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郊區推動「三塊地」改革 宅基地使用權流轉探路鄉村振興

上海郊区推动“三块地”改革 宅基地使用权流转探路乡村振兴

本報記者 盧常樂 上海報道

作為一線城市的上海,如何落實鄉村振興戰略?郊區的農村土地改革成為重要突破口。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獲悉,目前,上海市正在奉賢區試點探索農村土地股份制改革,以創新和激活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機制為手段,實現農民土地承包經營權入股,通過村級平臺統一外租或自營等模式,來推動農業增效和農民增收。

與此同時,作為“三塊地”改革中的宅基地流轉改革,也在當前上海的郊區緊鑼密鼓地推進中。同樣在郊區奉賢,探索農村宅基地流轉的土地改革制度正穩步實施,通過宅基地使用權的流轉以實現產業導入,打造田園綜合體、引入主題民宿、文創等多元化業態,也正在成為上海探索鄉村振興的新路。

在此基礎上,上海郊區農村宅基地使用權流轉後實現相關產業導入的制度保障也或出臺。9月28日,上海市旅遊局和市農委發佈的《關於促進本市鄉村民宿發展的指導意見》更是提出,把上海農村建設成為宜居、宜業和宜遊的美麗鄉村。

受訪專家在接受採訪時表示,上海並非是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和宅基地使用權流轉改革探索的發軔之地。但城市化建設水平日益提高的上海,如何貫徹落實鄉村振興戰略,縮小城郊之間的發展“鴻溝”問題?土地資源的集約化利用和產業導入,無疑將會在其中扮演重要的基礎與支撐作用。

盤活大城市的農地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從奉賢區農委瞭解到,目前上海正在奉賢區的5個村進行試點探索農村土地股份合作制改革。

“今年剛剛開始探索。”奉賢區農委相關負責人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土地股份合作制改革一方面是當前中央對農村土地“三權分置”工作要求的一個具體實現形式;另一方面,也是對其落地實施的進一步深化。

在具體的推進方式上,該負責人透露,目前奉賢主要是通過利用原村級的專業合作社作為基礎,通過一些資產評估、股份設置和農民入股等一系列的程序,將土地股份合作制改革的制度框架搭建起來。

而在具體實施過程中,該制度將根據實際情況和股權設置的不同,採取多樣模式有序推進。其中主要包括村級入股外租和自營兩種模式:

第一種是農民以土地承包經營權入股,由村經濟合作社牽頭並以村為單位組建村級土地股份合作社,或統一對外租賃或發包,收益則按照農戶土地入股的份額進行分配;第二種則是由村級土地股份合作社將土地承包經營權作價折股後參與村級農民專業合作社經營,實現保底分紅與二次分配。

上海市奉賢區北新村農副主任陸超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在奉賢區北新村,目前99%的農村承包土地經營權都已經流轉到了村級平臺,而村裡將按照每畝一年1200元的標準給農民進行保底分紅。

事實上,通過政策的探索試點,上海郊區的農業增效與農民增收成果也開始凸顯。據2017年奉賢區政府工作報告顯示,農村承包地經營權規範流轉率在全區已經達到了79%,“百村公司”分紅更是達到了8000萬元,同比實現了14.3%的增長。

安徽農業大學土地資源管理系主任於忠祥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採訪時表示,事實上目前上海郊區正在探索的土地股份合作制在很多地方已經十分成熟,也符合中央此前就已經明確提出的“資金變股金、資源變資產、農民變股民”的政策要求。

“上海這一政策未來的發展前景與影響會很大。”於忠祥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上海的城市化快速發展導致土地資源十分緊張,在郊區探索並推進規模化和集約化經營,既符合政策要求,也是城市化進程的大勢所趨。

除此之外,奉賢區農委相關負責人還向記者透露,目前正在奉賢試點探索的農村土地股份合作制改革工作主要聚焦在村級自營或村級外租兩種方式上,在此基礎上,2019年還可能將進一步拓展,從村級層面拓展至鎮級層面,將農村承包地統一至鎮級平臺,再進一步進行產業的規劃與佈局。

“一方面來推動農村產業結構的調整,提升產業能級;另一方面在土地流轉保底收益的基礎上,進一步增加農民收入。”該負責人表示。

產業導入是重點

對於上海而言,鄉村振興的重點自然是離不開郊區的發展。這其中,郊區奉賢更是被上海寄予厚望。今年4月下旬,上海市市委書記李強在奉賢調研時,就曾明確提出奉賢是上海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主戰場。

但如何實現農村發展與農民增收?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瞭解到,當前上海郊區在探索推進農村土地集約化經營的同時,也正在嘗試突破農村“三塊地改革”中的宅基地流轉問題,為民宿、文創等產業的導入鋪平道路。

9月28日,上海市旅遊局和農委聯合發佈的《關於促進本市鄉村民宿發展的指導意見》中明確要求,要圍繞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充分發揮鄉村民宿在推動城鄉和產業融合互動,促進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創新轉型等方面的積極作用。

記者瞭解到,目前上海為推動郊區民宿產業發展已經在全市設置了20多個試點,其中郊區奉賢已經建成了3個,且都是在突破農村宅基地使用權流轉這一核心問題的基礎上得以實現的。

陸超告訴記者,北新村目前雖尚未真正開始推行宅基地使用權的流轉問題,但是目前也已經進入到籌備階段。據其介紹,目前奉賢推行的宅基地改革的要求是“農民離地不失地、離房不失房”,農村宅基地使用權流轉之前,都會與村裡簽訂合同,並按照規定領取一定的租金分紅。

“合同簽訂一般是15年,且有一定的補償標準參照。”陸超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按照此模式後宅基地仍然還是農民的,農民領取的補償相當於是老房子的租金。

奉賢區農委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在上海郊區通過盤活宅基地的流轉與使用,不光能推動民宿產業的發展,還將有益於推動農村集體經濟的發展,目前奉賢正在南橋鎮、西渡街道和金匯鎮等試點農村宅基地改革,以推動發展壯大“農家院子”裡的總部經濟。

於忠祥表示,雖然宅基地使用權流轉並不鮮見,但未來上海郊區推動宅基地改革的效果則相對更加明顯,目前上海城市化建設的最大阻礙便是建設用地的指標緊缺問題,如果能夠通過盤活當地的指標,提高當地的土地集約利用,無疑將對上海提高整體的城市化水平和城市化進程具有重要推動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