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詳解房顫治療5「誤區」


專家詳解房顫治療5“誤區”


日前,由市志願服務公益基金會、市志願者協會主辦的相關活動傳出消息,我國房顫患病人數已超 1000 萬,新發患者人數不斷增多,每年用於治療房顫的費用高達 300 億元。

中科院院士、東方醫院副院長陳義漢教授在活動上說,“房顫,是很容易被公眾忽略的一種疾病,即使沒有任何症狀,房顫患者中風機率也會增加5倍,致殘致死風險驟增。”市一人民醫院心內科主任劉少穩教授則指出,幫助公眾提升房顫意識、推廣先進治病理念和技術手段,是減少危害發生的第一步。近年來,治療房顫技術手段得到顯著提高,主要治療方式有藥物治療和非藥物治療。對有反覆發作症狀的陣發性房顫患者、有心衰的持續性房顫患者來說,藥物治療具有效果不明顯、副作用大、不能根除房顫等弊端。相形之下,導管射頻消融治療術通過在心房內插入導管,釋放高頻電磁波、將病灶控制在一定區域的方式治療房顫,是目前根治房顫、減少血栓栓塞風險的首選方式。

專家同時提出,房顫治療“五大誤區”不該被忽視——

早期房顫患者自覺心慌明顯,心跳時快、時慢,症狀十分顯著。當轉為持續性房顫後,因長期對快心率的耐受或持續性房顫心率相對緩慢,上述症狀反而好轉。這部分患者很容易誤認為症狀改善、忽視治療,其實這才是恰恰最危險、最需要正規治療的人群。此外,房顫往往合併其他心臟病(如冠心病、風心病、心肌病等),房顫發作會增加其他心臟病的風險。

大多數房顫患者首先選擇藥物治療,尤其是陣發性房顫患者。常見的藥物為心律平、索他洛爾、倍他樂克、地高辛、可達龍等。上述藥物可能會對患者症狀有一定治療效果,但經長期服用這些藥物的效果越來越差,不僅達不到根治的目的,還會產生嚴重的副作用。近年來導管射頻消融為房顫的根治帶來了曙光。

專家詳解房顫治療5“誤區”


全國道德模範、救火英雄王海濱在接受體檢

誤區3 老年人房顫導管消融風險高、安全性差。

老年人體質較弱,合併慢支、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壓病等,不少人認為老年人房顫導管消融風險較高,其實這是對房顫導管消融手術方式不瞭解造成的。所謂導管消融,是一種“微創”的介入操作,只需在局麻下,穿刺靜脈提供血管入徑即可,只留有針眼大小的皮膚切口。導管送入心臟對引起房顫的病灶進行消融,手術需要2小時左右,手術後穿刺部位僅需要沙袋壓迫8小時即可,老年人能很好的耐受。臨床工作中老年人房顫佔導管消融房顫80%以上。從國內外大的電生理中心實踐來看,消融安全性很好,嚴重併發症發生率實際上小於1%。

誤區4 瓣膜置換術後房顫患者無需治療。

風溼性心臟病合併房顫的發生率高達30%以上。風心病患者進行瓣膜置換術後,解除了瓣膜的狹窄,理論上增大的左心房應該回縮至正常大小。但如患者合併房顫,這些風心病患者進行瓣膜置換術後,擴大的心房非但不回縮,還會繼續擴大,最後誘發心衰,加重病情。從而使患者既受了開胸手術的痛苦,又花費了鉅額的費用,而且又無法達到滿意的臨床效果。

誤區5 器質性心臟病患者房顫不能根治。

器質性心臟病(如風心病、心肌病、甲亢型心臟病、高心病、冠心病等)患者同時並存房顫非常多見。抗房顫藥物對於這類患者療效更差,很多患者認為,自己在原有器質性心臟病基礎上一旦發作房顫,只能通過藥物來控制心率。其實上世紀80年代以來,成熟的房顫外科治療(左心房迷宮術)成功率幾乎均在90%以上,提示器質性心臟病不是影響房顫治療效果的重要因素。目前,三維標測系統指導下的環肺靜脈線性消融是與外科迷宮術理念極為接近的介入方法,創傷小、臨床根治率高,為患者帶來福音。

活動為全國道德模範、全國和市優秀志願者等先進典型免費心臟健康(房顫)體檢。上海市房顫公益宣教項目同時啟動。記者瞭解到,來自上海14個綜合性醫院的心內科專家組建“迎進博,房顫公益宣講團”,宣講團旨在加強公眾房顫疾病教育、提高全民心腦血管健康素養,促進形成健康生活的良性循環。

來源|上觀新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