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逆转联

浅谈逆转联

朱广志

“逆转”是我国古代汉语中常用的一种修辞手法,它是一种特殊的文体,其特点是通过添字、减字、调序、断句、对句和续句等巧妙方式,使原来表达的意思向其反面转化,产生相反的结果。此法应用于对联之中,可收到言在此而意在彼,虚实相生、含蓄诙谐、耐人寻味之效果,实为对联百花园中的一枝奇葩。

据史料记载,明朝末期大臣洪承畴,官至高位,常以忠节自命,曾在厅堂门框上亲笔撰写一副对联:“皇恩深似海,臣节重如山。”嗣后,洪承畴奉旨率军赴松山作战,兵败被俘,经不住威胁利诱,屈膝降清。时人鄙而讥之,便在其自撰联后添了两个字,逐成新联:“皇恩深似海矣!臣节重如山乎? ”此联仅加二字,一叹一问,内容逆转,成为洪承畴的“自供状”,意味深长,堪称妙绝。这是添字逆转。

相传古时候有一人家,目不识丁,儿子娶媳妇,请人写婚联,因招待不周,写联人竟为其写了一副丧气联:“流水夕阳千古恨,春露秋霜百年愁。”对联贴出,亲戚们看了都摇头。新娘款步下桥,猛见此联,好生烦恼。走到门边,灵机一动将对联的两个尾字撕去,变成:“流水夕阳千古,春露秋霜百年。”两字一减,“千古”“百年”,喜气洋洋,巧绝!这是减字逆转。

黄埔军校原是国共合作创办的,培养过不少英才。当时学校的大门联是:“ 升官发财,请走别路;贪生怕死,莫入此门。”可是蒋介石1927年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篡夺了领导权,学校变质。有人巧妙地改联嘲讽:“升官发财,莫走别路;贪生怕死,请入此门。”只是把原上、下联的第五个字一交换,就联意大变,耐人寻味。这是调字逆转。

相传清代戏曲家李渔,曾给某酒坊老板写过一副春联: “酿酒缸缸好做醋坛坛酸;养猪头头大老鼠只只瘟。”老板念道:“酿酒缸缸好做醋,坛坛酸;养猪头头大老鼠,只只瘟。”不由气得浑身发抖。他叫来李渔,严厉指斥他的不是。李渔却不慌不忙,他有板有眼、顿挫有致地念道:“酿酒缸缸好,做醋坛坛酸;养猪头头大,老鼠只只瘟。”老板听了哈哈大笑。这样一字未易,一经标点顿时化抑为扬了。这是断句逆转。

据传,宋朝文人方若虚写了篇文章,通过苏东坡向苏小妹求婚。才气傲人的苏小妹看后批道:“ 笔底才华少;胸中韬略无。 ”苏东坡怕方若虚下不了台,就模仿小妹笔迹在批联上加了两个字,联语变成:“

笔底才华少有;胸中韬略无穷。 加上两字,联意就由贬而褒。

明朝“江南第一才子”唐伯虎,有一天与祝枝山游颧鹊楼。年过花甲、身肥体胖的祝枝山刚爬上二层,就气喘吁吁不想向上爬了。唐伯虎游兴正浓,也想鼓励好友活动一下筋骨,就高声朗诵台柱上唐代大诗人王之涣《登颧鹊楼》的名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祝枝山加上两个字,改成:“到此已穷千里目;何必更上一层楼!”唐伯虎对于祝枝山不好好活动还找借口搪塞,甚为不满,再改动二字:“到此已穷千里目;谁知才上一层楼!”祝枝山心悦诚服,也为好友关心自己感到快慰,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地爬上到顶层。

相传宋代文豪苏东坡少年时天资聪慧,得意之余,曾在自家门口贴一对联:“ 识遍天下字;读尽世间书。” 有点狂妄自大的这副对联,引来一位皓首老翁持书求教。苏东坡一看书中之字,很多都不认识,羞得面红耳赤。老翁走后,他便在对联每句句首加了两个字:“ 发愤识遍天下字;决心读尽世间书。

” 由自负转而谦虚,联意大变。后经努力,苏东坡成了名垂千古的大文学家。

作者单位:杞县县委群众信访工作部

电话:0371-22797301,13781184416


分享到:


相關文章: