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載小說丨小花園裡的故事之 後腳跟

劉玉廣(笑著歌笑點)

連載小說丨小花園裡的故事之 後腳跟


連載小說 故事背景:

小區附近有個小花園。早晚來散步的人很多。這篇小說記述的就是這些一起散步一年左右的既熟悉又不熟悉的“老面孔”的故事。

連載小說丨小花園裡的故事之 後腳跟


說實話,這是我給人家起的外號。不是壞,是誰都不知道誰,互相沒說過話,她不知道,只有我自己清楚:便於記憶。

之所以起這個外號,是因為這位女同志一直後腳跟疼。按說,她後腳跟疼,我又是怎麼知道的呢?

每次,她都歪歪扭扭地走,很痛苦的樣子。但她一直堅持,很有毅力。一般情況,她走兩三遭後,就在石凳上休息會兒。她會抬起腳,不停地按摩。

“怎麼了?”每每,熱心人會問。

“骨刺。特別討厭,很疼,一走路就疼。”她的聲音有些粗。

連載小說丨小花園裡的故事之 後腳跟


時間久了,從斷斷續續地對話中,我瞭解到,她是一位退休女工,原本計劃給兒子帶孩子,沒想到得了骨刺。兒媳婦再有4個月就要生產,她想抓緊鍛練一下,看能不能把骨刺磨平。

“這可不行,得手術。”一位看上去一樣年齡的婦女,好像很在行似地認真地對她說。有些胖有些黑的這位婦女,口氣堅決地說:有專家說,骨刺不用治療,人體自身會進行自我的修復,是自身調節的一個過程,沒必要去醫院,更沒必要手術。

“這位專家的話靠譜嗎?”對方不相信。這位婦女笑了:“我膽小,怕手術疼,所以寧可相信專家的話”。

骨刺是什麼玩藝?怎麼長到後腳跟了?

連載小說丨小花園裡的故事之 後腳跟


一次去醫院,一位中醫主任告訴我,後腳跟骨刺,與腳跟長時間的負重和磨損有關。當腳跟關節出現磨損、破壞後,人體自身會進行自我的修復,硬化與增生,從而形成足跟骨刺,它是人體一種自然的老化現象。骨刺是由於足底筋膜在跟骨的附著處過度牽拉骨膜所致,過度牽拉引起足底筋膜內緣的疼痛,醫學行話叫“足底筋膜炎”。

“手術是最後的考慮,應該先讓身體自我恢復。”我從朋友的微信中也看到這樣的說法。

“後腳跟”一直沒有手術,每天堅持走路。我欽佩她的毅力與精神。但又有些心疼:“多疼啊”。

幾個月後,“後腳跟”的腳好像不疼了,走路的速度快了很多不說,休息的次數越來越少了。

她的骨刺真的“自我恢復”好了。

連載小說丨小花園裡的故事之 後腳跟


說來,不久後,我的後腳跟也出現了疼痛,按照“後腳跟”斷斷續續的說法,也應該是骨刺。

我像“後腳跟”那樣,堅持走路,晚上經常泡泡腳。一旦患了骨刺,才知道是真的很疼,尤其是走路時,跟針扎的似的。

“別這麼拖著了,去醫院看看吧。”家人和朋友們都一再動員。

我堅持沒去。

至今,半年左右時間,症狀全消,真的是一點都不疼了,也是“自我恢復”了。

連載小說丨小花園裡的故事之 後腳跟


前幾天,微信上說,一外國專家認為,我們中國人太愛上醫院了,其實80%的病是不用立刻看醫生的,幾乎所有的“不適”,身體都有個“自我恢復過程”。也就是說,很多錢白花了,很多藥白吃了,很多手術白捱了。從“後腳跟”和我自身的經歷,說明這話有一定道理。

同時還反映了一個問題,很多醫生喜歡把小毛病說成大毛病,容易先行嚇唬人。我的感覺是,醫院特別希望多來看病和多來開藥和手術。也就是說,一些醫院的目的不純、不善良。

“後腳跟”後來不來了,聽說她去看護孫女去了。

我們一直沒有說過話,但我給她起的“後腳跟”,讓我深刻地記住了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