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與墨加兩國貿易談判,加入「毒丸條款」孤立「非市場經濟國家」,能得逞嗎?

Fny丶樂兮


美國也太虛偽了,什麼“非市場經濟國家”,你直接說中國不就行了?


據路透社10月6日報道,美國商務部部長羅斯在採訪中表示,這一條款“試圖堵住貿易協議漏洞的又一舉措”,他說,這些“漏洞”曾使中國的貿易、知識產權和工業補貼行為“合法化”。而且他說:“這是合理的,這是一種毒丸(poison pill)。”


美國商務部部長羅斯(前排戴眼鏡那位)


這條消息,影響還是很大的,這是美國利用自己的優勢實力打壓他國的又一次嘗試。其終極目的,是利用自己和貿易伙伴的一對一談判,讓這些貿易伙伴二選一:如果你要進入我美國市場,那麼就不準和中國談自貿協定。


自貿協定是當今國際貿易的一大趨勢,其目標是實現簽約國之間關稅的最小化(甚至零)。比中國就已經與25個國家和地區達成17個自貿協定,自貿夥伴遍及歐洲、亞洲、大洋洲、南美洲和非洲。



美國這樣的舉動,就是要拉上其他國家孤立中國,這一招可以說是非常狠毒了:一方面美國自己不想和中國做生意,同時還要強迫其他國家不能按照自己的自由意志和中國做生意,就連加拿大都覺得,這是“侵犯了主權”,因為一個國家和誰談自貿協定,不應當受到他國干涉。


特朗普已經拿下了墨西哥、加拿大,接下來就是和歐盟的談判,再接下來就是針對日本,而且英國退歐之後也要重新和美國簽訂貿易協議。根據外媒的報道,特朗普可能會炮製和加拿大、墨西哥一樣的條款,限制歐盟、日本、英國與中國簽訂自貿協定——即便這些國家和地區還沒有這樣的計劃。



但是特朗普會得逞嗎?不太會。加拿大和墨西哥嚴重依賴對美國的出口,但日本、歐盟、英國不是,中國和美國對它們而言同等重要,甚至更為重要,它們肯定不會因為美國的要求,就放棄掉自己另外一半市場。比如法國總統埃馬克龍在上個月就曾表示,他的國家不會接受與不遵守《巴黎氣候協定》的國家達成的貿易協議——而美國就是退出者。


關注孔方財經,讓你第一時間瞭解熱點財經事件背後的經濟原理。


孔方財經


這基本上可以說進一步的顯示了美國的霸權主義特色,就是凡是簽了這個合作協議,和美國合作的國家都不允許和其他非市場經濟國際(主要指中國)合作,如果合作了,而且美國覺得不滿意了,美國可以隨時退出、不和你們繼續玩了,就是美國建了個三人群,然後說了你倆只能和我玩,如果發現在群外再建群或者私聊別的妹子,我就解散這個群。其實目的很簡單,首先建這個群的目的是拉攏,拉攏北美的兩大國家為美國馬首是瞻,這就是加拿大和墨西哥,給你們點甜頭,這樣美國就不是一個人了,另外一個就是霸佔,就是限制你們和別人玩,不能拿著我群主給你們發的那些小紅包去打賞別的小姑娘。那麼對於加墨兩國為什麼要進這個群呢?因為近,他倆確實是美國的鄰居,再就是地理上和生理上都依靠美國,必須依靠美國才能實現出口貿易等等,同時也可以得到很多科技或者工業的支持,所以也不得不依靠美國,畢竟這倆國家確實只夠當小弟的份。

專注於金融知識普及,讓知識深入人心,如果覺得回答的不錯,歡迎點贊,評論,更多精彩財經知識,請關注我。

而為什麼說這種行為時霸權的?就連歐盟這種主權國家的全面聯合體都維護了各參與國的主權完整,除了共用貨幣,各個國家的經濟貿易是協商制度的,而不是規定製度的。相反美國的這個玩法,就是進一步的限制我國,不能通過別國間接的謀求美國的利益,這種行為其實是對國家主權的一種踐踏,其實就是干涉別國主權,當然是糖果加大棒政策使然。

美國這麼做無非就是遏制我國的強大,不希望我國成為新興經濟體中能夠和美國抗衡的國家邁進,但是,我們國家想要在世界上獨立自主,那麼這一階段必須經歷,所以,無論美國出什麼,兵來將擋水來土掩就對了,加油吧,我的國。


張小帥說理財


特朗普的“毒丸”不是什麼新鮮事,當年的大英帝國也對美國使用過,現在的針對性很明顯。而現在特朗普製造的“毒丸”分量太小,對一些主要經濟體來說不起什麼作用,少量的毒素完全可以消化後排出體外。值得警惕的是,美國下一步要與歐盟和日本達成的貿易協定中是否逼著他們接受類似條款,但對於特朗普的毒丸計劃也不必過於慌張,凡是毒藥總是有解藥的。


特朗普的“毒丸”現在分量還很小,我們對它有免疫力。海關數據顯示,2017年中國外貿進出口總額超過4萬億美元,其中出口2.2萬億美元。而從中國對墨西哥和加拿大的外貿出口情況來看,中國與加拿大的雙邊貿易額517億美元,佔中國進出口的1.3%,出口314億美元,佔1.4%。與墨西哥的雙邊貿易額476.7億美元,佔中國進出口的1.2%;出口359億美元,佔1.6%。墨西哥和加拿大兩國佔中國外貿總額的2.5%,出口的3%,即使受到特朗普“毒丸”的衝擊,也不可能完全中止雙邊貿易,實際影響不會超過1%,對於我們這樣一個大的經濟體來說,完全可控。


特朗普的目的是在和歐盟、日本的自由貿易談判中也加入“毒丸”條款,把“毒丸”做大。從中國和歐盟的貿易額來看,2017年的貿易額達到了6169億美元,佔中國外貿總額的15.3%,其中出口3720億美元,佔中國出口總額的16.9%。中國和日本2017年的雙邊貿易額2972億美元,佔中國外貿總額的7.4%,其中出口1644億美元,佔到了7.5%。日本和歐盟合計佔到了中國外貿總額的近22.7%,出口的24.4%,如果再加上與美國的雙邊貿易額,將會影響到了中國外貿總額的37.3%和出口總額的大約44%,這個“毒丸”如果形成,對我國的外貿衝擊將會是比較大的。


但也不必過於慌張,需要沉著應對。一方面,這個“毒丸”對美日歐也同樣是有毒的。與墨西哥和加拿大不同,這兩個國家高度依賴美國市場,墨西哥80%和加拿大76%的出口都面向美國,但即使如此,毒丸計劃對墨西哥也影響不小,畢竟中國是墨西哥在亞洲的最大貿易伙伴。而在全球經濟高度一體化的今天,美日歐和中國的經濟聯繫的緊密程度已經遠遠超過30年乃至十年前,歐盟和日本與美國經貿往來密切,但讓他們吞下“毒丸”與中國劃清界限也是做不到的,畢竟中國是日本和歐盟第二大出口貿易伙伴國(中國又是歐盟火車頭德國的第一大貿易伙伴)。中國與美國的經貿往來更緊密,正如我駐美大使的表態那樣:一些美國人以為貿易戰讓美國完勝、中國完敗的情況是不可能出現的。在這一鍋湯裡,我們“中毒”了美國人、歐洲人和日本人也得一起喝!


另一方面,凡是毒藥都有解藥。一個“毒丸”不可能中止所以的雙邊貿易,在傳統貿易形式下的經貿往來仍將繼續。而且,

世界那麼大,我們也可以去其他地方看看:比如2017年我國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出口7.37萬億元,增長17.8%,高於外貿增速3.6個百分點,佔我國外貿總值的26.5%,其中出口4.3萬億元,增長12.1%。“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貿易將繼續成為我國對外貿易的亮點和增長點。比如非洲國家,去年進出口增長17.3%,高於外貿增速3.1個百分點,對新興市場的開拓卓有成效。比如東盟國家,中國連續九年是東盟的最大貿易伙伴,而東盟是我國第三大貿易伙伴;再比如俄羅斯,在美國的制裁下,雙方的貿易合作空間巨大。此外,還有印度,他的市場保護程度比中國要強很多,抵抗意願也更加堅決。退一萬步說,即使有37%的外貿大餅被特朗普的毒丸汙染,那也要美日歐一起吃,還有67%的大餅可以做大去吃,又有什麼好怕的呢?



雲霄飛翼78


據路透社10月6日報道,美國商務部部長羅斯在採訪中表示,這一條款“試圖堵住貿易協議漏洞的又一舉措”,他說,這些“漏洞”曾使中國的貿易、知識產權和工業補貼行為“合法化”。而且他說:“這是合理的,這是一種毒丸(poison pill)。”
《華盛頓觀察報》7日如此評論近日達成的美墨加新自貿協定(USMCA)其中一項條款:若三國中有一國與某個“非市場經濟國家”簽署自貿協定,則其他協議夥伴有權在6個月內退出USMCA協議。

這不過還是老調重彈而已,早在2016年。中國入世15週年後,中國可以被視為市場經濟國家,不再以“第三國價格”為主進行傾銷調查。但是,結果還是一樣,歐美國家不承認中國的市場經濟地位。

在這一點上,美國的確是有道理的,因為至今中國還是沒有放開資本管制。在經濟學中,獨立的貨幣政策、自由資本流動和匯率控制是三個悖論,不可能同時實現。很顯然,中國對自由資本進行了控制。

但是,堡壘總是在內部被攻跨的。歐美國家也不是鐵板一塊,加拿大也不例外,長期依賴於中國市場,墨西哥對中國的貿易量也持續上升。作為美國後花園的兩個主要國家,如果倒戈,對美國的影響將是非常明顯的。當然了,沒有對其控制力主要還是靠軍事和貿易為主。相比較遙遠的中國而言,顯然,美國才是現實的主子。

美國此舉意在通過美國與加拿大、墨西哥的貿易來綁定其與中國的政策一致,迫使這些國家與美國站在同一個戰壕。說白了,就是讓加拿大和墨西哥選邊站

遺憾的是,美國對這兩個國家的控制力是非常強的,由於接近美國,因此美國是其最為主要的貿易地和消費市場,因此,他們將會不得不受制於美國,選擇和美國站在一邊。


以股易金


美國人還是很謙虛的,目前世界上能引起美國重視的所謂的“非市場經濟國家”,除了中國找不到第二家,看似寬泛的貿易條款,實在是毒的不行,目標直指中國。

從另一個方面也揭露了美國一直所倡導的所謂“雙邊”貿易協定,目的已經不單單是美國優先這麼簡單,而且孤立中國的態度已經什麼明顯了,這無疑是對已有貿易摩擦的延續和擴大。如同賣柺裡的臺詞,以前是一個人忽悠,現在是組團忽悠。

未來,美國的目標將不會僅僅侷限於墨加這樣的後院國家,可以預見的還有美日,美英,美歐等等,美國的觸手將會越伸越長,越伸越遠,毒丸也會越造越多。

這一切無疑是要求世界各大經濟體在中美間進行選擇,是更為嚴重的貿易保護主義。沒有壓力是不可能的,畢竟世界經濟的三個支點分別是,東亞,北美和歐洲,但要取得效用,恐怕只能是一箱情願了。

現在的世界貿易並不是美國能一手包辦的,美國已經沒有這樣的能力和實力了。墨加簽訂協議,並不意味著和中國貿易的終止,還有英國、歐洲、日本都是實用主義國家,有自己的獨立性,不會完全唯美國馬首是瞻。

中國經濟有其獨特性,中國工業類別是世界上最全的國家,擁有最多的人口,最大的市場,這個世界唯一能關起門來搞經濟的國家就是中國,更何況中國將持續保持開放,世界很大,除了美國外,還有非洲,中東,東南亞及俄羅斯,同時一帶一路已經開始發揮效力,工業產業升級也在不斷升級。

這一切都決定美國的想法最終都是徒勞。


徐徐成翔


上海有一家機械製造公司,這家企業過去完全依賴美國進口零部件,現在開始加速推進自主生產,因為美國產的零件更貴了。

“本土化“,美國的貿易戰倒逼加快改革的速度。以世界第二的經濟體量和發展潛力以及巨大的國內消費市場,無論什麼“毒丸”,其效力都要大打折扣。

其實川普現在玩的一套,不過是他的前任奧巴馬政府TPP的升級版、2.0。TPP不是也沒有那個東方古國嗎?由此來斷定世界老二會因此趴下求饒,是毫無根據的臆想。

說白了,川普正在重複奧巴馬的那一句“名言”: 美國不能讓老二成為制定遊戲規則的人。表明上看,川普似乎退出了TPP,實際上,川普在遏制打壓上比奧巴馬政府更加有過之而無不及。

大雪壓青松,青松挺且直。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尚且沒有退縮(退縮也沒有用),現在更不能,也不會投降。請看如下理由:

這個東方古國正在或者已經同時與世界上27個國家和地區談判建立“自由貿易區”;而著名的“OBOR ”以及在歐亞各國深入人心,班列的來往滿載著商機。

從今年十月一號起,對個人所得稅進行了調整,真正為中低收入人群得到了實惠;對外,不斷減少關稅,更是刺激消費的積極舉措。

“降準”雖然是無奈之舉,但是應對美國的霸凌,面對美國的極限施壓,也不失為一招好棋。還有數據顯示,美元的外匯儲備也呈現下降趨勢。

川普已經徹底暴露了他遏制東方古國的企圖與野心;不過這種“自戀式”的野心能夠得逞嗎?休想!


閒看秋風999


還有兩顆毒丸,一共是三顆。會不會被毒死,就看一些國家願不願意變成完全市場化經濟體。

第一顆就是不能與非市場經濟體國家簽訂任何自由貿易協議,美國是發錢的財主,非市場體是專業賺別人錢的,大家都看透了,只是畫大餅專家。

第二顆毒丸是限制使用貨幣操縱國的產品,北美三國都是貨幣自由兌換的國家,這個條款會為以後的世界自由貿易立下標杆。原來美國可以指定哪國是貨幣操縱國,也只是影響美國的國內市場,但現在美國的指控就威力大增。這個條款會極受歐美國家的工人階層歡迎,因為貨幣操縱國的產品,直接剝奪了他們的就業機會。

第三顆毒丸是汽車產業裡50%的配件必須由時薪不低了16美元的工人生產,這也是為技術型生產產業工人在全球劃了一條最低工資標準,對那些刻意壓低工資的國家形成隔絕效果。這個時薪是現墨西哥汽車工人的5倍,美加現在是30美元,估計墨西哥工人應該高興壞了。

美歐日澳本來就是市場自由經濟體,對自由貿易有相同的理解和利益,聯合在一起是必然的,自由貿易談判已經開始。以上三顆毒丸肯定會受到工人階層選民的支持,必然會籤協議。


美國車行百萬裡


美國與墨加兩國貿易談判,加入“毒丸條款”,建立北美自貿區,不允許協議國和非市場經濟國家建立自貿協定,什麼是非市場經濟國家,根本沒有明確的定義,完全是由美國來說了算,美國想說誰是誰就是了。能得逞嗎?很渺茫,這要取決於特朗普政府的態度。國與國之間無非就是利益交換,如果特朗普能拿出足夠的利益,美國和歐盟、日本、印度都有可能簽訂加入“毒丸條款”的協議,不過談判的成功的可能非常渺茫。

美國與墨加兩國貿易談判,加入“毒丸條款”的目的

目的之一:是為了貿易戰取得更好的效果

中美之間史無前例的貿易關稅大戰,企業紛紛躺槍,為了避開關稅的影響,工廠在美國,市場在中國的,就把工廠遷出美國;同樣,工廠在中國,市場在美國的就要把工廠遷出中國。美國在與加、墨協議里加入“毒丸條款”,自然是為了把這個口子給堵上一部分,讓關稅戰起到更好的效果,這是最基礎的目的。

目的之二:重新制定新的世界經濟規則

商人和政客的思維不同,商人考慮的經濟利益的最大化,而政客考慮的更加長遠。特朗普上臺後的各項措施,減稅、退群、移民政策、醫保、制裁伊朗、關稅大戰等,都在印證美國優先的口號。先是擺出美國要一家幹倒全世界的架勢,自然是不會成功,然後退而求其次,建立新的北美自貿協議,比起原來的協議更加有利於美國,完全印證了特朗普的商業理論。


特朗普先搞定北美,下一步就是歐盟和日本,當然,這個難度相當大,他們不同於加、墨,不管在地理位置上,還是經濟依賴上都要比其它國家更加依賴於美國市場。當前的美國已經沒有上個世紀的美國優勢明顯,但還要從其他國家攫取更多的利潤,自然不得人心,目測成功的概率極小。

總結:美國的目標不是單單指向我國,而是所有可能威脅到美國霸主地位的國家,當下的歐盟,未來的日本、印度、俄國等都是潛在的威脅。美國不會為了打壓我國而讓歐盟、俄國、日本強大起來,這一點歐盟、日本等心裡也都明白。讓歐盟和日本與讓加、墨在中美市場之間做二選一得到的結果肯定不同,

歐盟和日本也不想一直去扮演小弟的角色。因此,美國想建立以美國為軸心的,世界性的雙邊協議來代替現在WTO的多邊協議,得逞的概率很小。

我是禪風,點個贊加關注,還有更多精彩內容與你分享。


淡淡禪風


這一條款,其實耍的就是花槍,銀樣鑞槍頭的花槍而已!


所謂美墨加三國協議的“毒丸條款”是指協議中規定三國中的任何一國不能“非市場經濟國家”單獨談判自貿協定,否則必須退出三國協議。美國長期以來,單獨針對中國創設了“非市場經濟國家”的概念,因此實際上這一條款是針對中國而來的

這也解釋了為何美國最後為何還是作了比較大的讓步而保留了三方協議。加拿大事實上只開放了3.5%的乳製品市場(每年價值其實不到6億美元,此前加拿大乳製品市場有高達270%的關稅,確實對美國非常不公平),換取了美國給予260萬輛乘用車出口的配額上限(目前加拿大全年汽車產量也不超過220萬輛,等於加出口美國汽車繼續保持零關稅),並一字不動保留了加拿大非要不可的《北美自由貿易協定》(NAFTA)第19章中關於爭端的裁決機制。

看起來很強硬的特朗普,最後簽了如此對加拿大來說形同沒有付出多少讓步的協議,這是為什麼?只能用“毒丸條款”來解釋。美國談判時通過中前期強硬,後期放軟,成功聯合了加、墨兩國,與美國一致對付中國。

這一條款,按照美國商務部長羅斯的解釋,將在與歐盟、日本的談判中,同樣作為條件列入。

日本國內對於美國談判FTA(雙邊自貿協定)是強烈牴觸的,安倍再想討好特朗普最後也不敢擅自作主,否則是會被視為“賣國賊”的。歐盟與美國現在雙方雖然擱置了互徵關稅,但按照歐盟的說法,

雙方談判的前期工作甚至都還沒有開始。而法、德的興趣事實上根本就不大。

如果美國想讓日本、歐盟最後都加入美國的貿易陣營,唯一的可能性其實就是美國願意作出大的讓步,至少給予的條件不能比加拿大談得差。在這種情況下,歐盟與日本為了自身利益,看在實質好處的份上,是有可能會在貿易上作出犧牲中國而聯合美國的決定的。

在這種情況下,中國就真的被孤立了嗎?事實上根本就不會。中國現在與加拿大、歐盟、日本全部都沒有自貿協定,確實此前大家也都有談判的想法,為此也嘗試接觸過。假如美國與加、歐、日三方都聯合了起來,中國無非也就是維持目前的現狀。我們根本不會有任何進一步的實質性損失。

美國與加、墨達成協議本來就是必須的,加、墨兩國在與美國談判過程中其實全部都打過“中國牌”。美國也害怕協議不成的話,加、墨在貿易上會轉而倒向中國。同樣的“中國牌”邏輯也適用於歐洲與日本。這也就意味著美國想與歐洲、日本達成協議,想實質佔到多少便宜其實是不大可能的。美國農業部部長現在甚至拿起“防衛牌”來威脅日本了,這正說明美國其實在貿易本身上對歐、日已經無大牌可打,就開始耍賴了。但是不管怎樣,如果美、歐、日達成協議,美國都不可能從歐盟、日本佔到多少便宜,只能是拿“毒丸條款”來約束它們。

而這種約束有多大力量是可疑的。首先,國家之間的貿易戰本質上還是類似拳臺上一對一的較量,根本就不可能是打群架。其次,歐盟、日本在產業結構上,與美國的競爭關係,其實遠大於中美之間。

中美之間的貿易關係,本質上互補遠遠大於競爭。美國現在發動對中國的貿易戰,實質要求是想大幅提高美國在中國市場的滲透程度,並不是想要隔絕中國市場。中美貿易關係惡化的結果,恰恰對於美國與歐盟、日本之間的產業競爭其實是沒有任何幫助的。如果

歐盟、日本與美國能結束貿易爭端,它們其實最想看到的是中美之間繼續貿易戰,因為它們從中可以漁翁得利;而且歐盟與日本將會因此進一步擴大原有的相關中高端製造業產業上對美國的優勢。

特朗普發動的貿易戰,主要目標對象是中國,但為什麼還同時也向歐盟、日本以及加拿大等開刀?因為他不希望出現“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的結果,就必須把其他經濟體同時拉下水;然後再想辦法把其他經濟體拉到一起來對付中國。但是貿易與商業,永遠都是為了自利的,只要特朗普無法改變全球的利益格局,這一圖謀就註定無法實現。

我們要知道,2017年中國的全社會零售消費總額已經接近美國,2018年或2019年將會超過美國;而在至遲2022年,中國會超越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的進口國。這就意味著,中國超過美國成為全球第一大消費市場這一事實正在發生。這也是目前分析全球利益格局時,最重要的參量。

更進一步,我們要知道中國經濟的年度增長率是6.6%,而美國則很難突破3%。意味著中國作為消費市場,在超過美國之後還將繼續逐年拉大與美國之間的差距。這對歐盟與日本意味著什麼將是不言而喻的。歐盟、日本與美國在這個市場上的角逐,事實上早已是激烈的競爭對手,歐盟與日本會放心把自己的未來交給自己的競爭對手嗎?這是不可能的。

所以,特朗普的“毒丸條款”看起來很狠,但實際上是不管用的,就是銀樣鑞槍頭而已。這些東西,說白了更像是特朗普為了在國內博取“國會中期選舉”所玩的花招而已。


建章看世界


提問者很敏銳,這是美墨加協議(USMCA)達成的重要條款,也就是原NAFTA完成重談的重要成果之一,具有顯著的排他性。如果包括中國在內的新興經濟體和發展中國家不積極應對,特朗普政府很有可能得逞。

條款所述耐人尋味

根據USMCA第32章第10節第4款:“任何締約方與非市場經濟國家簽署自由貿易協定,應允許其他締約方在6個月告知期後終止本協定並以新協定取代”。美國加入這個條款可謂用心“良苦”,意在約束加、墨和非市場經濟國家簽署雙邊貿易協議。

針對中國之意十分明顯

眾所周知,在中國加入WTO的15年後,美國偷換概念,不遵守WTO第15條責任,不承認中國市場經濟地位。西方主要國家把中國當作最大的“非市場經濟國家”,以此徵收高額反傾銷稅等。美國此舉針對中國十分明顯。上週,中國駐加拿大大使嚴厲譴責USMCA的排他性條款,指責其明顯違背的WTO自由貿易、非歧視性的宗旨和原則。

未來效果很可能快速擴散

美日歐雖然在汽車關稅等問題上有分歧,但是在共同應對中國等新興市場的“市場扭曲”等行為具有共識,也都不承認中國市場經濟地位。尤其是,美國欲把USMCA作為模板,推廣到以後的美日、美歐雙邊談判,具有極大可能涵蓋上述條款。這意味著,中國等新興市場和發展中國家,被排除在以美國為中心的國際雙邊體系之外,繼續做我們的“外圍”國家。遊戲怎麼玩,還是西方國家主導並說了算。

現在新興市場和發展中國家能做的,就是抓住WTO新一輪改革的主線,以“多邊”框定美國的“雙邊”。但這必將是個長期各方激烈博弈的過程,如果做不好,新興市場和發展中國家還會面臨“二次入世”的風險和挑戰。

因為特朗普政府的想法就是把中國等新興市場和發展中國家排除在外,西方國家達成“小圈子”的諸邊協議後,再讓這些國家加入,從中獲取最大利益和長期好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