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秋绽放在心灵深处


让秋绽放在心灵深处


让秋绽放在心灵深处

让秋绽放在心灵深处




夏末的风携带着荷的丝丝清香,送来了秋的消息,知了的啾啾鸣叫演绎成秋的絮语。盼望已久的秋终于来了。

秋在诗人的笔下往往是鸿雁南飞、露重霜浓、萧瑟悲凉的,在画家的眼中又常常是落叶纷飞、败柳残荷、芦荻摇曳的。可故乡的秋却如一朵洁白的睡莲悄然绽放在我心里,别有一番情味。

因为那里不仅有着高远的天空、飘香的瓜果,还散落着我童年岁月里的点点记忆……

故乡的秋是天高气爽、云淡风轻的。天空总那么高,那么蓝。

暖暖的午后,湛蓝的天空中浮着朵朵白云,高高的山坡上,成群的牛羊悠闲的啃着草,偶尔一两只小鸟落在牛背上啾啾的叫几声,然后如箭一般飞走。习习凉风中一群天真无邪的放牛娃或坐或躺,或跑或跳,享受着秋日的无边光阴。

当太阳快落山时,余霞散成绮,如迟暮美人,于绚烂之中自有其风韵动人之美。这时的孩子们则端坐在山崖溪畔,观落日壮美,乌鸦归巢;听流水淙淙、百虫鸣叫。

当太阳落山,余晖散尽之时,伴随着叮当叮当的牛铃声和羊儿的咩咩声,孩子们吹着口哨,奔向炊烟袅袅的小村庄,暮霭山岚中的大山渐渐归于沉寂……

让秋绽放在心灵深处


让秋绽放在心灵深处


让秋绽放在心灵深处


让秋绽放在心灵深处



当金风送爽,丹桂飘香之时,家乡的秋便五彩缤纷、绚丽多彩起来。

红彤彤的大枣挂满枝头,浑圆的大鸭梨压的树枝弯了腰,灯笼似的柿子闪着诱人的亮光,崖壁上一串串青紫的葡萄晶莹闪亮,荆棘丛中一颗颗圆溜溜的山里果散发着诱人的香味……

这时的孩子们便如一只只敏捷的猴儿,在树枝间、崖壁上、山谷中跳跃攀爬,尽情的采摘着一颗颗成熟的果实,享受着大自然的恩赐。

待筐子满时,本已破旧的衣服早已被刮破不堪,手背上,脚面上也伤痕累累,就连薄薄的肚皮因上上下下攀援也常常蹭出了道道血痕,

但这飘香的瓜果,总引诱着那饥饿的“馋虫儿”,他们嘎吱嘎吱的啃着梨儿枣儿,大口大口地咀嚼着,这漫山遍野丰硕的秋带给孩子们的不仅是口体之丰,更是味蕾上的琼浆玉液。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家乡的秋天充满了丰收的喜悦,收获的快乐,还承载着四季的清贫。

袅袅秋风之中层林尽染之时,清苦的亲人们看着雪白的棉花,硕大的玉米穗,紫红的高粱喜上眉梢。

秋收时,男人们早出晚归在田间忙碌,他们用镰刀收割着沉甸甸的稻子,用䦆头刨着又大又圆的红薯,用犁子吆喝着耕牛耕种着土地。他们用一个个铁肩扛着,一条条扁担挑着,用吱扭扭的架子车拉着,累的汗流浃背,却满怀喜悦。

女人们会把一两岁的孩子放在地头田间,头顶方巾挎着筐子飞快的采摘着成熟的豆荚;较大的孩子们弯腰弓背薅着一簇簇籽饱粒满的花生,较小的孩子仔细认真的拾捡着掉落的花生;

院子里满头银发的老奶奶颤巍巍的抖着簸箕,慈祥、粗糙、干瘪的脸上泛着笑意——成熟的秋如香甜的美酒让亲人们忘记了劳作的疲惫,沉醉于收获的喜悦和满足之中。

让秋绽放在心灵深处


让秋绽放在心灵深处



让秋绽放在心灵深处



让秋绽放在心灵深处


让秋绽放在心灵深处


让秋绽放在心灵深处


让秋绽放在心灵深处



“一场秋雨一场寒”家乡的秋雨不紧不慢的下着,劳碌了一个季节的人们,终于可以从容的吃顿饱饭了,

他们或蹲在门旁,或坐在石凳上,端着冒着热气的大瓷碗,筷子上插着玉米馒头,慢悠悠的咀嚼着粗粝的食物,仿佛咀嚼着对生活的期盼与希冀。

吃过饭之后,他们戴上斗笠,披上蓑衣,踩着飘落的片片黄叶,走出村头,来到山间田头,看哪个地方的堰霸需要修补,哪个地方的杂草需要割去,遇到熟悉的不熟悉的邻居们会热情地走上前去打声招呼,或朗声大笑,或稍作寒暄。

悠然的享受着乡间的恬静、安逸、和乐与美好。当绵密的秋雨过后,便有“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的清新了,天空澄亮如洗,空气清爽宜人。

亲人们在菊花的幽香中享受着秋的淡然,在收获的喜悦中沉醉在秋的情韵里,在雨的温柔中聆听着秋的静谧,在秋的缝隙中展现着乡野的淳朴与善良。

“路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岁月无痕,时光沉香,今夜皓月当空,白露初染,我独依窗前,看月光如水,听虫声缠绵,在夜的柔情缱绻之中,烹一壶浓茶慢慢品享,任思绪疯长。

在这秋的季节里,在纷扰的尘世里,给心灵一刻小憩的时光,给梦一个停留的地方,让时光凝固在悠远的回忆之中,让故乡的秋悄然绽放在我的心灵深处……

*作者︱耿秋玲:河南省.方城县第一高级中学教师,「青眼有加qyyjtcq」专栏作者。

让秋绽放在心灵深处


让秋绽放在心灵深处


让秋绽放在心灵深处


让秋绽放在心灵深处


让秋绽放在心灵深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