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是谁说了谎?举报高考答题卡掉包事件始末

人们常说,一个社会有三大底线行业:教育、医疗、法律。无论社会多么不堪,只要教育优秀公平,底层就会有上升的希望;只要医疗不黑暗堕落,生命就会得到起码的尊重;只要法律秉持正义,社会不良现象就能被压缩到最小。如果三大底线全部洞穿,便将是人间炼狱。

近日,河南4名家长实名举报教育厅,称高考存在徇私舞弊现象,自己孩子的高考答题卡被人掉包。此事一经报道,便在社会上产生了强烈的反响,教育和法律两大底线行业同时被挑战。

一、事件开端

8月5日,一篇《河南四家长质疑考生答题卡掉包,纪委介入检察官实名举报》的自媒体文章在网络上热传,4名家长都表示自己孩子的高考分数与以往成绩、高考后的估分严重不符,怀疑孩子的答题卡被人掉了包,并向纪检监察部门实名举报河南省高考招生办相关负责人员滥用职权、组织考试作弊、内外勾结掉包答题卡。

4名家长中还有两名具有公职人员身份,苏先生和杨先生都是检察官,此事最先由苏先生爆出,女儿苏小妹的高考成绩出来后,他向多个部门反映并取得了一些材料。在反映过程中,他又遇到了其他3名家长。基于此,他于7月22日在自己博客中发布了一篇万字长文,之后被自媒体编辑成文章,在网络上逐渐传开。

4名家长及考生认为答题卡被掉包的理由和证据,主要有以下几点:

证据一:估分与实际分数相差巨大。(以下均为化名)苏小妹估分为627分,查询成绩335分;杨梦之估分500多分,查询成绩230分;余小芳估分500多分,查询成绩243分;李闻天估分500多分,查询成绩261分。且四名考生平时模考成绩优异,都与高考得分水平不符。其中苏同学还通过了北师大在高考前组织的自主招生初审资格审查。

证据二:答题卡不是考生本人笔迹。四名学生中的三人查看了答题卡,均称答题卡不是自己所答。苏先生称自己女儿考试时的作文题目是《不负时光,不负年少—致2035的你们》,但查看到的题目却是《富强中国,不负年少》,苏先生已经让女儿默写了当时的作文内容,并且愿意做笔迹鉴定。同时,余同学也兼职要求做笔迹鉴定。杨同学也认为答题卡中的作答内容与自己写的不一致,其中21题他记得自己放弃作答,但是现在却凭空多出了几行字。

证据三:答题卡上的考生号有涂改。余同学的妈妈卢女士称,在教育部门看到了女儿的高考试卷的答题卡部分,发现条形码的问题之后她随即报警,也拨打了市长热线。卢女士发现4个答题卡有4个不同的准考证号,理综“1841xxxxx82136”,外语“1844xxxxx58230”,数学“1841xxxxx53436”,仅语文一科为正确的考号“1841xxxxx53230”。同时,英语答题卡上名字中的“淇”先是被写成了“琪”,随后又被涂改回“淇”;理综的答题卡上,条形码上方的数字被人用黑色水笔涂改,语文一科的座号先是被写成了“05”,而后在“05”的改成了“06”。

到底是谁说了谎?举报高考答题卡掉包事件始末

到底是谁说了谎?举报高考答题卡掉包事件始末

二、官方回应

8月7日,河南省招办官网发布《致全省招生考试战线同志们的一封信》,正式回应此事:根据考生反映,省招办已按规定程序进行了反复核实,结果为:答题卡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与所贴条形码信息完全一致,四科答题卡字迹一致,确认系考生本人所答,成绩准确无误,核实结果及时书面回复了考生及家长。

同时,官方回应中还指出,今年该省继续实行网上评卷,使用机器阅读识别考生个人信息。每张答题卡都由考生本人在开考时核对并粘贴个人信息条形码(为唯一性、一次性使用),同时手写个人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等作为核对信息。答题卡扫描时,以考场为单位每30份一组扫描识别条形码信息,答题卡正反面均有校验识别信息,与事先存储在电脑里的考场信息相对应,只有识别校验正确机器才能通过,确保了每张答题卡信息对应准确。

当前,鉴于发帖的考生家长已实名向省有关部门举报,省招办正在配合省有关部门依法依规进行调查,待调查结果出来后,将按上级要求向社会公布。

到底是谁说了谎?举报高考答题卡掉包事件始末

三、网友爆料

随着事情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信息被网友们扒了出来。其中最引人关注的两条,都和苏同学有关。一个是网友爆料她的自主招生材料造假、论文抄袭;另一个是与她同校的学生爆料其平时成绩一般读重点高中也是靠关系转学进入的,并非自己考上的。

据传苏同学通过北师大自招初审是因为发表过论文,在学术搜索引擎里可查到该同学确实在《数码世界》发表过一篇题为《计算机网络技术在电子信息工程中的应用分析》的综述,然而对比下不难看出,该综述系全文抄袭自《科技与创新》2014年22期的《浅析计算机网络技术在电子信息工程中的实践》(范习松、张勇)。在CNKI还搜到苏同学另一篇论文《天文学的基本性质和发展规律》,刊登在期刊《赢未来》2017年第9期上,该论文摘抄式抄袭自中国现代天文学的主要奠基者、中科院院士王绶琯先生为《中国大百科全书》第2版写的条目《天文学的基本性质和发展规律》。 另据该考生中传自招申请单,该生学业水平考试成绩为7B 1C,实属一般,绝没有达到可以发论文的水平。

到底是谁说了谎?举报高考答题卡掉包事件始末

到底是谁说了谎?举报高考答题卡掉包事件始末

此外,一名网友自称与苏同学就读同一所学校,他的爆料则更加简单直接,直言苏的学习成绩“挺差的”,而且并非考上高中,是后来转学进入。而且申报自主招生的材料是假的,是学校为了提高入取率“做了处理”。

到底是谁说了谎?举报高考答题卡掉包事件始末

四、后续发展

“1考生承认笔迹是自己的,1考生否认”。8月8日李闻天和余小芳(均为化名)来到河南省招生办公室查看答题卡,以检验答案是否为自己所写。下午6点30分,李闻天查看了答题卡后,确认是自己的笔迹,没有调包,将放弃笔迹鉴定,并和母亲写了情况说明。另一名考生余小芳看到自己的4门答题卡,均不承认是自己的笔迹,坚持做笔迹鉴定。

苏小妹的爸爸苏检察官,已经删除了自己在微博上,有关实名举报的微博,自己在博客里撰写的长文也清空了。

五、分析点评

事情还在进一步调查核实过程中,并没有定论。不过关于高考成绩被掉包的新闻,这并不是第一起,往年也曾出现过。2013年,福建省惠安县高考生杨婷婷在网上发帖反映“高考分数被调包”,最终福建省考试院破例向18家境内外媒体出示了杨婷婷全部4科的高考答卷原件,证明了杨婷婷的高考分数确实是364分,而不是她自己声称的586分。2012年,湖南衡阳肖某称,发短信查询成绩695分,网上查询229分,肖某及亲属怀疑成绩被人替换。媒体介入调查后发现,肖某三次模考成绩都在200分左右,并且该校理科最高分也只有560多分。

但是,今年河南4名家长举报答题卡掉包事件与以往新闻最大的不同在于,他们向纪检监察部门实名举报了,以前都是考生和家长靠着媒体来进行舆论反映,但是这次不同,除了在网络上呼吁,该4名家长已经启用法律程序和法律手段了,事情的性质一下子就升级了。

家长在网络上和实名举报中明确列出了招办人员名字,指控的造假掉包甚至组织作弊,罪名明确,并且列举了大量“事实证据”,足以认定是想让对方受到刑罚。如果举报不实,可以认定为诬告陷害,应该受到刑事处罚。而且4名家长中还有2位是公职人员身份,党纪处分肯定也不可避免。

到底是谁说了谎?举报高考答题卡掉包事件始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