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掖市“放管服”改革成为全省典范

本报兰州讯 (记者 何成军 胡旺弟) 9月30日,记者从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张掖市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张掖市在全省首次比较系统提出构建以“四个六”为主要内容的“放管服”改革模式,先后10批次取消调整和下放行政审批项目421项,全面提升全市“放管服”改革整体水平。

张掖市持续深化简政放权,使行政审批事项大幅减少、企业税费负担普遍降低、政务服务不断优化,经济社会发展迈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据介绍,张掖市按照“能减全减、能放全放”的原则,在全省率先开展环评审批改革,将建设项目分为申报、备案、审批三大类,实现了评估类项目大幅减少,审批时间大幅缩短,企业负担明显减轻,成为全省乃至全国推进“放管服”改革的样板和典范。 在全省率先启动建设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基本实现了投资项目所有审批事项“一网通办”。今年上半年,共申报投资项目337项,项目办结率53.41%,事项办结率95.82%,限时办理率100%。

为切实解决办事难、办事慢、办事繁等问题,张掖市以“四办”改革为重点,认真梳理群众和企业到政府“网上办理”事项及“最多跑一次”清单,目前已有31个部门单位上报网上办理事项554项,市级两批次公布“最多跑一次”事项337项,六县区两批次公布“最多跑一次”事项1963项。在法定和已压缩环节时限基础上,张掖市进一步优化流程,减少前置环节,提高办事效率。此外,全面推进政府服务职能向县、乡、村“三级延伸”,推动实现与群众联系密切的事项就近办理、同城通办、异地可办。力争今年年底前,张掖市县(区)80%以上政务服务事项“一网通办”,实现“最多跑一次”,使群众和企业的获得感满意度明显增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