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优秀班主任讲坛丨让光芒温暖平淡的生活——一名90后乡村教师的教育梦

全国优秀班主任讲坛丨让光芒温暖平淡的生活——一名90后乡村教师的教育梦

全国优秀班主任讲坛丨让光芒温暖平淡的生活——一名90后乡村教师的教育梦

全国优秀班主任讲坛

(本栏目由教育部基础教育司与 《班主任》杂志联合主办)

陈秋菊,四川省资阳市乐至县中天镇乐阳小学语文教师、班主任。

陈老师把“让孩子快乐学习,健康成长”作为教育目标,无微不至地关心农村留守儿童。她从不将分数作为唯一评价标准,坚持师生平等,做学生的朋友,致力于培养学生成为热爱生活的人,成为善于发现生活中真、善、美的人。她注重“区别”对待不同状况和问题的学生,引导他们成为健康、积极向上的人。自2008年参加工作以来,陈老师一直扎根边远乡村,在岁月的累积里享受作为一名教师的职业幸福。

陈老师曾获首届马云乡村教师奖,其教育事迹被G20峰会青年宣传纪录片、湖南卫视《天天向上》栏目、华西都市报、中国网、中国新闻网等媒体宣传报道。

让光芒温暖平淡的生活

——一名90后乡村教师的教育梦

全国优秀班主任讲坛丨让光芒温暖平淡的生活——一名90后乡村教师的教育梦

从教近十年,我一直在边远乡村任教并担任班主任。曾经无数次被人追问:“你怎么会一直坚持在那里?”“你想过离开吗?”“真的是因为热爱吗?”开始我还会耐心解释,后来只化作淡然一笑。因为只有身在其中的我才明白,这世上没有比教师这个职业更让人幸福的了,那种纯粹的师生情,那种对学生心甘情愿的付出,不掺杂一丝杂质的爱,是从事其他职业的人无论如何都享受不到的。

十年来,我与学生共同成长。他们用爱感染我,让我留了下来,我也把这份爱返回到孩子们的身上,心系孩子,成为他们的大姐姐、朋友、亲人,不断地引导他们,培养他们成为热爱生活,善于发现生活中真、善、美的人。

做孩子的眼,带他们看远方的世界

我工作的学校坐落在一个半山坡上,前不着村后不着店,校舍陈旧,教学设施简陋,没有多媒体教学设备。刚参加工作时,我接手的是小学毕业班。学生大了,简单制作的教具已经不能满足他们对学习的兴趣,再加上乡村孩子学业水平参差不齐,接受能力不一,一度让我感到教学很难。

但语文是美的学科啊,课文中描绘的祖国大好河山多么令人向往。一次,我在给学生讲一节关于大海的课时,一个女生举手问我:“老师,您见过大海吗?大海真的那么美吗?”她接连问了几个问题,面对那双清澈的眼睛,我愣住了,因为我也没有见过大海,不知道大海是不是真的那么美。

从那一次起,我明白了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必须要有源头活水的道理,也明白了乡村的孩子和城里的孩子差距在哪里。于是一个念头在我心里萌生:我要去远方看海,回来告诉我的学生。

那年暑假,我真的去远方看了海。当我把所拍的照片给学生们欣赏时,滔滔不绝地给他们讲述着我的所见所闻时,我从孩子们的眼神中看到了对知识的渴求,对远方的憧憬。我告诉孩子们,虽然他们现在没有机会走出去看外面的世界,但是我可以当他们的眼睛,只要他们努力学习,长大了也一定可以去更远的地方。

由此,我一发不可收拾,爱上了旅行和摄影,我一定要把语文书上那些关于风景的地方全部走遍。从此,我的语文课堂变得生动起来,孩子们学习的兴趣也大大提高了,喜欢上我的课了。

当我讲“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的时候,孩子们看到的是我站在一堆土城墙边被烈日晒得汗流浃背,大漠黄沙,四周一片荒芜的画面;当我给他们读“漓江的水真清啊,漓江的水真绿啊”的时候,孩子们看到的是我在漓江上穿着救生衣坐在竹筏上划船的场景;当我讲敦煌鸣沙山月牙泉时,孩子们看到的是我骑着骆驼在沙漠里跋涉的情景……

李镇西老师说过:“一个好老师的首要标准是上好课,有能力让学生喜欢上你的课。”成为学生的眼,不仅增长了我的见闻,也让学生们看到了更远的世界。

“区别”对待差异学生

在我们班,有一些特殊的学生:智力残疾的、父母双亡的、单亲的、贫穷自卑的……作为班主任,对于不同问题的学生,我都“区别”对待。

班上有一个听力二级残疾的女孩子,从上学第一天起,我就对学生们说,不能嘲笑她、欺负她,大家要和她一起做好朋友。虽然她听不懂老师讲课,但是每堂课都安安静静地坐在自己的位置上,从来不打扰别的同学。偶尔她会主动帮忙整理教室后面的图书,每一次我都表扬她、鼓励她。

就这样,大家小心翼翼地保护着她。小学六年,我欣慰的是班上没有一个学生欺负她,歧视她。她在这样的班级里成为了一个阳光开朗的姑娘,见到老师会有礼貌地打招呼,会积极劳动,还会用含糊不清的话对老师说“我爱你”。

一个失去父母的孤儿平时跟爷爷奶奶生活,缺少关爱,因为家庭的原因几次转学,来到我们班的时候患上了严重的胃病。了解情况后,我在班上不仅对他给予了更多的关照,每天监督他按时吃药、吃早饭,还带领班干部一起帮助他学习。

不仅如此,我还带着几个学生利用周末的时间悄悄去他家里,和他的爷爷奶奶沟通,督促他在家要按时吃药,补充营养。那是我第一次去他家,房子是破旧的泥土房,四面漏风,全家就靠爷爷奶奶打一点零工维持生活,当时我心里特别地疼惜这个孩子,其他学生见此情景,并没有对他产生歧视,反而更加珍惜生活了。就这样,他在我们这个有爱的大家庭感受到了温暖,学习成绩稳步上升。

除此之外,班里还有因为家庭原因脾气暴躁的、自卑的、有不良习惯的学生,我都深入了解他们的情况,“区别”对待。几年下来,他们均有所进步。这些学生的进步,除了老师的关爱外,与班级大家庭团结融洽的氛围密不可分。

深入家访,爱心温暖贫困生

作为班主任,家访是必不可少的一项工作。我的学生绝大部分都是农村留守儿童,留在家中照顾他们的都是年迈的爷爷奶奶。

几年来,我克服困难,到每一个学生家中家访,有的学生家离学校路途遥远,经常要走路一两个小时才能到达。其间,道路崎岖,偶尔还会遇到蛇虫,我常被吓得大声尖叫,但我全然不顾这些,依然坚定地走在家访的路上。

我制定了班级家访日志,记录学生的家庭状况、家庭表现、生日、性格爱好等。家访拉近了我与家长们的距离。一次,一位年轻的妈妈拉着我的手,说她很羡慕自己的小孩在我的班读书,老师和同学之间是那样的亲切,如果她小时候也能遇到这样的老师,无论如何也不会辍学,说着说着竟然痛哭失声。那一刻,我深深地感受到了自己的职责,也暗暗下定决心要一直陪伴着这些孩子。

家访带给我的另一方面的信息是,我发现班上有好多学生家庭比较贫困,导致整个家庭笼罩在一种悲观的氛围下。因为没钱,有的家长甚至说让孩子读完了小学就不再念书了。当时我特别惊讶,随即不断地安慰他们,要相信生活会越来越好,不要放弃希望。

这一幕像一块大石头一样压在我的心里,异常难受,怎么帮助他们呢?想了很久,我决定发动身边的朋友捐款,将贫困学生的信息统计出来,联系爱心基金会对贫困学生开展爱心帮扶和慰问。同时,学校也成立了爱心基金会,我成为一名志愿者,每学期不仅帮助我校的贫困生,也跟随爱心基金会去其他学校开展爱心慰问。

一个人的力量是渺小的,众人的力量却无穷大。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通过持续不断的帮助,那些贫困学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他们变得积极阳光起来。我身为班主任真心替他们感到高兴,同时感受到了付出的快乐。

留住“小确幸”和“仪式感”

我注意收集教学之中的那些“小确幸”和“仪式感”,这些“小确幸”和“仪式感”,无时无刻不在提醒我作为一名教师的职业幸福。

在我的班级,每周五上午第三节课是学生们最期待的时刻。从三年级开始,我在班级开展了“悄悄话”活动,每个学生都拥有一本我给他们买的精致笔记本,他们可以在本子上面写下每周要对我说的悄悄话,随便写什么内容都可以。

几年来,学生们的热情一直不减。在悄悄话中,学生们告诉我同学之间发生的有趣的故事,那些不好意思当面对我提的要求和在家中的表现,使我能够洞察他们的内心世界和许多小秘密,更加用心地去教育他们,走进他们的心灵。读着那些小故事,我有时候会捧腹大笑,有时候会感动不已。

每到周五,我们都要拿出一定时间,讲述学生们记录的感人瞬间、温馨时刻、难忘一事、班级英雄等,这些正能量满满的班级故事,潜移默化中感染激励着孩子们,班级越来越和谐快乐向上。教学相长,本来我的性子是有一些急躁的,有时候难免对他们发火,但通过这个活动,我觉得他们每一个人都那么可爱,看到的更多的是他们的优点,自己的性格也慢慢改变了。

我还喜欢“压榨”他们的劳动。春天是我们班最忙的时候,我从网上买来花种,与学生一起挖土、除草、播种、浇水,并让他们观察植物的成长,撰写成长日记。学生们兴趣浓厚,由于是自己的劳动成果,分外爱惜。

初夏季节,花坛里开满了向日葵、格桑花、牵牛花等五颜六色的花儿。我还买来许多小陶罐,在班级种植多肉植物,学生们也从家中带来小鱼、小虾甚至螃蟹等小动物,教室里俨然成了一个花鸟虫世界。有时候我开玩笑地对他们说:“你们负责栽花种草,我负责拍照微笑。”

我对每个学生的生日都了如指掌,班上有学生过生日时,我会提醒其他学生送上生日祝福,我也会精心为他们准备一份小礼物。我经常告诉孩子们,母亲节、中秋节、教师节等特别的日子一定要有仪式感,要为自己的亲人和朋友送去节日的祝福,不要吝啬表达自己的爱,要让爱编织起我们的生活,让感恩成为一种自觉行动。节日期间,经常有家长打来电话无比激动地告诉我,孩子的祝福让他们热泪盈眶。

学生们也从不吝啬对我的爱,早上走进教室看到讲桌上摆放的一束野花、一个水果,抑或是一瓶润喉片,都让我感动不已。印象最深刻的是第一批学生毕业那年为我过生日,他们从城里买来蛋糕和各种生日礼物,在黑板上密密麻麻地写满对我的祝福。当我走进教室的那一刻,全班学生一齐站起来对我高喊:“老师,生日快乐!”一瞬间,伴随着惊讶、激动,各种滋味涌上心头,让我万分幸福,久久说不出话来,只有深深地和他们拥抱在一起。

为了给我一个惊喜,孩子们翻山越岭地购买生日蛋糕,费尽心思制作卡片,一笔一画地写下每一句祝福的话,这些教育的“甜蜜”足以让我回味一生!

我把几年来学生们的照片和他们的悄悄话本都收集起来,制成了一本厚厚的书,每个学生发一册作为纪念。毕业时,我们召开了隆重的毕业典礼,回首那些美好的记忆,我衷心祝贺他们迈向新的学习台阶,祝愿幸福永远陪伴他们成长的岁月!我也决定,要把教育里的这种“小确幸”和“仪式感”一直延续下去!

最伟大的教育是心灵的教育,是用心和爱筑成的。乡村教育的灵魂就是用心去爱,用心灵的关爱、持续用心的关爱,用一颗平等尊重的心,呵护每一个孩子的未来。我始终相信,在平淡的乡村生活里也会有光芒,而我的梦想就是要让这束光芒去温暖、改变更多的乡村孩子,边远乡村更需要我这样的年轻人。这就是我,一名90后乡村教师的教育梦!

全国优秀班主任讲坛丨让光芒温暖平淡的生活——一名90后乡村教师的教育梦
全国优秀班主任讲坛丨让光芒温暖平淡的生活——一名90后乡村教师的教育梦

栏目:全国优秀班主任讲坛

作者:陈秋菊 四川省资阳市乐至县中天镇乐阳小学

MORE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