了打击允禩的气焰,也就是尽力拖延时间。

所以,看好雍正的张廷玉就义无反顾的站出来,用自己的渊博和胆量赌了一把。

他赢了。


步武堂


老八逼宫一事源于雍正帝意图推行新政。

老八借助这个时机,联合了四大旗主王爷和三皇子,上演了一场逼宫大戏。

当时,雍正帝在说完推行新政的好处之后,让大家对此事进行讨论,还加上了“言者无罪”这句话。

说完估计他就要后悔了,一下收不住了形势。

反正言者无罪,一群人开始猛烈抨击新政。

雍正帝顿时被将死在那里,毫无办法,下不了台阶。

看到雍正帝情况危急,第一个站出来的是王文昭。

在这样一个雍正帝明显处于弱势,得罪老八一伙极有可能最后掉脑袋的情形下,王文昭为什么要站出来?源于几点。

首先,他作为新科状元,是由雍正帝钦点的,也就是说雍正帝是他的恩师,恩师有难哪有不管不顾的道理。

况且如果老八失败,他作为第一个力挺雍正帝的臣子日后必定飞黄腾达。

而如果他不站出来,老八胜利了,他不属于老八一伙,对自己也没有好处。

但他的话语即刻被老久胤禟骂回,说他是满人的一条狗。

王文昭对此攻势,只能装癫痫退下。

但老九骂王文昭的话语却给张廷玉抓到了可趁之机。

张廷玉作为雍正帝非常信任的大臣,此时维护皇上为职责所在,不说话将来必然会受到惩处。

如果事成,雍正帝对他的赏识将更深。如果事成不了,毕竟言者无罪,也不至于掉脑袋。

于是抓住老九的话柄,说道,我是两朝的宰相,这里有我的众多门生故吏,你该不会把我们都当作满人的一条狗吧。

这样就将在场的汉人官员都划到了自己一边。

随后提到新政的推行是先帝的遗愿,并以此拉上军机处大臣马齐,让他证实此言属实。

这一招确实高明,即便之后老八胜利,也万万不能将马齐及所有的汉人官员都杀光。

两人都是非常聪明之人,有着非常高的智慧。

不仅在雍正帝面前展现了作为臣子的忠诚,而且话语中还明哲保身,即使失败也不至导致严重的后果。

想来为官之人真需步步谨慎,极高的聪明才智,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独狼映画:孙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