厉害!原来最难买到的 “伏虎罗汉” 作者是他……


厉害!原来最难买到的 “伏虎罗汉” 作者是他……

策展起源

这次采访的是安德升艺术中心主人-珊旭老师以及伏虎山人艺术工作室-张清臣老师。今年春天安德升工作室替久未在镜头前曝光的张老师策了一个展览。珊旭老师表示在前年,她收到一位新加坡收藏家的一批东西,而里面同时有三四十件张老师的作品,里面包含裸女系列以及彩色木头拼接的作品,都是一些很摩登很当代的作品,与张清臣老师现在一贯的达摩罗汉、弥勒佛等作品风格相差甚远。来自新加坡的收藏家表示,那些作品是张老师在三十几年前所雕刻的,而他于二十几年前购入。珊旭老师当下就认为说若是能替张老师办一个展,而这个展时间跨度是为三十年,让更多人能去了解张清臣老师丰沛的创作力,会是相当精彩的一件事。

厉害!原来最难买到的 “伏虎罗汉” 作者是他……

创作风格、理念

从一个收藏家的角度去看作品,珊旭老师认为张老师作品多含有伏虎罗汉、瘦美老人以及弥勒佛这些非常东方的元素,而这些都属于传统的体裁。但在他的刀法、雕工和他透过作品所传达内在的东西,其实都是跳脱传统的,张老师习惯以传统技法为底,加入了自己想法,心手合一雕刻出新的东西。这让张老师个人特色非常鲜明,而这其实是非常困难的。很难用言语来形容。但当你在看过张老师的作品后,再去看其他作品,你就会很强烈地记住,这是张清臣、这就是张清臣的作品,他的雕刻手法、他的体裁、他的个人特色,他的所有一切都是很鲜明的。

厉害!原来最难买到的 “伏虎罗汉” 作者是他……

而对于张老师鲜少出现在镜头前的原因,张老师本人表示他自己本身内向又是处女座、A型,就算是十天没出门也不会有影响,而这些都是个性使然。张老师也特别强调低调的行事作风与创作过程并无太大关联,以作木雕来讲,基本上就是雕刻刀的使用,当没有表现刀法的时候,每个人做出来都是一样的。拿在三义做木雕来举例,他们一定都是把作品雕到细细的没有刀痕,再用砂纸去磨到光滑,没有变化做出来自然都一样,而这些在做传统技艺的人,多半是没有刀法的。像张老师家中有四兄弟,当有比较简单的步骤要执行,会请哥哥来帮忙,但成品在张老师眼里却都是不行的。张老师认为艺术要表达的就是一种先天性的东西,是发自内心自然而然的,而不是透过学习而来。基本功拿着雕刻刀,任何人去学都能刻出形状,但若是要刻出感觉,那就难了。这也是为什么张老师作品令人印象深刻,因为当中有体现张老师脑海中的想法。

厉害!原来最难买到的 “伏虎罗汉” 作者是他……

张老师从三十岁开始有系统地去雕刻罗汉,而那都是因为发自内心喜欢,并不是说大众喜欢这个体裁才去做。而为什么刚好是三十这个岁数呢?张老师认为人都是现实的,做东西总有为了要赚钱生活的原因在里头。而自己在三十岁前做的那些较有色彩、摩登的东西能接受的还是属于小众,要靠那个生活是不可能的,因此必须要朝较大众化的方向去做。或许有人会认为艺术工作是神圣特别的。但在张老师观念里则恰恰相反,他认为世间每一个人长大后都有一个属于他的工作,然后靠这个工作来生活,而艺术创作也是一样,它并没有那么神圣,同样也是为了生活而存在的。

工作状况

张老师实际工作状况并不会每天都进行,甚至在领域中有着在酷暑或是寒流时停工的习惯被流传着。张老师亲自正证实在过去确实是这样,甚至在豪雨来临时也会停工。老师表示因为本身作业的速度快,又不求金钱名利只求日子能过,同时为了顺应内心的感觉,因此不是天天工作,曾经最长时间达到一年。

厉害!原来最难买到的 “伏虎罗汉” 作者是他……

除了天气,这样的工作习惯和灵感关联大不大?老师认为一般说的「创作是灵感的东西」并不适用在他身上,对他来说,一切都是心情。如果要创作其实随时随地都可以把内心的想法给拿出来,但心情是生活当中会比较的东西,心情好、心情坏,心情坏就不想工作了,而不是灵感问题。

厉害!原来最难买到的 “伏虎罗汉” 作者是他……

张老师在年老时计划着转为画家,但至于何时尚未有一个定数,因为这攸关着体力、年龄甚至是每个阶段的心境都有关系。老师表示画画和雕刻的工作方式其实差很多。做雕刻需要空间、通常会弄得满头灰; 画画则是二十四小时、任何地点都能做的东西,而这也是老师为什么说太冷、太热、下大雨不做的因,老师本身体质怕冷,在采访前几天也遇上感冒而停止工作。

厉害!原来最难买到的 “伏虎罗汉” 作者是他……

作品探讨(一)

张老师作品当中的罗汉总有着一张让人猜不透的脸而缀在一旁的老虎又像是小孩一般可爱,细细一看牠又好像在笑看他人的人生。对于这些作品当中的元素组合老师表示,那是十八罗汉当中的一个组合,名为伏虎罗汉,而老师本身和这个组合有相当深的缘份。

厉害!原来最难买到的 “伏虎罗汉” 作者是他……

张老师和猫、和老虎都很有缘份。张老师从二十八岁就开始做与猫相关主题的作品,同时也深受大家好评,很快就能卖出作品。也不知道是不是巧合,老师后来开始接触老虎,是从比较小的开始做,毕竟一开始只有一个人、一副工具,一做就是三十几年,直到近十年才有在做规格较大的。当然这和名气也有些许关系,有了名气和资源,加上技术的纯熟,作品自然越做越大。同时张老师认为最重要的是,伏虎罗汉也是要做大才好看,霸气才得以威震八方,因此在创作初期并未尝试。

厉害!原来最难买到的 “伏虎罗汉” 作者是他……

而老虎为什么是很温驯的一个表情?张老师解释作品名为「伏虎罗汉」,伏虎就代表这只老虎是被降伏的,是乖的而不是凶的,因为这样的观点所以给他一个这样可爱的表情,甚至有人说牠像凯蒂猫,让人看了很舒服,而这样作品的目的就达到了。

作品探讨(二)

再来是一幅张老师的枯树夕阳照,画中的季节是秋天,老师表示画树不带树叶是个人偏好。珊旭老师补充,从心理学角度来判定,这个人几乎是不喜欢发展他的事业,而这一点也确实反应在张老师很低的生活要求、不求名利的个性上。

厉害!原来最难买到的 “伏虎罗汉” 作者是他……

这张画是张老师第一张也是唯一一张的水墨画,其中作画时间只用了四个小时,这画同样是传统从体裁,但仔细一看却能发现许多张老师的匠心独具的创作手法于其中。张老师使用最细的毛笔去画,运用笔触的深浅来区分颜色的深浅,进而创造画面中的透视感,如画作中石头最前面那一颗画得比较黑,第二颗比较淡一点点,第三颗它是比较远的,就画最淡色。以色彩、距离和大小来区分,画作就会有立体感。

张老师再次强调雕刻与作画是大大不同的,雕刻不管好与坏都是立体,而作画要试着把平面的东西营造出空间感、距离感,作品里的树、石头、房子如何安排才能呈现出美感,这些都是需要思考的,思考才能把内心的美感表达出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