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之前的中国足球是什么样子?

主持人:“什么运动让人看着最揪心?”

白云(宋丹丹饰):“足球!”

主持人:“什么运动让人看着更揪心?”

白云:“中国足球!”

十年之前的中国足球是什么样子?

这是2008年的春节晚会上,赵本山和宋丹丹所演的小品《火炬手》中的一段台词。十年之前,中国足球还在春节晚会上被人们当作笑料。十年过去了,我们见证了中超联赛“金元时代”的崛起,见证了中国足球大刀阔斧的改革和一系列争议不断的政策,也似乎已经习惯了国字号球队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从2008到2018,中国足球依然在探索的道路上艰难地前行着。

随着希丁克一期大名单的公布,中国足球又踏上了奥运预选赛的征程,让人不禁想起十年之前,那支在家门口参赛的国奥队,以及那次让人“揪心”的奥运之旅。然而回想2008年的中国足球,令人失望的不仅仅是那支被寄予厚望的国奥队,国家队冲击南非世界杯失败,国少、国青接连在亚洲赛场失利,国字号球队可以称得上“四大皆空”,联赛混乱不堪丑闻不断,时任足协领导走在腐败的道路上......有人开玩笑说,在08年这样一个重要的奥运年份,中国足球是唯一“发挥正常”的项目。

十年之前的中国足球是什么样子?

那一年,中国足球可以说到了最低谷。就连《人民日报》都看不下去了,用“好死不如赖活着”,表达了对于中国足球的愤怒和无奈:“这句俗话是指那些苟且偷生、混日子的主儿。形容中国足球,也许有些过分,但是,眼下的情况就这么明摆着,死,一下子还死不了;活着,虽然难受,但多少还有一口气,没准儿什么时候东山再起。”

除夕夜的哀愁

那一年的中国足球,在大年夜就给球迷添了个堵。在国足2007兵败亚洲杯之后,人们把更多的希望寄托在了南非世界杯预选赛,中国队在除夕夜客场面对阵容并不齐整的亚洲冠军伊拉克,拉开了20强赛的序幕。然而也就是从这大年三十开始,国足的世界杯之旅变成了时任主帅福拉多和足协任命的“总教头”杜伊科维奇上演的闹剧。

十年之前的中国足球是什么样子?

那一年,足协的重点不在世界杯,而是家门口的奥运会。杜伊科维奇上任国奥主帅之后把国奥的进攻练得有声有色,而国家对那边正好在亚洲杯后遭遇低潮,朱广沪黯然下课,不如让杜伊科维奇当个总教头,再找个同胞福拉多当执行主帅,“双管齐下”总没错吧?

如果你是球员,赛前给你安排俩教练,你该听谁的呢?

新教练总得有个开门红吧?除夕之夜客场战平伊拉克,球迷们已经有点不满了,这支伊拉克队虽说是亚洲杯冠军,但是在对阵中国队的时候阵容并不完整,球队也曾陷入混乱,没有拿下非常可惜。接下来面对卡塔尔(客)和澳大利亚这两个实力强劲的对手,又是两场平局,三战三分其实也还能说得过去,只要把后面两个主场打好了,从20强突围肯定没问题。

问题这不就来了,不知道是想赢怕输的心态作祟还是两个教练指导无方,连续输给卡塔尔和伊拉克,让中国队的出线希望直接覆灭,提前一轮出局,哪怕最后一轮赢了澳大利亚,也就争得了一个“挽回颜面”的三分。

六场比赛六套首发,谁上谁尴尬。连续两届预选赛,国足都提前和世界杯说了再见。

十年之前的中国足球是什么样子?

豪赌奥运,输球又输人

家门口的奥运会,打不好,谁都没面子。可惜豪赌奥运的战略到头来还是败给了混乱的管理,和脆弱的基础。

杜伊科维奇早在2006年就挂帅国奥队,而他上任伊始也确实为国奥队带来了不少新东西。这支以2005年世青赛被班底的国奥队毕竟是有过大赛经验的,连续在亚运会和土伦杯给中国球迷带来惊喜,08年家门口的奥运会自然给了球迷们更多的期望。然而三场比赛下来,信誓旦旦喊着要打入四强的国奥队,小组都没出线,还落得个输球又输人的名声。

十年之前的中国足球是什么样子?

尼日利亚球迷在看台上刺眼的标语戳中了球迷的心,梅西领衔的阿根廷队让中国足球知道了什么叫底蕴和实力。

然而国奥队在小组赛前的人身赛接连遭遇失利,让人们不禁担忧起奥运会的成绩,更然人担忧的是教练组的混乱,赛前杜伊科维奇甚至已经被架空权力,殷铁生临时接管......临阵换帅,我只在那支国奥和今年的西班牙队身上见过。

小组赛首轮,在多一人的情况下被小组“弱旅”新西兰队逼平。同比利时的比赛,不仅输了0-2,场上人数还少了俩,谭望嵩的飞踹直到现在都深深地被球迷们记在脑海里。两战1分基本失去了晋级资格,第三战面对小罗领衔的巴西队,国奥净吞三蛋惨痛出局。这届赛事留给人们唯一的亮点只剩董方卓“奥运第一球”的称号。

豪赌奥运的结果是什么,我们都看见了,赌注没压上,联赛和国家队也搞得一团糟。

中超联赛,说退就退,“不玩了!”

2008年的中超,别的没记住,就记着武汉光谷退赛了。

十年之前的中国足球是什么样子?

体制,是中国足球这些年来一直绕不开的一个话题。

2008年10月2日,武汉光谷俱乐部决定退出中超联赛的消息让整个中国足坛炸开了锅,当天他们与辽足的比赛也只能被迫取消。几天之后,中国足协正式公布了针对武汉光谷退出2008年中超联赛的处罚:取消在中国足协注册资格,罚款30万元人民币。

事件还要追溯到9月28日,在武汉光谷客场与北京国安的比赛中,李玮锋在解围时踩到了路姜,后者在争执中起身掐住李玮锋脖子,被主裁判红牌罚下,而对李玮锋未作判罚。后来主队提出上诉,并以退出“要挟”中国足协,要求对李玮锋进行追加处罚。两天后,中国足协对李玮锋作出停赛8场、罚款8000元的处罚决定。

武汉退赛,对中国足球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国字号成绩成体惨淡,联赛进行到一半球队退赛,在混乱与迷茫中,中国足球彻底输给了自己。山东鲁能的夺冠在这一年早已经被乱七八糟的事件所掩盖,甚至央视都做出了封杀中超联赛的决定。

这个时候,《人民日报》又说话了,“多年来联赛中层出不穷的罢赛、黑哨、球霸、暴力事件已经屡见不鲜,由深层体制所决定的恶性循环终于在这一刻得到爆发,如果不从根本上试图解决,中国足球只能继续堕入无底深渊,万劫不复。”

“足球从娃娃抓起”只是一句口号

这两天,我们总是能看到亚少赛的相关新闻,塔吉克斯坦都已经闯入了四强,中国队呢?不好意思,预选赛没通过......没资格参加。

十年之前,至少中国队还是能参加亚少赛、亚青赛正赛的。但那个时候球迷们对成绩的要求也高,毕竟2004年,王大雷领衔的国少队可是拿了亚少赛的冠军,并在2005的世少赛上发挥出色,让中国球迷看到了未来的希望。

然而中国足协掌门人豪赌奥运的战略,让其他国字号球队也背上了沉重的包袱,国少队被挡在世少赛之外,国青队被挡在世青赛之外,中国足球未来多年,都将和世界足坛主流赛事说再见,“冲出亚洲”的愿望,彻底覆灭。

国青和国少,不正是未来十年要扛起国家队大旗的一代吗?2012奥运会,2014世界杯,2018世界杯......再想想这届国少队,以及后面的2022世界杯,2024奥运会,2026世界杯甚至2030世界杯......

“谢亚龙下课”已经被娱乐化

我们都知道,中国球迷最爱喊“XXX下课”,但是能把下课喊出一定境界的,非前足协副主席谢亚龙莫属。

十年之前的中国足球是什么样子?

自从2005年接任阎世铎成为足协副主席以来,这个从田径赛场转行足球的“门外汉”就一直不受球迷的待见。而他的管理方式也受到了许多非议,无论是女足的频繁换帅还是国足的“双主帅”政策,给中国国字号球队带来了无尽的混乱。成绩不好,领导们自然成为众矢之的。

这还不是最主要的,谢亚龙善于在球员和教练面前展示自己的权威,甚至干涉球队内部事务,也是球迷们觉得这个“门外汉”不懂足球瞎指挥的最重要原因。“叉腰肌”事件就是典型的例子。

女足兵败奥运后,谢亚龙在总结会上痛批女足“无斗志无能力”,甚至在演讲中提出了一个名词——“叉腰肌”,他说中国女足身体肌群中最需要训练的是“叉腰肌”。然而这也成为了网民们娱乐化的对象,“叉腰肌”到底是什么不重要,但是这足协大领导可真是什么都不懂啊,原来有了“叉腰肌”就能踢好球,那中国足球这么多年可走了不少弯路!

相关阅读:【中国足球史话:“谢亚龙下课”】

2008年的全面失败,让中国足球跌入了谷底,谢亚龙下课变为了现实,在随后一年的足坛打假风暴中,锒铛入狱。

十年后呢?

十年后的今天,我们回头再去看这段“不堪”的历史,仍然发现有许多问题依然没有解决。国家队从20强赛突破到了12强赛,却仍然没有捅破那层窗户纸;奥运会仍然没进去;国少队甚至缺席了亚少赛,只有中超联赛在金钱和外援的扶持下给了人们一些“中国足球振兴”的希望,如今又要妥协与新的各种各样的“政策”;而青训......“足球从娃娃抓起”依然还只是一句口号。

我们想象中的中国足球,不仅仅是进一次世界杯,踢一次奥运会,我们见证了五大联赛的辉煌和成功,见证了邻国韩日的崛起,也见证了德国、比利时和英格兰足球在沉沦多年后的爆发,也需要见证我们自己的足球,能够真正地摆脱束缚,健康、全面地成长;决策者要明白,一次成功不代表次次都能成功,这是2002年世界杯后留给我们最深刻的教训。

两年前的今天,中国男足在自己的“福地”西安0-1不敌叙利亚,2018世预赛亚洲区12强赛三轮战罢,一平两负仅积一分,赛后,“蔡振华、高洪波下课”的声音此起彼伏。

和十年前“谢亚龙下课”的声音相比,球迷们喊得更加撕心裂肺,因为这一次至少有了希望。

十年之前的中国足球是什么样子?

今年夏天的俄罗斯世界杯期间,《人民日报》在文章中引用前中国女足队员孙雯的话,再次点明了中国足球所面临的问题:‘为中国足球打造基础的技术人才,我们缺;耐心的、不急功近利的管理者,我们缺;公平竞争,维护规则尊严的职业精神,我们缺。’中国足球,缺少的东西太多。”

再过十年,我们中国足球一直缺少的那些东西,可以有了吗?

明天,就又是那个令中国球迷难以忘怀的日子了。17年前沈阳五里河体育场的呐喊声依然回荡在耳边,我们距离“冲出亚洲,走向世界”已经过去了17年。

中国足球还要经历多少个“推倒重来”,才能真正做到不给球迷“添堵”?十年之后,中国足球又会是什么样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