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探万盛首座立交桥~

2017年5月13日,明媚的阳光下,随着现场施工负责人一声令下,挖掘机从南桐总医院处始发,向位于万盛大道与万东南路交叉的十字路口掘进,标志着万盛首座城市立交桥项目正式开工建设。

穿梭在万盛城区,在凛冽的寒风中,在炎热的酷暑里,从万盛大道至万东南路的道路上,一个个整齐划一的蓝色铁皮围栏里面,万盛首座城市立交桥项目施工正酣。


打探万盛首座立交桥~


如今,指着已初具规模的立交桥,万盛首座城市立交桥项目现场负责人吴昌勇说,该项目总投资约3500万元,全长约626米、宽9米,主道双向两车道,标准为城市主干道立交。目前,随着主体结构的全面完工,这座立交桥的施工也进入了收尾阶段,标志着万盛将结束没有城市道路立交的历史。

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取得这样的成绩,实属不易,万盛首座城市立交桥的广大建设者为我区经济社会发展增添了一笔厚重的亮色,扎实推进的工程,更沉淀着一段万盛交通建设攻坚克难的历程。


打探万盛首座立交桥~


◆◆启 幕

◆◆


如果说高楼林立的建筑群体是城市的“骨架”,那么道路则是城市的“血脉”,打通血脉,便为改善城市面貌、交通现状、建造高楼大厦输送了新鲜血液。

万盛首座城市立交桥位于万盛大道和万东南路交叉的十字路口,而万东南路是至黑山谷景区的主要道路,从流量需求上讲,未来,随着城市建设的全面推进,尤其是黑山谷景区的快速发展,该路口节点流量必将大幅增长,现有道路将难以满足需求,必须进行立交节点改造。

同时,这座立交桥将连接鱼田堡高新技术产业园,既能将万盛城区和鱼田堡组团快速连接起来,为组团内的企业增加一条南北向直行的便捷通道,又能经绕城公路,连通石林、青年、关坝3镇,提升万盛路网的畅通程度。

此外,首座城市立交桥对加速鱼田堡组团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促进鱼田堡片区开发利用以及对外交流合作、提升万盛城市形象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由此可见,万盛建设首座城市立交桥势在必行。


打探万盛首座立交桥~


吴昌勇介绍,万盛首座城市立交桥项目起于新华小学附近交叉口,由南向北经过凤凰城小区、老万南铁路,到达清溪河附近交叉口,终点和万盛大道相接。该项目总投资约3500万元,全长约626米、宽9米,主道双向两车道,标准为城市主干道立交,其中,包含一座全长217米的上跨老万南铁路、清溪河、万东南路的大桥,修建内容为一个桥台和6个桥墩。

为切实做好万盛首座城市立交桥项目建设工作,更好地解决城市建设中存在的难点问题,有针对性地解决好、处理好立交桥建设征地搬迁历史遗留问题,我区成立了专门的工作结构,为加速推进首座城市立交桥建设提供服务,拉开了首座城市立交桥项目建设的帷幕。



打探万盛首座立交桥~



◆◆攻 坚

◆◆


2017年5月,重庆建工第二有限公司的全体人员进驻万盛首座城市立交桥项目,着手进行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来之前我们做了充分准备,但是没想到这座长约627米的城市立交桥却让我们遇上了前所未有的艰难险阻。”吴昌勇介绍,要建桥,就需要预制桥梁场地。在城区和居民聚居地里,很难找到制梁的开阔之地,甚至是加工钢筋、搁置搅拌机的场地都很难找到。由于一些桥墩要建在河里,还得跨铁路,要把水泥和其它建筑材料运到施工点,即使修一条便道也不容易。而且电力线、通讯线路往往在桥上纵横交错,严重影响施工。

吴昌勇说,首座城市立交桥所过之处地质条件很复杂,有灰岩层、流沙层等多种地质层次,而流沙层像暗河一样难处理,只得采用人工成孔。“开工建设后,运送材料和附近居民出行为同一便道,因此,我们需要修建转换道,这至少得花费3个月的时间。”吴昌勇说。

面对重重困难,吴昌勇带领工友们迎难而上。施工伊始,他们就制定了周密的施工方案,按照“超前安排、超前准备、要素配齐、重点突破”的思路,不等不靠,巧借外力,创造条件,主动出击。针对工程任务艰巨等情况,他们把预制箱梁吊装列为重点控制工程,稳扎稳打,细化工序,稳中求快,使施工中的重点难点从一开始便得到了有效控制。


打探万盛首座立交桥~


虽然对建设中可能遇到的困难都做了有效预判,但意外仍不可避免。

2018年6月30日,随着架桥机的启动,第一片预制箱梁乘着架桥机缓缓前行。但是4%的纵坡高度已经达到了箱梁架设的最大极限,使得架设频频失败。

“箱梁的架设是立交桥的重中之重,每道施工工序都与质量有着密切的关联。”吴昌勇说,为了箱梁架设,他们连续几天未好好合眼。全桥共六孔,每孔设置3片C50预制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架设的箱梁为长40米、宽2.85米的边梁,其单片箱梁最大吊装重量为165吨。同时,箱梁结构的立交桥抗扭刚度大、强度高、主梁弯矩不规则,给设计和施工带来了相当大的难度。

看着架桥机一次又一次的启动、降落,吴昌勇和技术人员一次次地修改图纸。一个小时后,随着精确度的不断调整,第一片箱梁底部与桥墩上的钢板终于完美贴合。

一天后,整座城市立交桥的箱梁架设全部完成。



打探万盛首座立交桥~



◆◆保 质

◆◆


“宁做恶人,不做罪人。”这是吴昌勇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作为万盛首座城市立交桥项目建设的带头人,吴昌勇自感压力大担子重。开工建设一年多来,他基本上没有休过节假日,尽管牺牲太多,但是能为万盛的交通事业作贡献,他感到高兴与自豪。

“首座城市立交桥项目一立项,我就来到了万盛。”吴昌勇说,项目部设立后,他制定印发《工程质量管理办法》《变更设计办法》《工程数量审定和计量台账管理办法》《计量支付管理办法》《试验工作办法》《监理机构及职责范围》等各种办法制度20个,制作10块岗位职责牌悬挂上墙,并对岗位职责和各种规章制度装订成册,分发给工人们,人手一册。

与此同时,吴昌勇每天都会带着安检人员在建设现场巡视检查,以保证施工中不出现一起影响建设质量和安全的事故。


打探万盛首座立交桥~


在立交桥桩基工程施工中,钢筋笼安装技术对成桩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必须要注意钢筋笼制作和完成后钢筋笼的扭曲变形,同时在入孔安装中保持钢筋笼的垂直度。巡检中,吴昌勇发现有几个钢筋笼出现了扭曲,留下了严重的质量和安全隐患。针对这一情况,吴昌勇对施工人员进行了处罚和严厉的教育,要求立即整改。

一年多来,像这样的处罚共有10次。通过严格的管理,施工人员普遍意识到在工程质量方面不能抱任何侥幸心理。有质量问题的施工点,工人们纷纷忍痛自揭“伤疤”,对有问题的工程,坚决推倒重来。

“吴经理穿着布鞋,挽着裤腿,踩着泥泞的小路到工地现场指导工作”“吃住工地,每天坚守在施工第一线”“吴经理真是身先士卒,亲自下基坑,永远冲在施工的最前沿”……工人们谈起吴昌勇,个个满脸钦佩。

严格、科学、有效的管理使得万盛首座城市立交桥项目建设推进有序,目前,工人们正在进行桥面铺装和护栏施工等收尾工作,争取早日建成通车。



打探万盛首座立交桥~



◆◆圆 梦

◆◆


9月25日,尽管天空下着小雨,但在万盛首座城市立交桥项目建设现场,仍有部分市民关注立交桥的建设情况。

市民刘德森说,他是地地道道的万盛人,从小到大,目睹了万盛交通发生的巨大变化,而首座城市立交桥的建设,更是让他“多年期盼今朝圆梦”。“咱们万盛这些年来,修高速、修火车站、修机场,现在还修了立交桥,这交通是越来越便捷了,也说明咱们万盛的发展越来越好了!”刘德森自豪地说。

黄璇家住盛世华庭小区,在城区上班。“以后上班不用绕行了,踩一脚油门就到了。”看着首座城市立交桥建设进程不断推进,她内心的期盼也逐渐增大,希望早日通车,进一步方便市民出行。

在重庆多普泰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上班的张睿说,她翘望着立交桥早日完工,能成为第一批驾车通行的市民。

“随着立交桥的建设,我们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大家都期待着立交桥早日通车,这样榜上村和万盛城区将建立起更紧密的联系,出行也更加安全,我们的生活将越来越好!”万东镇榜上村党支部书记张怀阳感慨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