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減少的治療:實火和虛火致血妄行,當分清虛實

血小板減少導致肌衄、鼻衄、齒衄、尿血、便血等出血諸症為血液科所常見,且多纏綿難愈,有效提升血小板數量,減少出血風險,為血液科每日需面臨的重要問題。中醫理論中血液的化生和五臟功能有關:肝藏血;脾為氣血生化之源,主統血;腎為先天之本,主藏精,精化血;肺主治節、朝百脈;心主血脈等。而唐容川在《血證論》中指出“肝藏血,即一切血證,總不外理肝也”,明確“肝藏血”功能與血小板最為密切相關—“肝藏血”首見於《內經》,《素問·調經論》雲:“肝藏血。”肝主藏血不僅指肝臟具有貯藏血液、調節血量作用,同時還具有防止出血的功能。藏血使血行而不妄,肝通過疏洩以調暢氣機,氣行則血行,血液循環有常,既不會發生瘀滯不暢,也不會出現動亂妄行的病理變化。

《景嶽全書·血證》所論“血本陰精,不宜動也,……蓋動者多由於火,火盛則逼血妄行。”火熱燻灼為血不得藏之最為常見的病理機制,而肝經火熱內擾是其常見原因之一。“火為陽邪,妄行不居”是其特性。肝鬱化火,一則氣不能疏洩。二則火熱擾亂妄動。調肝則木火得疏洩,而血分自寧。是治血求本之法,常選用龍膽瀉肝湯清肝瀉火,治肝經火熱崩漏可用丹梔逍遙散等。常用藥物可有用木賊清肝經風熱,黃芩、卷柏、馬鞭草清熱解毒,梔子清三焦之熱,並配以丹皮、赤芍、水牛角、仙鶴草等涼血藥止血。 對於肝陰虛而鬱熱內擾,可選用知母,黃柏合滋補腎水藥物,或滋水清肝飲宜之。

血小板減少的治療:實火和虛火致血妄行,當分清虛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