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的青春没有一场颠沛流离,别在能吃苦的时候选择安逸

谁的青春没有一场颠沛流离,别在能吃苦的时候选择安逸

文 © 曲一线科学备考

在所有同学漫长的学习生涯里,都曾经问过自己这样一个问题:“我为什么要好好学习?”

明明都在一样的年纪,有些人可以活得恣意妄为,当我埋首于书山题海,做那似乎永远也做不完的卷子时,他们可以悠悠闲闲地玩手机、打游戏;当我困得摇摇欲坠用站起来背书保持清醒时,他们可以潇洒地无视老师目光,明目张胆地在课上睡觉;当我在假期亦如履薄冰,诚惶诚恐不敢浪费一分一秒时,他们可以自由地放飞自我,看遍祖国大好河山,轻松愉悦。

谁的青春没有一场颠沛流离,别在能吃苦的时候选择安逸

是啊,学习这么苦这么难,不仅有身体上的劳累,还有精神上巨大的压力。可能付出良多而不见起色,可能在漫无尽头的长夜里苦苦挣扎。十二年的坚持,绝不是一张嘴就能应允的事情。

我们为什么要好好学习?

为什么身边的老师、家长甚至过来人的学长学姐都在鼓励我们好好学习?

因为这是我们能掌握的,改变命运的最直接的方式了。

谁的青春没有一场颠沛流离,别在能吃苦的时候选择安逸

现在有很多听起来很多道理的“现实经验”,会告诉我们所谓的“读书无用”“学历无用”“你能达到的顶峰很大程度上还是要取决于你的家世和户口”。这不是完全没道理的,这个世界有很多时候还是会被一些事情限制的。

然而正因为如此,我们不能改变家世和出生地,但我们可以接受不能改变的,去努力改变能改变的。努力未必会有好的结果,但不努力一定不会有。

谁的青春没有一场颠沛流离,别在能吃苦的时候选择安逸

你以后会慢慢发现,改变是很难的,人一旦习惯了自己的安全领域,想要探出触角需要花费数十倍的努力。而且,比起现如今,只要好好听讲、认真做题、拼命努力就能触碰得到的梦想和未来,以后的很多事情,要复杂得多。

龙应台写给儿子的那一段话曾流传甚广,她说:“孩子,我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绩,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当你的工作在你心中有意义,你就有成就感。当你的工作给你时间,不剥夺你的生活,你就有尊严。成就感和尊严,给你快乐。”

谁的青春没有一场颠沛流离,别在能吃苦的时候选择安逸

你们当中的许多同学,可能或多或少地听说过这段话,可是你们真的能够感受到这段话的含义吗?

是的,可能学习不是唯一的出路,曾经没有很高的学历也可以过上想要的生活。然而时代在变化,没有任何一个时期,比得上现在,社会对于真正的科技与人才的旺盛的渴求。

谁的青春没有一场颠沛流离,别在能吃苦的时候选择安逸

现在双一流大学的名单已经出炉,现在的你们看着上面的学校的名字,可能觉得只是一个个名字,然而一年或是三年以后,可能那就是你们的学校,或者是一种无形的差距。

我向来不愿意拿我就读的大学作为自己身上的标签,因为觉得它不应该是我谋求炫耀或是其他什么的标志。但是在他人眼里,这会一直是我身份的一部分。我所位于的平台,接触的教育资源,日常相处的老师同学,都会是这个学校、这重身份的一部分。

谁的青春没有一场颠沛流离,别在能吃苦的时候选择安逸

我可以课后在未名湖边散步,去百周年纪念讲堂看电影,在图书馆里自习,去上名字曾印在多部著作上的教授的课。这些都是这重身份带给我的一些权力,而我,在高中时代的努力奋斗,与广远未来里不会停下的不懈追求,亦是我应尽的义务。

这就是成就感。

谁的青春没有一场颠沛流离,别在能吃苦的时候选择安逸

学历有时并不能完全代表能力,并不是说其他学校的学生就会差于清北名校。但是,在这个快节奏的社会里,不会有太多人有时间让你慢慢展现能力,名校的标签,起码可以保证一个基准优秀率。

这就是选择的权利。

放弃比坚持简单太多。放弃的念头只需要一个瞬间,然后其他的事情就顺理成章。而坚持需要打倒无数次一闪而过的放弃,拖着疲惫的身躯蹒跚行走在人生的道路。

谁的青春没有一场颠沛流离,别在能吃苦的时候选择安逸

"不奋斗的话,一天一天会很容易,一年一年会越来越难;奋斗的话,一天一天会很难,一年一年会越来越容易。''

所以,为了选择的权利和成就感,为了快乐和想要的生活,或者是为了不辜负拼命奔跑的自己,谁的青春没有一场颠沛流离,别在能吃苦的时候选择安逸。

关注:曲一线科学备考 公众平台

每天11:30准时更新 陪你出征 赢在高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