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大陸是否有必要恢復繁體字?

用戶73129708748


漢字的繁簡之爭由來已久矣。2015年3月4日,那時在頭條還沒臭名昭著人人喊打的馮小剛,曾在兩會上呼籲恢復繁體字,博得民間一片喝彩聲;同年6月30日,某央報似乎有意背馳國家的語文政策,發文極力稱賞蜀中名學者流沙河先生的新書《正體字回家》,不僅直稱“繁體字”為“正體字”,而且大聲疾呼其“魂兮歸來”。

(圖:馮小剛在會上呼籲繁體字的迴歸)

隨意想到的這兩則事例,多少可以表明:近年來,恢復繁體字的呼聲,從過去只能私下的表達,已經逐漸浮出水面,並且成為從社會精英到民間大眾都極為關切的問題。甚至可以預見,隨著中國人文化自信的增強、國民整體受教育水準的躍升,越往後會越成為棘手懸題。

我們也許要問:恢復繁體字,到底是重文化還是在瞎折騰呢?我是語言文字的外行,本不該亂說話,但作為國民,也有一些感想要談,並歡迎討論和批評。

我需要為簡體字作辯護:現行“簡體字”系統並非隨意亂來,而是有歷史淵源與書寫脈絡作為依據的。

很多民眾對於“繁體字”抱有深厚的感情,這種情感說深了,就是對中華文化的傳承懷有嚮往之思與溫情之意。這是可以理解的,也是應該尊重的。但若以為簡化就是“殘化”,並以此為理由,主張全面恢復繁體字、竭力貶低簡化字,可能還是對於漢字的發展歷史缺乏瞭解或者故意置若罔聞吧。

一者,漢字的歷史,本身就是在自然“簡化”的歷史。漢字有史3000多年,由甲骨文、金文到小篆、到小篆到隸書、楷書,一路遞進,它本身的形體一直都在演變,趨勢也是由繁到簡,逐步趨簡。由於漢字的結構繁複,一些字有較高的冗餘性,人民大眾早已創造了許多筆畫減省的俗字,廣泛流行。新中國建立後,不過就是順應此趨勢,且為了掃盲的方便,繼承了晚清以來“漢字改革”的未竟事業,推行簡化字並取得了成功。這種簡化,重點只是簡化書寫難度,並沒有丟棄它的內在含義,也不曾背離造字六法,更沒有割裂漢字及其所承載的傳統。甚至可以說,“繁體字”之所謂“繁”嚴格地說也是不正確的,因和金文、篆字相較而言,它本身也是“簡體字”。如果真的以“繁”至上,難道需要去呼籲重歸甲骨文時代嗎?

(圖:畢姥爺為檯球選手潘曉婷寫下“玖球天後”四個繁體字,引為笑談,是哪裡出錯了呢?)

二來,很多朋友以為現行的簡化字,是建國後找幾個專家就製造出來的,這也過於厚誣前人了。我們現在所使用漢字,絕大部分都可以在這個字的歷史脈絡上找到依據,比如民間俗寫、草書簡化、同音代替等等。後來的漢字簡化所用的方法,幾乎都是傳統的方法,並非一群人坐屋子裡拍拍腦門就定下的。正因為這些簡化字有依據,有脈絡,一經釐定,也很快為群眾所熟悉,所接受。其中有些簡化字,構字理據是有所改變,但是根本性質沒有變換,記錄漢語的功能也沒有削弱。比如,我們的數據表明,現行的簡體字,還不包括類推簡化字,就有28.61%見於先秦兩漢時代,而真正屬於新中國成立後創造的簡體字則只有一個“簾”字,僅佔所選388個字頭的0.26%。這些事實數據本身可以說明,簡體字古已有之,後來的擬定方案是當時那批一流語言文字學家學識與智慧的結晶。

從歷史看,文字簡化是人類所有文字的趨勢與潮流,不是中國自賤才如此。漢字簡化,表面上是行政權力人為主導與干涉的改革工程,但是這套方案基本上是符合漢字發展的客觀規律的,也是深思熟路的結果。1949年,中國的文盲率是達80%以上,小學入學率只是20%左右,後來政府掃盲如此成功,簡化漢字實居功至偉。

比如,《簡化字總表》中,被取代的繁體字2261個,筆畫總數是36236畫,平均每字16畫,而簡化後,筆畫總數是23025畫,平均每字10.3畫,每字減少5.7畫。這意味著,如果寫2000個簡化字,合計會少寫10000畫。舉個例子,像“亂、灶、龜、鬱”等字,清晰易認,換成繁體字“亂、灶、龜、鬱”,試問有幾個985大學畢業生可以寫全,現今的港臺學生哪個做筆記時不怨聲載道?

必須承認,有部分簡體字確實屬於“強行手術”,產生的後遺症的確造成了錯亂的尷尬。

繁體字所以要簡化,最直接目的是其筆畫比較繁,學習和應用不便,所以要作出”裁剪”,並以國家力量制定和施行相應的語言政策。

但是,不可諱言,因為當時改革的急迫性,實用主義心態居先,加上缺乏更廣泛的社會討論,就加以行政推行,實際還是造成很多不完善,導致“白璧微瑕”。有的“手術”,損傷了中國文字之美,讓它本身的文化意味稀釋很多;而有的,更乾脆造成了使用者認知上的混亂,甚至無形中使得某些漢字發展脈絡的中斷。

比如,大家歷來詬病很多的華(華)、愛(愛)、車(車)、漢(漢)等字,都因簡化了核心部件,讓原本的表達效果、固有的形體美、漢字本身的構字法、結構中含藏的意蘊感,都有不同程度的損傷。有人調侃說,“親不見,愛無心,產不生,廠空空,運無車,雲無雨”,這類批評與不滿不能說沒有道理吧。

更典型的如,發財的“發”與頭髮的“髮”,現在都簡寫“發”,而往上溯源,它們根本就不是同一個字,名畫家“程十髮”其名典出“十髮一程”,很有內涵的,結果一簡化莫名其妙成了“發十次財”這樣的濃濃城鄉土豪氣息的名字;還有像錢鍾書的“鍾”與“鐘”,復旦大學的“復”與“復”,我們大陸人早已日用不知習以為撐,要是有港臺人初來乍到看到,怕都是要掩鼻笑半天吧。再具體而言,“鬥、髪、範、幹、鬍、後、裡、鬚、禦、雲、徵、鍾”這12 個繁體字的簡化就是有問題的。

所以,我的想法似乎有點折中,但無意和稀泥:簡化方案基本路徑是對的,但是確實有極少部分簡化字有“殘缺”。簡化的目的固然在方便,但其前提,不應該造成認知混亂,有些本來就不該簡化、亦或簡得不當的字,如何完善,似乎還是該引起重視吧?

一個思維誤區:簡體字並非“沒文化”的表現,反之繁體字的使用無需有文化上的優越感。

今天的繁簡之爭,往往暗含著文化正統之爭,特別是還有一些擁“繁”者,潛意識裡帶著某種文化優越感,甚至墮為無聊的身份標榜。

(圖:常被批為“裝逼”失敗的演員中的文化人靳東)

比如,著名的例子,演員靳東、陳道明、周杰、畢姥爺等,“演而優則文”,明明就不是港澳臺同胞,也不是在寫書法,偏偏平日微博什麼的一律舍簡就繁。雖然半通不通,經常用錯,鬧過不少笑話,但多少也代表社會上很大一部分人的一種心態:即大概覺得使用繁體字才更像個文化人吧。

這類人,有部分確實只能說是偽文化精英。這種心態,我個人覺得是沒有必要的,並且會將繁簡討論引向裝腔作勢的惡趣味之中,干擾了客觀理性的判斷。文字本質上是記錄語言的符號,工具性是它的本質屬性,沒必要因為會多寫幾劃——還是電腦輸入的,就自覺高人一等,莫名其妙地意淫出很多高大上的感覺出來,淪為故弄玄虛的還不知所謂的復古主義。

所謂文化,貴在識其大。與其在這些表面文章上下功夫,在小道上煞費苦心,拿一些小噱頭作文化標榜,真不如切實多讀幾本古人書,在微言大義上有所受用吧。

繁體字是我們寶貴的文化傳統,不應丟棄,今後的教學傾向,應該是“識繁用簡”。

最後的意見,我本人的感想,還是很“隨大流”,以為““識繁用簡”才是正道,可以解決我們在語言文字上的困擾,也不會讓很多問題成為問題。

繁體字畢竟曾是我們民族文字的主體。 在如今的海外華人文化圈至今仍有重要地位,無論出於文化傳承的需要,還是來自交流的必要,“識繁”似乎是當下及以後具有中等文化程度以上的國民不可避免不要補習的文化課程。

比如,在國家的語言政策執行中,我們應該清楚地知道,富有文化內涵的語言不能也不應通過強制手段直接禁止,因為語言是民族身份認同的要件,強行禁止使用某一類字種就是在阻斷文化根脈,也會讓問題叢生引發民眾的抗議。

因此,作為國家意志、公共的出版物、鄭重的場合中,出於“書同文”的需要,推尊“簡體字”為正統,並且制定法律作為保障,都沒有什麼問題。但是個人有興趣的使用,比如書法一類,不應該去幹擾;不僅如此,甚至有必要在中小學的基礎課程中,引入“識繁”的課程訓練,讓簡化字和繁體字能夠某種程度的共存,也許才是我們努力的方向吧——至於課程如何安排才能避免加重學生的負擔,自然是需要更細緻的商討的。


總結


判斷立場比判斷知識可容易輕巧的多。繁簡之爭,最麻煩的,可能在於這根本就是一個立場之爭,從而使得很多討論情緒化,失去了客觀和理性。

囉嗦了一大堆,其實我的立場也很簡單:現行簡化方案是有一些小問題,但是全面恢復繁體字,既沒有可行性,更缺乏必要性。可以說,儘管我們推廣了簡化字,但繁體字從來就不曾離開過我們,在書法裡、在書籍中、在招牌上,隨處可見。而簡化字也沒有在文字表達上造成多大的干擾,沒有使得傳統古籍的流通變成困難,對於現代社會的電子信息化也沒有形成難題,而且使得我們的教學、書寫、掃盲省去了很多時間和麻煩,功德無量。

總之, 繁體字也好,簡化字也好,它們都沒有失去妙嚴法相,我們也依然覺得它們可親,它們全都是我們生活的一部分,並將永遠暢通行走在堂堂華夏與日月山川裡。世上無事,庸人自擾,哪裡需要什麼恢復與驅逐呢!

2018,10,7,晚閒談

感謝大佬們賜閱。會勉力每天都寫三兩篇隨感。歡迎關注、點贊、留言批評——雖然我是不會改的

劉愚愚


繁體字從未消失,何來恢復之說呢?漢字是非常古老的一種文字,在數千年的演化進程中,漢字也在不斷的進行自我改良,但一直受限於較為複雜的比劃,實際上已經影響到了我們正常的書寫學習,這並不利於知識的普及,所以,有必要對繁體字進行簡化。漢字簡化,是順應時代發展需要,但這絕不代表繁體漢字就此退出了歷史舞臺。



最早開始漢字簡化運動的是在民國時期,1920年著名學者錢玄同曾在《新青年》雜誌發表過一篇叫《減省漢字的筆劃提議》的文章,率先提出漢字需要縮減比劃以提高國民的識字率和書寫水平,在當時引起學術界不小的爭議,1935年8月21日國民政府教育部公佈《第一批簡體字表》,但在各界的抵制下又不得不在次年二月廢除。



建國以後再一次提到漢字簡化的必要性,1956年國務院審定通過了《漢字簡化方案》,漢字簡化工作開始有序的進行,眾多學者參與其中,1964年5月中國文改會發表了《漢字簡化總表》,此後在中國全面推廣開來,繁體字逐漸的被簡化過的漢字取代,到八十年代末已經基本上看不到什麼繁體字了。簡體字雖然已經被全社會所認可,但作為漢字的原型繁體字卻已日漸式微,特別是年輕一代對繁體字的認知幾乎是一片空白,恢復一定的繁體字教育其實是很有必要的。



目前還在使用漢字簡體字的國家只有兩個,即中國和新加坡,新加坡情況比較特殊,這是華人人口占比超過70%的東南亞國家,早在上一世紀七十年代就開始全面普及簡體字。除了這兩個國家之外,中國香港地區、中國澳門地區、中國臺灣地區及大部分海外華人華僑社區(唐人街)依然在使用繁體字。



總結一句話:沒有繁體字何來的簡體字,只有繁體字才能代表歷史悠久的中國文字,將繁體字簡化的目的是為了提高人們的識字率,但是這不能成為擯棄繁體字的理由,在簡體字已經深入人心的今天,逐步的恢復部分的繁體字教育迫在眉睫。


大國布衣


中國大陸當然沒有必要恢復繁體字!

雖然相對來說,繁體字更能體現漢語造字的精妙之處,更能體現漢語的博大精深。但是我們也應該知道,當初對漢字就行改革,提出簡體字,實際上也是為了提高廣大人民群眾的識字率。後來的事實也證明,我國的識字率的確有了巨大的提高,文盲率也在持續下降。簡體字的確起到了它最初設想的作用,而學習完簡體字以後,實際上完全可以通過自學來學會繁體字!

任何一種文字都要隨著時代的發展進行不斷的變革。這一點實際上以前的漢字在繁體字之前,也有長期不斷的變遷歷史。因此,與其總是試圖通過復古來解決現實中遇到的各種問題。不如面向未來,進行積極的變革。每個人都要相信,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未來的也一定是民族的!


地震博士


簡化字利弊皆有的“雙刃劍效應”

“識正書簡”是解決漢字繁簡之爭的最佳/最可行途徑


一、中華文化傳承的秘密

殷墟甲骨文是公認的較為成熟的漢字文字系統。撇開此前有爭議無定論的那些類文字符號,從甲骨文發展到今天的漢字,已經有3000多年的歷史。

全球很少有文化能讀通三千年前的文字,但中華文化就做到了。這是中華文化能夠一脈相承、傳承至今的特色和秘密。


二、簡化漢字的文化普及功勞

但不得不承認,傳統漢字結構繁複(不談經濟/制度因素),在文化普及方面還是存在不利的。據新中國成立後,1949年全國人口普查數據:

全國人口總數:3.6億

文盲人口總數:2.9億

文盲比例:80%

——可見文盲比例之高,這就很不利於國家建設和民眾精神生活的提高了。故國家於1952年2月成立中國文字改革研究委員會,1954年底提出《漢字簡化方案》草案,並於1955年2月在《人民日報》上公佈。此後不斷訂正/增進,1964年國務院又公告了《簡化字總表》,共發佈三表,2236字,這就是今天通行大陸的簡體字。


2000年全國人口普查數據:

全國人口總數:

12.9533億

文盲人口總數:0.8507億

文盲比例:6.57%

——文盲消滅率前後對比,正向差別巨大。這當中簡化漢字居功至偉!


三、簡化字的“雙刃劍效應”

我們必須注意到一個嚴重現象,或可說某種“趨勢”,即簡化字幾乎替代和屏蔽/隔絕了繁體字,更重要的是連帶淡化/隔離了繁體字所承載的傳統文化——今天,我們若要了解傳統文化/歷史,若非專業所學,若非翻譯成現代白話,就不那麼方便/容易了。更有,隨著手機-網絡之普及,即是我這堂堂中文系畢業的人,也有好多時候“突然想不起某字該咋寫”了!

這確確實實是應該引起重視的現象!


四、“識正書簡”是解決漢字繁簡之爭的最佳/最可行途徑

漢字的繁簡,各有短。繁體字承載/溝通傳統文化/歷史更直接,但在普及方面有所短。簡體字普及文化居功至偉,但似乎“有意無意”間拉遠甚至隔離了通往傳統之路。因此擁誰貶誰,都是偏頗的。

那麼有沒有一條道路二者兼顧/取長補短呢?


有!那就是——識正書簡。

提出這一觀點的是臺灣前領導人馬英九。

撇開政治/意識形態……諸事不談。因為這本來就是一個純文化方面的問題。竊以為馬英九的這一提法是極有遠見、最合符實際也最具有可操作性的對漢字傳承的一個學術觀點。


正,就是繁體字。這句話的意思就是:印刷體儘量用正體字——識正,但書寫則可以用簡體字,這樣才能、也才便於跟中華文化的古籍接軌,也能避免從今往後的人讀古籍除專業人士外,只有靠“翻譯”才能滿足需要。


林武師de文散打


大沒必要。用簡化字印的書超過繁體字版本的不知多少倍。有些古書簡化字版本都出來了。真要讀古本,字典上也標有繁體字。要說簡化字造成繁體字識別困難,那麼小篆、大篆、甲骨文不是更難識別嗎?


師範小王子


一,尊重自然發展規律。我國文字由甲骨文到現在簡體字,由繁到簡,順應了時代發展,呼合人們的意願。繁體字筆劃多,寫出來時間自然多,古代為了寫快,發明了草書,但草書難辨認,後出現楷書,簡單一些,也好辨認些。再後來成為簡體字,規律所致,大勢所趨。

二,簡體字適合大眾化,建國初期已證實:掃盲較快。繁體字則不然。只有少部分人想恢復繁體字,不是主流。我國除港,澳,臺用繁體字,大陸都用簡體字,即使港澳臺有恢復的意願,應尊重少數人(港澳臺)服從多數人(大陸)的原則。

三,思想上有復古的嫌疑。恢復繁體字就象現代人恢復古代都留長頭髮,留鬍鬚一樣,需精力,時間打理,現在男人基本不留長髮,長鬍須,多好,少影響工作時間。在字典裡保留繁體字,文化的需要,自願學可以學,不應強制。有想學繁體字的,如與港澳臺接觸多的人,學習書法之人等等,應該出於自願,若全部改繁體字,相當於強制要所有人學習,恐怕有人不服。

四,對小孩學習十分不利。小學生,啟蒙小孩對繁體字筆畫多,不易記,不易寫,打擊小孩的書寫信心,產生厭學情緒。

五,學生在學寫字方面花更多時間,不合算。小孩需花那麼多時間在字上,還不如讓他們學更實用的科學技術,手工等,因為不管學繁體字還是簡體字,目的都是能用書面形式交流,願意多花時間寫更多筆畫寫成同樣的書信的人,應該很少。

所以,我認為大陸不必改成繁體字。


學習冇止境1


荒唐的想法!繁體字就是因為學習起來太困難,中國政府才將它簡化,這對掃盲工作及廣大人民群眾的文化水平提高起到了決定性作用。簡體字已經約定俗成,怎麼可以將就一小撮人而改回繁體字呢?


桂林老好人


中國的繁體字現在也沒有消失,在各大字辭典裡乃然存在,而且也在應用,只不過以一種特殊的方式書寫存在,如藝術書法,繪畫詩詞古文詩書等。在當今快迅發展的信息時代,還是以簡化字應用為好


安然29366147


我覺得不但不能恢復繁體字,還應該進一步簡化現在的漢字。


文字的第一需求就是交流,當年簡化漢字還不夠徹底,該簡化的沒簡化,還有一些不該簡化的亂簡化,其實我們今天的這個文字是簡化之後又簡化,又簡化的時候發現有問題,然後又恢復到第一次簡化。


目前中文還需要簡化的字,舉個例子:噴嚏。

“噴嚏”的“嚏”如果不使用拼音打字法,用筆寫有幾個人寫的對?我敢說沒有幾個人能寫的對,我們這些寫不對的人是因為文化水平不夠嗎?其實也不是,都是讀過本科的人。

其實我問過一些碩士博士,一開始說這個字,大家都認得,但是具體到怎麼寫,那就不知道了,這就是一個問題。

如果文字連讀過書,上過學的人書寫都困難,我覺得文字本身可能就出了問題。


目前還在流行繁體字的是臺灣地區和香港地區,可是有些繁體字實在是太過於複雜,舉個例子:

一隻憂鬱的臺灣小烏龜

這個用簡體字看起來很明確吧,如果用繁體字呢?

一隻憂鬱的臺灣小烏龜

你自己試著寫一寫?尤其是“憂鬱”的“鬱”,在手機和電腦上都看不清,你說你真寫的話,得有多複雜?


如果你覺得還不夠複雜,試試寫這些

壹隻憂鬱臺灣烏龜尋釁幾群骯髒變態囓齒鱷龞,幾群骯髒變態囓齒鱷龞圍毆壹隻憂鬱臺灣烏龜


別說你手寫了,你自己認一下,認不認得?


李建秋的世界


沒有必要強制恢復繁體字,簡體字書寫挺方便的,但是我覺得在小學時可以簡化字和繁體字都講一下,想學習的可以學習一下或者瞭解一下,繁體字在書法時很漂亮,我們民族的傳統文化不能丟,要有很高的傳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