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國民大數據丨結婚率降,離婚率升,低收入嚴峻,老齡化加重

2017國民大數據丨結婚率降,離婚率升,低收入嚴峻,老齡化加重

山川網:近日,民政部發布了《2017年社會服務發展統計公報》。相比統計局數據更多偏於國家宏觀經濟不同,民政部的數據顯然與我們的生活更為貼近,例如社保數據、老齡化數據、婚姻數據等都在報告中有所顯示。

我重點從中抽取了幾個維度,和大家做下分享。

結婚率和離婚率

2017國民大數據丨結婚率降,離婚率升,低收入嚴峻,老齡化加重

2017年結婚數據:全國辦理結婚登記1063.1萬對,比上年下降7.0%,結婚率為7.7‰,比上年降低 0.6 個千分點。2017年25-29歲辦理結婚登記佔結婚總人口比重最大,佔36.9%。

2017年離婚數據:全國辦理離婚手續的共有437.4萬對(民政部門登記離婚370.4萬對,法院判決、調解離婚66.9萬對),比上年增長5.2%。離婚率為3.2‰,比上年增加 0.2 個千分點。

事實上,近十年來中國的結婚率數據表現一直不算向好。雖然作為分水嶺的時間點是2013年,這一年的結婚率是9.9‰,之後歷年逐年走低,到了2017年已經下降至7.7‰。但即使是峰值9.9‰,也只能說是差強人意。

7.7‰還僅是全國平均結婚率,具體到各省市,差距更為巨大。例如結婚率最低的5個省市分別是上海、浙江、天津、江西和山東,其結婚率分別為:4.5‰、6.1‰、6.1‰、6.2‰、6.3‰。

而有結婚率低於全國平均水平的,自然也有離婚率高於全國水平的。比如結婚率最高的5個省份分別為貴州、安徽、西藏、青海、河南,結婚率均在9.1‰以上。

從經濟上來看,結婚率與地方經濟發展水平(人均GDP)呈現負相關表現:人均GDP越高的地區,結婚率越低;而人均GDP越低的地區,結婚率反而越高。如此,和中國民間的通俗說法中“越窮越生,越生越窮”不謀而合。

而離婚率方面,近十年連續走高。從2010年的2.0‰,一路上升到了2017年的3.2‰。調查顯示,截至2010年,中國人平均婚姻壽命為9.59年,其中25至34歲的平均婚姻壽命最低(7.55-9.36年)。目前,這一數據還有進一步縮短的跡象。

全國低保人數

2017國民大數據丨結婚率降,離婚率升,低收入嚴峻,老齡化加重

前段時間拼多多的美國上市事件,前所未有地引發了一波全國範圍內輿論對於中國社會真實經濟水平、消費能力的討論。畢竟一方面是中國跨境消費、奢侈品消費金額連年攀升,另一方面又是3億人都在拼多多上為了省幾塊錢購買山寨商品。究竟哪一面,才是中國人的真實面孔?

因為這個原因,我特意從民政部的報告中,把低保相關數據拿了出來。

截至2017年底,全國有城市低保對象741.5萬戶、1261.0萬人。全年各級財政共支出城市低保資金640.5億元。2017年全國城市低保平均標準540.6元/人·月(6487.2元/人·年),比上年增長9.3%。全國有農村低保對象2249.3萬戶、4045.2萬人。全年各級財政共支出農村低保資金1051.8億元。2017年全國農村低保平均標準358.4元/人·月(4300.7元/人·年),比上年增長14.9%。

截至2017年底,全國共有農村特困人員466.9萬人,比上年減少6.0%。全年各級財政共支出農村特困人員救助供養資金269.4億元,比上年增長17.7%。全國共有

城市特困人員25.4萬人。全年各級財政共支出城市特困人員救助供養資金21.2億元。

按照低保平均標準,城市每人每月540.6元,農村每人每月358.4元,這樣的一組數據,或許對於很多“五環內”生活的人群而言,還不足一頓大餐或一件衣服的水平。但是,卻有多達1261萬城市人口和4045.2萬農村人口需要依靠這微博的低保補貼維持一整個月的生活。

而事實上,低保並不能覆蓋所有的低收入人群。也就是說,還有大量非常貧窮,但卻因為種種原因沒有被納入低保人群,無法獲得低保補助的貧困人口。這些人是不會上網的,他們的聲音從來都是完全在互聯網上缺失的。

再說的深一點,就是中國至少還有數千萬人,連上拼多多消費能力的都很勉強。

60歲以上人口

2017國民大數據丨結婚率降,離婚率升,低收入嚴峻,老齡化加重

截至2017年底,全國60週歲及以上老年人口24090萬人,佔總人口的17.3%,其中65週歲及以上老年人口15831萬人,佔總人口的11.4%。按照國際上通常看法是,當一個國家或地區60歲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總數的10%,或65歲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總數的7%,即意味著這個國家或地區的人口處於老齡化社會。

而按照民政部的官方數據顯示,早在2005年,全國60週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比就已經達到了11.03%(再往前官方數據就比較模糊)。也就是說,媒體上嚷嚷的中國老齡化如何如何,根本不是近幾年才開始的,至少從差不多十五年前就已經開啟了。

其實當我們談到老齡化時,勢必就要談到另外一個高度相關指數——人口出生率。因為老年人口總量的增加是不可避免的,但老年人口的比重卻是可以由新出生人口體量進行中和的。中國老齡化之所以令人感到憂慮,一大根源就在於近些年中國人口出生率連年下滑。

對於人口出生率,大致可以分為以下幾個區間:人口出生率2.1%以上為超多子化

,2.1%~1.9%為嚴重多子化, 1.9%~1.7%為多子化,1.7%~1.5%為正常,1.5~1.3%為少子化,1.3%~1.1%為嚴重少子化,1.1%以下為超少子化

按此標準,過去數十年間,中國人口出生率大致可以分為以下階段:1990年之前,超多子化;1992-1995年,多子化;1996-1998年,正常;1999-2001年,少子化;2002年之後,嚴重少子化。各位讀者,尤其是獨生子女讀者可以根據自己的出生年份,自相對照一下,應該會很有收穫。

但是由於數據統計和評判標準的不同(例如按照中國婦女總和生育率),也有說法稱中國從2000年後就已經進入了超少子化階段。

同樣,具化到不同省市,老齡化數據更為嚴峻。2016年,中國65歲以上人口比例超過10%的省市就超過10個,由高到低分別是:遼寧、山東、江蘇、重慶、安徽、湖南、吉林、北京、山西、貴州等全部在榜。

如果按照65歲以上老年人口超過人口總數的7%即算進入老齡化階段,那麼全國至少已經有超過20個省市進入了老齡化階段。即使是廣東這樣人口年輕化程度全國領先的省份,2016年省份65歲以上老年人口占比也達到8.55%。

如果綜上數據,我們最終能夠看到的中國現狀就是:大量的中國人,從未富裕、未富先老以及逃離婚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