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線教育運營:各種裂變增長方式的最全比較和分析

在線教育運營:各種裂變增長方式的最全比較和分析

以上內生性獲客主要指的是各種通過老用戶進行裂變的方式。

為什麼能做裂變?

商家在運營過程中積累了老用戶對自己的信任和對產品的認可,統稱為老用戶勢能,利用老用戶的勢能以及裂變的誘餌可以去驅動用戶做裂變任務,勢能越強驅動用戶做的任務可以越多、越難,但老用戶的勢能是恆定的,比如:可以讓一個老用戶去邀請20個好友砍價,但只能邀請2個好友去拼團,因為拼團相對砍價來講是更重的行為,需要消耗更多的勢能。

裂變行為的輕和重:

投票、砍價、朋友圈點贊、紅包裂變、積分寶、任務寶、朋友圈打卡是屬於比較輕的裂變行為,因為對於老用戶來講,不需要做太難的任務;

拼團和分拆付費產品裂變是屬於比較重的裂變行為,因為老用戶需要讓新用戶去支付,而支付是一個比較難的任務。

輕量級的裂變以做曝光為主,可以拉新更多人數;相對於輕量級的裂變,比較重的裂變拉新人數更少,但是比較精準,因為重的裂變行為中,老用戶會利用對好友的瞭解幫商家去自己朋友圈裡篩選出精準用戶,否則對方不會付費。

注:投票是屬於有排名式的曝光,效果不好,因為排名靠前的會作弊、排名靠後的會放棄,吸引來的用戶精準度是最差的。

紅包能做裂變嗎?

正常的紅包是不能做裂變的,因為錢是沒有任何屬性的物品,所以裂變過來的都是羊毛黨,但是,如果是要做任務才能得到紅包,那也是一種思路,比如,趣頭條就是利用了紅包獎勵機制,將紅包的獎勵插入到了用戶整個使用APP的過程中,只有完成了任務才有獎勵,既達到了拉新又達到了促活的目的(拉新和看新聞都會有獎勵),而且不會被薅羊毛。

實物產品裂變VS虛擬課程裂變:

對於比較好的裂變而言,需要讓用戶儘可能離產品的距離接近、體驗到產品的好(這個才是口碑傳播的本質),但是實物產品和虛擬課程又是有差別的:

1)實物產品因為重,所以傳播速度慢,但是給用戶的感知強烈;

2)虛擬產品因為輕,所以傳播速度快,但是給用戶的感知比較弱,所以要在觸達到用戶的一瞬間去轉化用戶去裂變傳播

實物產品的裂變參考瑞幸咖啡:《如何裂變拉新?從瑞幸咖啡中得到的啟示》,因為不能上鍊接,大家自己搜索一下。

虛擬產品的裂變參考:《學而思課程裂變》(單個活動付費用戶8.5w,公眾號漲粉8w)

在線教育運營:各種裂變增長方式的最全比較和分析

在線教育運營:各種裂變增長方式的最全比較和分析

在線教育運營:各種裂變增長方式的最全比較和分析

多復購產品和低復購產品分別如何做精準用戶裂變

根據前面的分析,要做精準用戶的裂變,一定是比較重的裂變,也就是需要新用戶付費,方法無非就是:拼團和分拆付費產品裂變。

拼團適用於高復購產品的裂變(以實物產品為主),因為如果是第復購產品,老用戶拉了新用戶之後就停止裂變了;分拆付費產品裂變適用於低復購產品(以線上數字產品為主),上面學而思的案例就是屬於這種類型。

分拆有兩個維度,一個是內容維度,學而思的分拆用的是內容的維度,讓老用戶體驗一部分內容,當老用戶認可這部分內容後去拉新用戶,拉新用戶後給老用戶完整內容;另一個維度是時間維度,比如,某個軟件原價299元/年,先讓老用戶9元體驗一個月,後面可以支付290元購買全年,或者拉3個新用戶購買9元體驗一個月後免費獲得一整年的使用權限。

通用式的裂變VS定製式的裂變:

投票、砍價、朋友圈點贊、紅包裂變、積分寶、任務寶、朋友圈打卡這些比較輕量級的裂變都是通用式的裂變,因為和產品綁定不緊密,所以可以達到通用的效果,但是越是和產品綁定越緊密的裂變越是需要為產品量身定做裂變。

分銷是最高level的裂變:

因為分銷是將一個C端用戶培養成了小B端用戶,需要用戶對產品的極度認可,中間需要經歷比較長的用戶培養週期,不是隨隨便便一個用戶就能去做分銷的,而且分銷模式需要對產品、商業模式、收益等做綜合考慮後才能設定。

主動式裂變VS被動式裂變:

除了朋友圈打卡是被動式裂變,其他方式的裂變都是主動式裂變,主動式裂變的特點是有明確的目標考核,相對的,這種方式得來的用戶精準度比較低,而被動式裂變得來的用戶的精準度比較高。

精神層面產品裂變VS物質層面產品裂變:

通過精神層面產品吸引過來的用戶level肯定比通過物質產品裂變吸引過來的用戶level更高,這個無需解釋。

為什麼課程的裂變要麼是群裂變要麼是拉人比較少的任務寶?

原因如下:

一般精神層面產品對應的用戶level比較高,不太容易驅動他們去主動拉很多人,所以僅僅去做純被動曝光(偏精神層面的內容型產品也符合這類用戶的朋友圈人設),而且內容型產品如果沒有體驗,用戶感知力不強,所以,也不能驅動他們去拉很多人。

做裂變的幾個注意點:

1、裂變要根據自身的產品規劃好如何轉化為付費用戶的路徑和方式,否則只是為了拉新而拉新;

2、好的裂變就要讓產品和用戶離得更近,比如打卡類裂變,如果僅僅是在微信群打卡,新的用戶很難感知到產品,但如果把之前用戶的打卡內容沉澱在小打卡、鯨打卡等打卡產品裡面,用戶就能通過UGC內容更好地感知到產品了;

3、裂變其實是對用戶渠道重構的一種方式,以前的新用戶通過戶外廣告、電視廣告、線下門店、大眾點評過去,但是裂變的方式是將所有的C端用戶變為了自己的用戶獲取渠道;

4、分享的時間節點分為3個:分享前、分享時、分享後,每個節點需要考慮的點是不一樣的。

在線教育運營:各種裂變增長方式的最全比較和分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